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命运-龙墩上的悖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mb。
书籍内容:
作者:王充闾
祖龙空作万年图(1)
祖龙空作万年图(2)
祖龙空作万年图(3)
祖龙空作万年图(4)
祖龙空作万年图(5)
祖龙空作万年图(6)
祖龙空作万年图(7)
祖龙空作万年图(8)
汉高祖还乡(1)
汉高祖还乡(2)
汉高祖还乡(3)
汉高祖还乡(4)
汉高祖还乡(5)
汉高祖还乡(6)
汉高祖还乡(7)
汉高祖还乡(8)
血腥家族(1)
血腥家族(2)
血腥家族(3)
血腥家族(4)
血腥家族(5)
血腥家族(6)
血腥家族(7)
血腥家族(8)
血腥家族(9)
陈朝的两口井(1)
陈朝的两口井(2)
陈朝的两口井(3)
陈朝的两口井(4)
陈朝的两口井(5)
陈朝的两口井(6)
老皇帝的难题(1)
老皇帝的难题(2)
老皇帝的难题(3)
老皇帝的难题(4)
老皇帝的难题(5)
老皇帝的难题(6)
老皇帝的难题(7)
老皇帝的难题(8)
赵匡胤下棋(1)
赵匡胤下棋(2)
赵匡胤下棋(3)
赵匡胤下棋(4)
赵匡胤下棋(5)
赵匡胤下棋(6)
赵匡胤下棋(7)
赵匡胤下棋(8)
赵匡胤下棋(9)
赵匡胤下棋(10)
从无字碑说起(1)
从无字碑说起(2)
从无字碑说起(3)
从无字碑说起(4)
从无字碑说起(5)
从无字碑说起(6)
从无字碑说起(7)
从无字碑说起(8)
从无字碑说起(9)
祖龙空作万年图(1)
历史老人同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算,连半个世纪还不到。北筑长城万里,抵御强胡入侵,不料中原大地上两个耕夫揭竿而起;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亡秦者却是不读书的刘、项。一切都事与愿违,大谬而不然。
始皇帝的一生,是飞扬跋扈、自我膨胀的一生,也是奔波、困苦、忧思、烦恼的一生;是充满希望,壮丽饱满的一生,也是缺憾重重的一生。在整个生命途程中,他被欲望的神话折磨得昏头胀脑,颠倒迷离。每一步,都试图挑战无限,冲破无限,超越无限,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向着有限回归,向着有限缴械投降。
他的“人生角斗场”,犹如一片光怪陆离的海洋,金光四溅,浪花朵朵,到处都是奇观,都是诱惑,却又暗礁密布,怒涛翻滚;看似不断地网取“胜利”,实际上,正在一步步地向着船毁人亡、葬身海底的末路逼近。“活无常”在身后不时地吐着舌头,准备伺机把他领走。结局是:“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李白诗句)这是历史的无情,也是人生的无奈。
一
西哲有言,人在根本上看,不过是活脱脱的一团欲望和需要的凝聚体。还说,人类现有的文明,是建立在人类自身进取的本性和欲望的扩张之上的。就是说,生而有欲,原是人之本性;这种本性的升华――欲望的扩张,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看来,不加分析地、一概地否定欲望与需求,既不符合人性自身的实际,更有悖于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度,规定了事物的本质,也决定着发展的方向。欲求,自然也不例外。
人的生命有涯而欲求无涯,以有涯追逐无涯,岂不危乎殆哉?这个道理世人皆知,并且无不认同;然而,举世却少有自觉抑制欲求而知止足者。这就叫矛盾,就叫悖论。
鲁迅先生说过:
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很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
我以为,号称“千古一帝”的秦王嬴政,就是这种“中国人”的一个典型代表。
秦始皇的欲望真是多极了,大极了:既要征服天下,富有四海,又要千秋万世把嬴秦氏的“家天下”传承下去;既要一辈子安富尊荣,尽享人间的快乐,又要长生不老,永远不同死神打交道;即便是死,也要尸身不朽,威灵永在,在阴朝地府继续施行着他的统治。难为他,想像力竟然如此发达,制造出了一个举世无与伦比的欲望的神话。
宋代诗人陆游有一句非常形象而又意味深长的诗:“利欲驱人万火牛”。说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人就像有万条“火牛”在屁股后面顶撞着,疯狂地奔逐,拼命地追赶,什么饥寒劳累,崎岖险阻,哪怕是破头流血,甚至于拼上一条命,也全不在乎。
“火牛”是古代的一种军事进攻方法。战国时期,齐将田单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当时,他集中了一千多头牛,每个牛角上缚以利刃,又把灌上膏油的麻、苇等易燃物紧束于牛尾。日落黄昏之时,田单聚集五千壮卒,以五色涂面,各执利器跟随牛后。然后,将牛群驱向燕军营中,点燃起牛尾上浸油的扫把。尾部被火烧痛,牛群激烈奔逐,角刃所触,非死即伤,燕军自相践踏,惨遭败绩。
用陆老诗翁说的这种情境,来状写秦王无限、无度、无极、无止的欲望,可说是恰中肯綮。
秦王嬴政首要的欲望是征服四海,统一天下。这盘棋下得很漂亮。从公元前230年扑灭韩国,到公元前221年吞并强齐,十年时间,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把割据称雄的六国群雄一个个吃掉,最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他自认已经德侔“三皇”、功迈“五帝”,遂设想将这两种称号兼备于一身,而称为“皇帝”,并在前面冠上一个“始”字。“始”者,开山鼻祖之谓也。一则,说他是中国皇帝之首创;二则,意味着嬴秦氏的“家天下”,万世鸿猷肇基于此。于是,颁布命令说:
祖龙空作万年图(2)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要实现这一至高无上的终极目标,就必须彻底消灭一切可能危及其专制统治的政治势力。为此,对外连年频繁用兵,调遣数十万大军,三次征伐岭南,占领包括现今两广地区及越南北部的“百越之地”,无限度地扩张疆土。如同西汉文章大家贾谊在《过秦论》中所形容的:“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他听信了装神弄鬼的方士关于“亡秦者,胡也”的进言,以为防备匈奴的侵扰是当务之急,遂派遣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军队,北出朔漠,追击匈奴七百余里,收复被占领的一切失地;并把昔日秦、赵、燕各国所筑长城加以修缮,连接成西起甘肃临洮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皇帝命运-龙墩上的悖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