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英雄时代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1)

2160年前,也就是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的七月七日,汉王朝都城长安的皇宫中,虽然宽大的屋檐遮挡了灼热的阳光,殿内依然暑热蒸腾。产后的王美人满面汗滴。汉景帝刘启用手巾为她拭去额上的汗珠,看着襁褓中的新生婴孩说:“就叫他彘儿吧!”
我们不知道这个小皇子为什么被亲切地称作“彘”。是不是因为他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显得白胖结实的缘故呢?刘彘后来正式定名,叫做刘彻。
他,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声名最为显赫的帝王之一。他在位54年,就执政年代的长久来说,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仅次于清代的康熙帝和乾隆帝。
在帝制时代,皇帝在位时间的长短,当然可以决定政策能不能够保持连续性。但是也不能绝对地说在位时间越长就越好。南朝的梁武帝在位46年,也不算短。可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他所处的时代,也没有给历史留下显著的纪念。
汉武帝时代就截然不同。
这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时代,一个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的时代,一个民众的劳作和奋争都取得了丰厚收获的时代。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英雄时代。
历史如同一条滔滔的长河。这种比喻,早在先秦时代就经常被人使用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论语・子罕》里的话。这位思想家面对着河上的波涛说道: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孔子的话,也可以理解为面对历史的感叹。
历史长河的流动,并不是在每个河段都表现出同样的地理面貌和水文状况。有的地方,像长江三峡那样,江湍纡回,水势峻激奔暴;有的地方则潮平两岸阔,显得和缓平静。
青年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曾经谈到读史的个人情趣倾向。他写道:“吾人揽(览)史,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时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能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善也。”毛泽东的观点,不仅说明了一般人看历史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同时也提出了对于把握和理解历史文化基本脉络的敏锐的认识。他所说的“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确实是一个“事态百变,人才辈出”的时代。
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其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
汉武帝时代,是英才荟萃的时代。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繁盛丰实的创造性的成果。当时的西汉帝国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辉煌成就成为东方文明的骄傲,在林立于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系之中居于领先的地位。
作为胸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汉武帝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后人曾经发表过“汉武英雄”的评价。宋人王十朋参观水师训练,曾经作《观习水胜》诗,回顾了汉武帝当年操练水军,准备征服昆明的故事,其中也写道:“汉武英雄思拓边,昆b习战遗风传。”宋代学者苏辙引述张文潜的诗作,其中也有“龙惊汉武英雄射,山笑秦皇烂漫游”的句子。“龙惊汉武英雄射”,说的是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的时候,亲自在江中挽弓射蛟的事迹。后来又有明人欧大任《泊枞阳眺览遂忆汉武之游》诗:“行役届皖城,放舟下枞阳。原隰郁,江波浩汤汤。忆在元封中,君王狩朱方。大江深且广,及兹一苇航。弯弧射蛟台,皇武何可当。宸游事既往,六合无回光。不见楼船还,空余蕙兰芳。”也回忆“汉武英雄射”,感叹其事既往,壮风不再。
战国时代的文化形态,表现出不同地域存在着鲜明的差异。秦王朝的统治者表现出追求文化汇同的理想。秦始皇琅邪台刻石有“匡饬异俗”的字样,之罘刻石强调“远迩同度”,会稽刻石宣传“人乐同则”。这些文字,其实都可以理解为克异求同的文化统一的宣言。不过,从秦末直到汉初,仍然可以看到不同地域间文化风格的明显差别。《史记》里讲,刘邦准备任用秦王朝过去的骑士做骑将,来训练自己的骑兵部队,却遭到婉拒。被任用者说:“臣故秦民,恐军不信臣。”曹丘生曾经对季布说:我是楚人,您也是楚人,为什么您对于我隔阂如此深重呢?体现出当时民间人际情感方面,有浓重的地方主义色彩。汉并天下后,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于是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民能齐言者皆属齐”,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言的,都属齐国。可见各地民俗方言仍然难以相互沟通。当时人贬低楚人的说法“楚人沐猴而冠”以及骂齐人为“齐虏”,也都表现出交通不很方便的各地区之间,人们有相互鄙视的心理倾向。
各地区间文化的进一步融汇,是在汉武帝时代实现的。

第一部分前言(2)

在汉武帝时代,数十年来多次挑起战争、策动割据的地方分裂势力,终于被基本肃清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大体完成了合流的历史过程。西汉初年各地多见的秦式墓葬,这时已经不复存在。也正是在汉武帝时代,秦隶终于为全国文化界所认可。《礼记・中庸》说孔子有“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的理想。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可以看到,秦始皇曾经发表“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政治宣传。然而文字的统一,其实是到汉武帝时代方才得以实现的。根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政策,结束了“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于是“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中国文化史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作为我们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的汉文化,在汉武帝时代大体形成了。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到汉中就职。后来刘邦暗渡陈仓,平定三秦,又出关和项羽决战。楚汉之争,激战数年,项羽的霸业在垓下结束,刘邦统一了天下。这个新的统一王朝被定名为“汉”。因为汉水地位的尊贵,天上的银河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汉武英雄时代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