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mb。
书籍内容: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
1985年就开设了这一门课程,分别在研究生、本科生及全校工商管理学院有
关各系本科讲授,1988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列为重点建设课程之一,现
属经济、管理类
27门通开课中的一门。为了满足校内外《管理学原理》课程
教学的需要,我们在八年多来校内外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国内外有
关管理学的大量资料文献、进行社会调查,以及进一步地研究探讨,编撰了
本书。
在编撰本书时,我们考虑到管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所具有的四个特
点:(1)一般性。它有别于其他种种专门的管理学,例如工业企业管理学、
商业企业管理学。生产管理学、质量管理学等等,管理学不是各种专门管理
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它们的概括、抽象、提炼和综合,因而属于基础性学
科。
(2)多学科性。管理学广泛吸收和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
等各学科的原理、理论和方法,它属于边缘学科,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之间。
(3)历史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管理实践、管理经验、管理思想和理论的
总结、扬弃和发展。(4)实用性。管理学是为各行各业的管理者提供从事管
理工作的有用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它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要
结合实际,既要借鉴历史的、国外的经验,也要注意总结当今我们自己的实
践经验。
根据管理学的以上四个特点,对于本书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的安排,我们
还考虑到以下几点:
(1)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纵观国内外现有的有关管理学教材,
其体系结构和内容都有所侧重。有的偏重于定量方面,有的偏重于定性方面。
两种侧重都各有其特点和长处。但是按照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八年来的教学
实践与效果,我们认为,从管理者出发,通过管理职能系统研究管理过程这
样一个思路来安排本书的体系结构与内容,可能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办法。就
是说,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该定量分析的,就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例如
第二篇计划工作和第六篇控制工作;宜于定性分析的,则尽量删去定量分析
的内容。(2)以史带论,知往鉴来,立足今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
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搞封锁是害人又害己。”①对于管理学来说,
情况尤其如此。因此,本书提出的某些理论、概念、命题,力求说明其来龙
去脉,以利于读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
于基本理论与知识的阐述,本书作为管理学基础课程,在内容上同各种专门
的管理学教材难免会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遇有这种情况,我
们在篇幅上则尽量压缩,力求把基本理论阐述清楚,为进一步学习各专门管
理知识打好必要的基础。
理知识打好必要的基础。
当今管理学的主要流派;属于基本概念和“知往”的内容。第二至第六
篇(4―24章)按管理过程的五大职能,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
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等,分别阐明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
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以及执行这些职能的方法和手段,为本书的主体
内容,结束语:90年代管理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属“鉴来”
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本书的小结。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MBA)和本科学生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和实际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
参考书。
本书可以说是五易其稿。对本书的编撰提出宝贵意见,并给予支持的有:
塞风。李占祥。徐昶、施礼明、邓荣霖教授。郑泽铭、何逵副教授(以上为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廖永平教授(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严圣武教
授(北京理工大学)、邢文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强振銮教授(福州大
学财经学院)。在此谨致谢忱。参与撰写本书的有:朱锡莹(北京医科大学)、
杨梅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卫伟、张雁、李晓光、杨文士、韩俊红(以
上均为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杨文士、张雁任主编,并统纂全书。
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正处于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深知本书还
有不完善之处,有待进一步探索,敬希读者不吝赐教。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
国际企业管理教研室杨文士
1994年.. 2月
加方序言
加方序言
在本套丛书的研究、写作与编辑过程中,中国的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与
加拿大的卡尔顿大学和舍尔布鲁克大学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之际,谨
以这六所相互合作的院校的名义,我愿向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CIDA)和中
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我们
的校际交流项目经历了由.. 1983年开始的加中大学管理教育项目第一周期的
活动;经历了由1988年开始的加中大学管理教育项目第二周期的活动;最后
在.. 1991年.. 9月建立了中国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以及本套丛书的出
版。所有这些成就都表明中国的管理教育在不断发展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在工商管理硕士(MBA)这一崭新学位的建设上花了很大的
气力。他们派人到加拿大的大学里考察学习,参与课堂实践,撰写研究论文,
研究加拿大.. MBA的教育体制。当他们回到中国之后,大胆地革新教学的方法
与手段,不断地摸索中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的道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们的
努力,定会带来丰硕的成果,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新型管理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因此,在这套丛书里反映了作者们
的研究成果,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实际上,中加大学管理教育项目中的一
个主要目标就是,在科研与培训中形成这种乘数效应。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所有的教授与学生们对此书提出批评与建议。这将
对开拓管理学与管理教育极为有益。..
CCMPⅡ国家项目协调员
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W.B.克劳斯顿博士..
1994.4
中方序言
中方序言
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跟
踪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学生们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所建树,而且
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此,管理专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管理学原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