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mb。
书籍内容: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1节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第1节
作者: 迟宇宙

关系万千重

  柳传志联想创始人,是本书的第一主角。联想盘根错节关系的胶结之点,一个传奇人物。他的身份既有联想控股总裁,又曾有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人们形容他为“联想教父”、“国内管理学的代言人”。
  李勤联想的缔造者之一,是本书的第二主角。一个奇特的人物,他扮演了幕后英雄的角色,是联想的“总理”、执行官和部队长,联想控股的常务副总裁及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
  曾茂朝某种意义上他是联想真正的缔造者。他曾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如今则是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他在为计算所布局的时候设计出了联想,为计算所留下一条“后路”。他是柳传志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联想最执著的庇护者。
  周光召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对联想颇多关爱。他曾提出著名的“一院两制”。
  倪光南曾经是联想的离奇人物,柳传志10年的“生死之交”,被柳传志塑造为技术神。其身份从总工程师、董事变成与联想分道扬镳的人。

  王树和联想的创始人,第一任总经理。有时口无遮拦。1986年离开联想。
  张祖祥联想创始人,最早的副总经理,后来出任副总裁,是联想最为典型的无名英雄。
  李天福联想最早的11个人之一,是其中“混得最差的人”,他是一个符号。
  曹之江曾经是联想的副总工程师、副总裁。他善于讲述联想的历史。
  杨元庆历任联想集团总裁、CEO、董事长。中国IT业的领军人物。他在联想的经历就如同一出戏剧。柳传志每次提及他总会说“感谢元庆”。
  郭为神州数码总裁,曾任分拆前联想集团副总裁,与杨元庆一样,其命运如同一出戏剧。

  马雪征联想集团副总裁、CFO,联想上市、整合、分拆的策划者及执行者之一,是一个职业经理人。
  朱立南联想控股公司常务副总裁及联想投资公司总裁,联想分拆的策划者及执行者,柳传志的“忘年交”。
  王晓岩联想集团副总裁,被称为联想实施ERP的第一功臣。
  孙宏斌一个曾经是联想的人。他曾因挑战“大船思想”的权威被柳传志送进监狱,后又获得柳传志资助开创事业并且成功翻案。他宣称“是柳传志造就了我”。今天,孙是天津最大的地产巨头。
  陈国栋融科智地总裁,其经历纷繁芜杂,与孙宏斌有业务合作。

  王建金白领总裁。
  吕谭平香港联想总经理,1997年出局。在联想的“瞎子背瘸子”战略中,他和他所领导的导远公司扮演了“瘸子”的角色。
  吴礼益香港联想副总经理,1997年联想整合后出局。
  周晓兰联想的11###之一,其性格豪爽,是巾帼中的杰出人物。她曾与倪光南发生剧烈矛盾,因为柳传志袒护倪光南,至今不肯原谅柳传志。
  胡锡兰联想典故中“研究员站柜台”的主角。一个可爱的老人。

  许国兵、赵令欢、袁宝玑、严义埙、唐旭东、刘耀、李致洁、贾绪福、胡靖宇、曹效业、蔡树永、毕显林、白慧敏……他们都曾在或将在联想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胶结于纷繁芜杂、千错万综的关系中。

绪论:局的精神与联想局(1)

  不少人认为联想是一个奇迹,一种标志和一座象征的纪念碑。它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心灵,悲悯的胸怀。它是民族工业的骄傲和高科技产业的代表――
  20年来,对联想的赞美和溢美之辞汗牛充栋,凡有印刷品和无线电波的地方,就留有联想的影响;凡电力文明所能覆盖之地,便刻有联想的印痕。
  不少人认为柳传志是中国企业家的典范,是“中国企业教父”,是“国内管理学的代言人”,拥有“几乎完美的企业战略家生涯”――
  他是为数不多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之一,是中关村第一代企业领袖中硕果仅存“没有在改革中犯错误”的人。不惟如此,他还成功引领一家作坊式的公司,缔造为一家看起来可艰难踯躅着与跨国巨头一较高下的领袖企业。
     一个“局”可以涵盖联想史

  联想为什么?1996年初冬,一个叫陈惠湘的人发问。他是联想办公室年轻的官员,他打开了一个思维方向――联想,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发展的样板。
  研究联想的管理和文化、演绎联想奇迹和神话、总结联想经验和规律的出版物旋即接踵而至,充斥于图书市场,遍布于大街小巷。
  有人说联想成功缘于柳传志的个人魅力,有人则谓之成功缘于“以惠普为师”,有人说联想管理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也有人说联想崛起是因为它储备了大量人才,还有人说联想靠的是创新精神。大家莫衷一是,各执一端。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杨元庆曾评价:“柳总是政治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柳传志曾说“联想前面做的这些年,蓄势而已”。更很少有人注意到,柳传志曾经有一段时间闭门钻研《雍正王朝》,并且感慨地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康熙皇帝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些被忽略的微妙,这些被熟视无睹的细节,恰恰是柳传志和他所执掌的联想赖以成功的特质。这些特质,累积于联想历史之中,沉淀平复于20年之内,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典型的中国智慧,一种谋略的智慧,一种“局”的智慧。
  历史已经证明:自有组织诞生,便有管理附生。一位管理史学家阐释说:“管理的历史……跨越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无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为了他们的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富足,承担着组织和运营工商业企业的任务。大企业的创造者也是伟大的梦想者。”[1]

  管理的历史,就是政治的历史。政治的历史,就是谋略的历史。所以,联想的历史,是一部管理的历史,是一部政治的历史,更是一部谋略的历史。谋略,是中国智慧的典范;而“局”,则是谋略的完整过程。有一本描述中国智慧的书《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则如此诠解“谋略”和“谋略的产生”:
  “我国最丰富的历史遗产是谋略,特别是减法谋略。两个因素决定了我国文化的这种特点。其一是我们社会长期处于纯减法环境……其二是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并非只有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在纯减法环境中,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联想局:一家领袖企业的中国智慧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