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县长》作者:陈若曦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mb。
书籍内容:
新版自序
晶晶的生日
耿爾在北京
尹縣長
值夜
查戶口
任秀蘭
《尹縣長》陳若曦
《二○一三年五月十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尹縣長》新版自序 陳若曦
《尹縣長》在一九八七年出了二十七版後,有十七年之久不曾再版。其間曾想取回自印,卻因為出版社擁有「永久出版」的合約而作罷。
朋友都很訝異:「妳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留學美國,又兩岸三地走透透,怎麼會輕易把版權『永久』出讓呢?」
說來慚愧,其時人在溫哥華,睽違台灣十多年了。以為家鄉長年戒嚴,管制新聞和出版,出版合約必為既定模式,不可更動。僅有的顧慮是,以後出版選集要抽用部份篇幅恐有不便。在電話中與出版社老闆提起,他表示沒問題,打聲招呼即可。
過兩個月,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我一本選集,我便選用了《尹縣長》中的兩篇。該出版社寄出合約時,先在電話中表示「合約內容可以按作者意願修改,雙方同意就行。」我這才知道,台灣的出版業相當活潑開放,並無固定契約。
其實出版社肯「永久出版」拙作是好事,苦的是長年不出版,又不讓作者拿回版權,讓人感到判了無期徒刑似的。這十年來,有些出版社編輯作家作品選,要求從《尹縣長》集中選敝人的代表作,常因轉載費太低而碰壁,也令人備感挫折。
去年九月,出版社突然又印了三百本,旋即傳來老闆遭逢變故的消息。聽說出版社的繼承人較好商量,我便親自交涉,終以十二萬元代價贖回了版權。蒙九歌出版社選為「典藏小說」叢書之一,得以校訂再版,欣慰感激就不在話下了。
台灣的民主日漸成熟,海峽兩岸的交流越發密切,約定俗成的用語漸漸融會貫通了。再版的集子因而取消了很多引號,相信讀起來會通順些。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轉眼將滿四十年。隨著時光流逝,人們對這場幾乎革掉中華文化的政治運動,可能記憶淡忘了,甚或全然陌生。無論如何都是可惜的事,因為忽略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悲劇可能一演再演。《尹縣長》寫作不夠完美,卻是那個荒謬、動亂時代的見証。讀者若能從中有所體會,譬如一個民族不追求民主進步並自我反省的話,會有集體瘋狂而墮落、淪亡之虞,作者將會感恩戴德,不虛此生矣。
──二○○五年三月於台北
晶晶的生日
九月初,外子從蘇北來信,說他們勞動快結束了,大概九月中旬可以回南京;正好九月十五晶晶將滿四周歲,他計劃帶孩子去逛中山陵。「來南京也有三年了,」他在信中說,「還沒有瞻仰過明孝陵、中山陵,心裡總覺得對不起金陵的山水。」
不是外子提醒,我真還想不起晶兒的生日。這幾年在中國,我們連自己的生日也忘了。除了每年歲末,同事們奔走相告,要我拿購物證到糧店買一斤富強粉麵條──毛主席的壽麵──外,對於我,生日已成了歷史名詞。
接信的那天,我下班後去學校附設的幼兒園接晶晶回家。路上,忍不住把他爸爸的打算告訴了他。孩子聽到久違的父親要帶他出去玩,立刻喜形於色,圓乎乎的小臉綻開了笑容,就在路上跳躍起來。
忽然,他仰起小臉問我:「媽媽,生日是什麼呀?」
「生日就是生下來的日子。」我信口回答。
瞧他一臉似懂非懂的神色,我才悟起這個名詞的抽象性。那時,我正懷著老二,已經八個月了,肚子挺得山一般高。拉著晶晶的小手擱在我肚子上,我告訴他:「再過一個多月,娃娃就要出來了。他出來那一天就是他的生日。」
「生日!」
也不知懂了還是不懂,他只管高興地喊叫,蹦呀跳地往前衝。我在他後面跟得很吃力,趕到宿舍區的大門口時,望著節節上升的臺階,只剩下喘氣的份兒。我們住的虎踞關宿舍,一排排的平房沿著清涼山建築,一個大圍牆之內住了兩百多戶教職員工。我們的宿舍單元,正好在半山腰裡,這大熱天裡,一上一下,我都要出一身汗。那天,晶晶顧不上同大院子裡的小朋友打招呼,一路雀躍而上。
「奶奶!」他興沖沖地喊起來,原來是我僱請的老太太出來接他了。
因為離預產期近了,外子又不在家,對鄰的王阿姨替我做主,僱了這位老太太,好幫著照料晶晶,將來我生產時,替我熬月子。老太太姓安,蘇北人,性子倒也頗爽直,才住進來兩天,已經同我們母子混得很熟了,一家三口過得頗為融洽。
「奶奶,我生日啦!」晶晶迫不及待地嚷開來。
「爸爸要帶我──三三陵!」
「什麼,三三里?」安奶奶正六十開外,有些耳聾,聽成了城南一條家喻戶曉的老街名。
「是中山陵。」
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趕上來糾正,心裡突然懊悔起來。這孩子口無遮攔,如果到處去喊他要過生日,人家豈不以為我們做父母的滿腦子資產階級腐朽思想?這樣一想,我趕緊拉了他回家來。一跨進門立刻叮嚀他:再不許提生日的事,否則有一天他會變成老反革命了!孩子當然弄不清生日提不得的道理,不過,「老反」的意義他是曉得的,馬上繃緊了小臉,不住地點著小腦袋瓜。看那嚴肅的模樣,我放心了,就讓奶奶帶他去洗手吃飯。
但孩子究竟憋不住好消息,等他吃過飯去對門王家玩時,便告訴了王阿姨的獨子冬冬。冬冬七歲,剛從幼兒園升上了小學一年級,因為是緊鄰,又同過幼兒園,與晶晶一向很要好,時常玩在一起。
「文老師,聽說晶晶的生日快到了,是嗎?」
那天晚上,王阿姨過來坐談時,劈口便問。
「噯!」我怪難為情地承認。
王阿姨是幼兒園的保育員,正好看顧晶晶這個小小班──三歲到四歲的孩子。她有耐心,又會唱歌,孩子們很服她。許是廣東人的天性,王阿姨非常活潑健談,加上出身是「城市小貧民」──我從來弄不清這是什麼行業,有人說是無業遊民,我可從不敢求證於王阿姨──屬於紅五類份子,就顯得理直氣壯,說話時嗓門特別響。承她看得起,與我常有來往,晚上料理完家務後,不時過門來與我聊幾句。
她丈夫與我同一個教學組,目前也同外子一樣在蘇北的五七幹校裡種田。因為我倆都是獨自帶個孩子過日子,上班外又兼家務,不免就互相幫起忙來。早上買小菜時,我替她捎帶一把;在家務料理上,她常替我出主意。譬如僱保母的事,不是她替我張羅,我自己準一籌莫展。
「我家冬冬是八月二十九生日,才過去沒幾天,我也沒給他慶賀,」王阿姨帶著遺憾的口氣說。「等他爸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尹县长》作者:陈若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