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全17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7.9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王维孟浩然选集
高适岑参选集
李白选集
杜甫选集
韩愈选集
柳宗元选集
白居易选集
杜牧选集
李商隐选集
欧阳修选集
苏轼选集
黄庭坚选集
杨万里选集
陸游選集
朱彝尊選集
查慎行选集
黄仲则选集
目录
前言
王維詩選
題友人雲母障子
洛陽女兒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李陵詠
息夫人
西施詠
燕支行
老將行
隴頭吟
夷門歌
不遇詠
寓言二首(選一)
從岐王過楊氏别業應教
寒食城東即事
送别
被出濟州
早入滎陽界
宿鄭州
千塔主人
齊州送祖三
雜詩
送别
寒食汜上作
新秦郡松樹歌
榆林郡歌
贈房盧氏琯
淇上即事田園
過李揖宅
濟上四賢詠三首(選一)
喜祖三留宿
别綦毋潛
新晴晚望
終南山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選二)
終南别業
過香積寺
山居秋暝
山居即事
登河北城樓作
送崔興宗
藍田石門精舍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輞川閒居
戲題輞川别業
戲題盤石
輞川集(選四)
田園樂七首(選二)
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别業不見留之作
黎拾遺昕裴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
贈裴十迪
歸嵩山作
輞川别業
鳥鳴磵
送孟六歸襄陽
酌酒與裴迪
獻始興公
偶然作六首(選一)
别輞川别業
早朝
奉和聖製從蓬萊向興慶宫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送方城韋明府
送沈子福歸江東
贈李頎
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
和太常韋主簿五郎温湯寓目
送李判官赴江東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别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
寄荆州張丞相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奉寄韋太守陟
觀獵
少年行四首(選三)
涼州郊外游望
使至塞上
出塞作
送韋評事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
送平淡然判官
送劉司直赴安西
送張判官赴河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邱爲落第歸江東
送邱爲往唐州
漢江臨眺
哭孟浩然
曉行巴峽
送友人南歸
積雨輞川莊作
秋夜獨坐懷内弟崔興宗
送别
渭川田家
早秋山中作
酬郭給事
重酬苑郎中并序
冬夜書懷
酬張少府
臨高臺送黎拾遺
送張五歸山
秋夜獨坐
冬日游覽
冬晚對雪憶胡處士家
早朝
偶然作六首(選一)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送陸員外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
勅賜百官櫻桃
送張五諲歸宣城
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説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
口號又示裴迪
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
雪中憶李揖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送楊少府貶郴州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吕逸人不遇
送邢桂州
送楊長史之果州
送梓州李使君
相思
附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與魏居士書
孟浩然詩選
春曉
大堤行贈萬七
登安陽城樓
登鹿門山
尋梅道士
遊精思觀回王白雲在後
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
洗然弟竹亭
初春漢中漾舟
北澗泛舟
送朱大入秦
萬山潭作
遊鳳林寺西嶺
送張子容進士赴舉
送元公之鄂渚尋觀主張驂鸞
高陽池送朱二
秋登蘭山寄張五
途中遇晴
人日登南陽驛門亭子懷漢川諸友
行出東山望漢川
尋白鶴巖張子容隱居
除夜有懷
贈蕭少府
他鄉七夕
採樵作
與白明府遊江
田園作
仲夏歸漢南園寄京邑耆舊
書懷貽京邑同好
晚春卧病寄張八
夏日南亭懷辛大
都下送辛大之鄂
九日懷襄陽
送席大
東京留别諸公
李氏園林卧疾
洛中送奚三還揚州
秦中苦雨思歸贈袁左丞賀侍郎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題長安主人壁
自洛之越
適越留别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問舟子
揚子津望京口
廣陵别薛八
渡揚子江
與颜錢塘樟樓望潮作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渡浙江問舟中人
與崔二十一遊鏡湖寄包賀二公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宿建德江
歲暮海上作
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
除夜樂城會張少府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初年樂城館中卧疾懷歸作
永嘉别張子容
早寒江上有懷
晚泊潯陽望香爐峯
泝江至武昌
歸至郢中
鸚鵡洲送王九之江左
田家元日
登望楚山最高頂
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送丁大鳳進士赴舉呈張九齡
送陳七赴西軍
赴京途中遇雪
途次望鄉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房
初出關旅亭夜坐贈王大校書
宴包二融宅
題李十四莊兼贈綦毋校書
歲暮歸南山
京還贈王維
留别王維
行至汝墳寄盧徵君
南歸阻雪
和張二自穰縣還途中遇雪
唐城館中早發寄楊使君
夕次蔡陽館
送友人之京
夜渡湘水
自潯陽泛舟經明海
彭蠡湖中望廬山
下灨石
九日龍沙寄劉大眘虚
夜泊宣城界
江上寄崔少府國輔
宿永嘉江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題雲門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早發漁浦潭
經七里灘
將適天台留别臨安李主簿
舟中曉望
尋天台山
宿天台桐柏觀
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和宋大使北樓新亭
送王昌齡之嶺南
武陵泛舟
洞庭湖寄閻九
臨洞庭贈張丞相
荆門上張丞相
送杜十四之江南
陪張丞相登嵩陽樓
陪盧明府泛舟回作
過故人莊
夜歸鹿門歌
送王大校書
與諸子登峴山
附録一 王維生平及其詩
附録二 孟浩然生平及其詩
返回总目录
□处原文就是如此
前言
王維、孟浩然是盛唐年輩較早的作家,他們早年身處唐王朝還興盛的時代,但却都以山水田園詩得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唐初用人,門途頗多,但到王、孟時期,文人進身只靠進士舉,每年中式者不過二十多人,又多靠走門路。王維有岐王范薦給公主的故事,中進士後,又因罪譴失意。孟浩然則累舉不第。自唐高宗、武后時,朝廷就很尊崇隱逸之士,現有不少這方面的詔令收在《唐大詔令集》中。武后時隱士被高宗、武后親去訪問的有嵩山田游巖。盧藏用早年隱居終南,後出仕,被稱爲“終南捷徑”。所以王維、裴迪、儲光羲、綦毋潛等人,不是隱居終南、藍田,就是嵩山。玄宗時又有徵士盧鴻一隱嵩山,孟浩然對此很羨慕,但他家在襄陽,深受襄陽耆舊龐德公、崔州平等人的影響和家鄉山水的熏染,因隱居峴山、鹿門。因此,以山水爲主的山水田園詩的興起,與知識分子和政權的離合有關。王維受禪學影響較深,而且又是山水畫家,自有他本身特有的原因。孟浩然既特愛襄陽山水,又屢試不第,兩次游歷吴越山水。這些都促使他們在山水詩方面取得了獨特的成就。
作爲詩人,王維、孟浩然都没有忘記政治。王維因負罪譴,無可奈何,因此隱居終南輞川時期與山水契合無間。一旦被張九齡起用,就和山水疏遠了。張九齡罷相後,以監察御史入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幕府,所寫邊塞詩反而開了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全17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