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2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周口店 北京猿人之家前言

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对历史的记载极为有限,远远不能反映出历史的绵长与博大,更勿论历史的全貌。而考古的出现与走向成熟则成功地为人类找到一条回归历史的途径,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纪元。现代人类通过系统的发掘,把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所真正地重现出来,一幅幅这样的场景与文字资料一同完整地再现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图景,把残缺、破碎的历史连接、统一起来。
考古自被引入中国,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对中国的历史研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北京人的发现,让世界看到了人类演进的清晰进程;殷墟的考古,把传说中的商王朝变成了信史;三星堆的发掘,惊现了一个失落的文明古国;马王堆汉墓的揭秘,让我们见识了古人卓绝的才华与智慧……
比考古的结果更为激动人心的是考古过程,那简直就像一出悬念百出的戏剧。你根本想像不到,考古工作者那谨若履冰、认真细致的发掘,将会是震惊世界的大发现,还是一无所获的徒劳,抑或是悬念的继续?不仅如此,就连古代遗址被发现都充满了耐人寻味的传奇。陕西农民一镐下去,挖出个惊天动地的兵马俑,雄伟的地下帝国被撩开神秘的面纱;解放军开山炸石,炸开了藏有无数珍宝重器的曾侯乙墓……一桩桩、一件件,是那样的勾人心魄,引人入胜。
考古,无论是它石破天惊的伟大发现,扣人心弦的发掘过程,还是叩开重大考古之门的偶然,都充满了太多的奇迹。重大的考古发现一次又一次改写着人类的历史,它磁石般地吸引着天性好奇的人们。
遗憾的是,专注于科学研究的考古工作者,最终把不可思议与充满趣味的考古变成了一叠叠简报、数据与论文,他们固然为考古事业做出了贡献,但关心考古、热爱考古的读者更感兴趣的则是探索神秘未知世界的历奇经过。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也为了普及考古与文化知识,我们精选9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编写了这部《考古的故事》(中国卷)。本书以生动流畅的语言叙写这些重大发现曲折惊险的故事性历程,将考古的真相娓娓道来,把曾经失落的古代文明的秘密层层揭开,让读者随考古学家一铲一铲地挖掘,与他们一起探险、一起历奇、一起感受那激动人心的辉煌时刻或接受一次无奈的失落。
时空的阻隔使我们对被历史尘封已久的古代文明十分陌生,单纯依靠文字再现活生生的古代社会是极为困难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特选配300余幅精美的图片,其中有久历沧桑的古代遗址,有考古发掘的现场实景,有精美绝伦的文物照片,还有电脑制作的复原图,利用这些图片,营造一个逼真的场景,引领读者来到考古的现场,零距离感受古代文明,全方位观察古人创造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成就,触摸真实而生动的古代社会。
当然,考古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人类对文明兴衰的追怀与感悟,有对历史发展的深思、反省及人类对自身终极命运的追问和关怀。
让我们听着考古的故事,踏入考古的现场,去获取那份无可替代的感受吧!

第一部分:周口店 北京猿人之家轰动世界的发现(1)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或者说,人类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疑问。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一直在反复不停地探索。我们的祖先曾由于当时科学的局限把人类起源寄于神的力量,《圣经》上著名的“创世纪”神话,就宣称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就是上帝创造的,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古代神话传说中对于神创造了人这一观点也是惊人的一致。到了19世纪,达尔文利用科学的考察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宣称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这个观点在当时的知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达尔文论证科学,并发现了许多的材料予以证实,但直到20世纪前半期,人们仍半信半疑,争论不休。人类的起源,需要考古界提供更确凿的证据。
周口店位于北京市西南郊区的西山脚下,距市区约50千米。1840年,国门被打开以后,外国人在中国大肆寻求矿物原产地,纷纷建立工厂开采各种矿物。1918年,当时地质调查所的矿业顾问、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等人来到了周口店鸡骨山,在这里他发现了许多哺乳动物化石,这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在当地矿工的引导下,他在鸡骨山找到了一个化石更为丰富的地点,精通考古的安特生预言在那里会发现人类化石和遗物。这一预言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
后来,安特生和瑞典古物学家师丹斯基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并找到了两颗类似人类的牙齿化石。这两颗化石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系主任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研究后,被证实是古人类的化石,代表着一个新的种属,于是被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924年,人们又从周口店发掘出了两个中国猿人的下颌骨和3颗保存得很完整的牙齿,这更加证实了安特生和步达生的预言。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1927年开始了对龙骨山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1928年,天降英才,刚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两年的裴文中来到了周口店龙骨山发掘现场主持发掘工作,整个发掘工作是分春秋两季进行的。在春季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个残破的猿人类头盖骨,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这个发现坚定了裴文中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12月4日下午4点钟左右,技工刘义山发现了一个圆圆的发黑的东西,觉得既不像鹿也不像虎的头盖骨。他不敢肯定自己的发现,于是立即叫来了裴文中。裴文中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进洞,仔细辨认了一会后,突然兴奋地叫出了声:“是人的头盖骨!”
发掘出了头盖骨以后,为了尽快完整地将它送到北平(今北京)去研究,裴文中立即对它进行了处理。为防止头盖骨因为没有全干而在路途中受到损坏,裴文中先用炭灰耐心地烤了两夜,又在头盖骨的表面糊了多层绵纸,然后再在外面糊上石膏。待一切保护工作做完后,他才将头盖骨运到北平,交给研究北京人化石的步达生教授进行研究和鉴定。
步达生经过认真的研究后,认为这是一块距今约60万年的北京猿人的完整头盖骨化石。这消息一经公开,立即像一颗重磅炸弹一般,轰动了国际学术界和文化界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考古的故事(中国卷)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