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作者:钱钟书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8mb。
书籍内容:
《圍城》錢鍾書
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上)
第三章(下)
第四章
第五章(上)
第五章(下)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附錄 記錢鍾書與《圍城》
《圍城》錢鍾書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版》
《好讀書櫃》典藏版
校書記略
錢鍾書《圍城》世紀百強第5。據臺灣.大地出版社2007年版(等同人民出版社2006年七月第三十三印刷版)校書。〈大地版〉紙書中的簡體、正體轉碼錯字,已儘力加以修正。第三章及第五章因檔案大於64K,故拆成上章與下章,原書無此分章。
作者簡介
錢鍾書(一九一○年─一九九八年),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現代作家、文藝理論家。錢鍾書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英國牛津大學英文系,曾在法國巴黎大學從事文學研究。民國三十八年以前,曾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立師範學院、暨南大學等校外語系教授。一九五○年後,曾任北平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等職。著作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文藝評論《談藝錄》、《宋詞選注》、《管錐篇》以及《舊文四篇》、《也是集》(兩書合併刪訂後改為《七綴集》)、詩集《槐聚詩存》等。
重印前記
《圍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版,一九四八年再版,一九四九年三版,以後國內沒有重印過。偶然碰見它的新版,那都是香港的「盜印」本。沒有看到台灣的「盜印」,據說在那裡它是禁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夏志清教授的英文著作裡對它作了過高的評價,導致了一些西方語言的譯本。日本京都大學荒井健教授很久以前就通知我他要翻譯,近年來也陸續在刊物上發表了譯文。現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建議重新排印,以便原著在國內較易找著,我感到意外和忻幸。
我寫完《圍城》,就對它不很滿意。出版了我現在更不滿意的一本文學批評以後,我抽空又寫了長篇小說,命名《百合心》,也脫胎於法文成語(Le coeur d′artichaut),中心人物是一個女角。大約已寫成了兩萬字。一九四九年夏天,全家從上海遷居北京,手忙腳亂中,我把一疊看來像亂紙的草稿扔到不知哪裡去了。興致大掃,一直沒有再鼓起來,倒也從此省心省事。年復一年,創作的衝動隨年衰減,創作的能力逐漸消失──也許兩者根本上是一回事,我們常把自己的寫作衝動誤認為自己的寫作才能,自以為要寫就意味著會寫。相傳幸運女神偏向著年輕小伙子,料想文藝女神也不會喜歡老頭兒的;不用說有些例外,而有例外正因為有公例。我慢慢地從省心進而收心,不作再寫小說的打算。事隔三十餘年,我也記不清楚當時腹稿裡的人物和情節。就是追憶清楚了,也還算不得數,因為開得出菜單並不等於擺得成酒席,要不然,誰都可以馬上稱為善做菜的名廚師又兼大請客的闊東道主了,秉承曹雪芹遺志而擬定「後四十回」提綱的學者們也就可以湊得成和抵得上一個或半個高鶚了。剩下來的只是一個頑固的信念:假如《百合心》寫得成,它會比《圍城》好一點。事情沒有做成的人老有這類根據不充分的信念;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像它酸,也很可能想像它是分外地甜。
這部書初版時的校讀很草率,留下不少字句和標點的脫誤,就無意中為翻譯者安置了攔路石和陷阱。我乘重印的機會,校看一遍,也順手有節制地修正了一些字句。《序》裡刪去一節,這一節原是鄭西諦先生要我添進去的。在去年美國出版的珍妮‧凱利(Jeanne Kelly)女士和茅國權(Nathan K. Mao)先生的英譯本裡,那一節已省去了。
一九八○年二月
這本書第二次印刷,我又改正了幾個錯字。兩次印刷中,江秉祥同志給了技術上和藝術上的幫助,特此致謝。
一九八一年二月
我乘第三次印刷的機會,修訂了一些文字。有兩處多年朦混過去的訛誤,是這本書的德譯者莫妮克(Monika Motsch)博士發覺的。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為了塞爾望─許來伯(Sylvie Servan─Schreiber)女士的法語譯本,我去年在原書裡又校正了幾個錯漏,也修改了幾處詞句。恰好這本書又要第四次印刷,那些改正就可以安插了。蘇聯索洛金(V. Sorokin)先生去年提醒我,他的俄譯本比原著第一次重印本早問世五個月,我也借此帶便提一下。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
序
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寫這類人,我沒忘記他們是人類,只是人類,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角色當然是虛構的,但是有考據癖的人也當然不肯錯過索隱的機會、放棄附會的權利的。
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裡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於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不過,近來覺得獻書也像「致身於國」、「還政於民」等等佳話,只是語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說交付出去,其實只彷彿魔術家玩的飛刀,放手而並沒有脫手。隨你怎樣把作品奉獻給人,作品總是作者自己的。大不了一本書,還不值得這樣精巧地不老實,因此罷了。
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一章
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面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佔去大部分的夜。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到紅消醉醒,船艙裡的睡人也一身膩汗地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又是一天開始。這是七月下旬,合中國舊曆的三伏,一年最熱的時候。在中國熱得更比常年厲害,事後大家都說是兵戈之象,因為這就是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這條法國郵船白拉日隆子爵號(Vicomte de Bragelonne)正向中國開來。早晨八點多鐘,沖洗過的三等艙甲板濕意未乾,但已坐立滿了人,法國人、德國流亡出來的猶太人、印度人、安南人,不用說還有中國人。海風裡早含著燥熱,胖人身體給炎風吹乾了,蒙上一層汗結的鹽霜,彷彿剛在巴勒斯坦的死海裡洗過澡。畢竟是清晨,人的興致還沒給太陽曬萎、烘懶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围城》作者:钱钟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