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出版前言
新中国
第一回三杯浊酒块垒难消 一枕黄粱乾坤新造
第二回冠全球大兴海军 演故事改良新剧
第三回创雨街路政改良 筑炮台国防严重
第四回催醒术睡狮破浓梦 医心药病国起沉疴
第五回辨女职灵心妙舌 制针厂鬼斧神工
第六回遵阃教①统帅畏妻 除大害国民拒赌
第七回汽油车风驰电掣 游憩所光怪陆离
第八回放烟火国耻难忘 话旧事信疑参半
第九回腾云驾雾不异登仙 破浪乘风快偿夙志
第十回合浦还珠渔翁得利 除恶务尽国手逞奇
第十一回吴淞口大操海军 胡咏棠纵谈异事
第十二回立宪四十年普天同庆 大会廿三国决议弭兵
附:新中国未来记
绪言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出版前言
2009年10月1日,《欧洲时报》刊出题为《百年预言看新中国六十年》的文章,文章一开头便说:“1910年,代表中国的清王朝已病入膏肓,中国五千年的国运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知识精英并没有丧失信心——这也许是中华文明能够独步世界并最终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衰落后可以再复兴的文明的原因。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出版了预言小说《新中国》,预言一百年后即2010年将在上海举行世博会——彼时的世界,世博会尚只是西方列强的专利。
除此之外,他还预言了过江隧道、地铁、大桥等新生事物。到今天,我们都不得不惊叹陆士谔先生预测之精准。更令我们叹服的是,他是在中国处于历史积弱谷底的时候做出这样预言的,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在他作出预言的时代,这一切无疑会被西方视为梦呓,痴人说梦。
但是,时至今日,当这个神奇的预言就要实现的时候,我们又有多少人对这本小说以及作者其人有所了解。温家宝
总理于2009年11月12日,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说:“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这不能不足以引起我们对陆士谔以及《新中国》的重视。
《新中国》是陆士谔在32岁写下的,它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该书存稿仅余孤本藏于上海图书馆,书页有些破碎,已不便供读者借阅和复印了。它在结构上有些散乱,内容却让人惊叹万分。这部发表于1910年充满理想的小说共分12回,全书以“梦”贯穿。作者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书中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小说中写道:在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要来。在小说里,一觉醒来的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更让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 “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妻子告诉他,大桥是为开博览会才建造的。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梦幻一场。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丈夫却答:“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作者对中国的信心。
在《新中国》中,陆士谔首先为未来的上海设计了一张集地下、地面和空中于一体的宏伟都市交通网:上海城里城外,马路修筑得异常宽广,路旁商铺鳞次栉比。店铺后面均铺设了晴闭雨开的雨街,上覆琉璃瓦,通光而不漏雨。大马路下通了地铁。空中翱翔着各式飞车飞艇,可行可停,可升可降,往来自如。即便是水中,也有风驰电掣的各式汽油艇、电气船,人们还可穿上精致的水行鞋如履平地行走在水面,欣赏湖光山色。
同时,他还精确预言了浦东的开发:跨江大桥横跨浦江两岸,“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那里是浦东!四十年前的南京路,也不过这样繁盛”。黄浦江底也铺设了过江隧道,电车可以快捷地直行浦东。如今,交通的便利加快了浦东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国家银行分行开设在浦东,世界博览会也在浦东召开。陆士谔在梦幻中设想的浦东华丽转型及世博会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均要变为现实,我们在惊叹之余,不能不佩服他那超凡的预见力!
陆士谔有关上海的城市预言至今已有很多成为现实,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而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知识面及其对政治的高度敏感性密切关联。陆士谔除了专攻医术外,还涉猎多方面科学知识,他广泛阅读科普报刊、史地书籍及西方科幻小说,掌握了比较前沿的科学知识和科技术语,除《新中国》外,陆氏的《新野叟曝言》等书中也出现
了大量在二十世纪初尚较罕见的科学术语,如升降机、空气箱、月球、慧星、飞舰、隧车、万国博览会、社会主义等。所以他的想象并非闭门造车或传统小说中荒诞不经的神话,而是建立在当时已有的科学成就及科学推理之上,是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
我们有幸能够在中国上海即将举行世博会的时候,对本书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刊印,让更多的读者能够领略到作者神奇的“预言力”。
在晚清小说璀璨的天幕中,有很多耀眼的明星,李伯元、吴趼人、刘鹗、曾朴、黄小配、陆士谔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有一个人,他虽然不是专门写小说的,他的一部《新中国未来记》却足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和1910年陆士谔出版的《新中国》相比,《新中国未来记》整整早了他8年。梁启超借小说预言六十年后(1962年)之中国繁荣富强,百业俱兴,万国来朝。不仅实现了君主立宪,且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新中国未来记》初载《新小说》第一、二、三、七号,后收入1936年出版之《饮冰室合集》。书中以倒叙方式,叙自1902年以来六十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主干部分记述改良派与革命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驳诘往复达四十四段,几乎囊括了20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之基本要旨。
凡是对中国近代史有全面了解的人,都会认识到梁启
超在变革时代举足轻重作用的。《新中国未来记》是他的幻想,也是他的理想:经过变法维新,“到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将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个新中国的国庆五十年(相当公元1962年)之日,世界列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新中国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