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mb。
书籍内容:

侠客中国 南怀瑾全集 张载制书
目录页 下一页
孟子旁通  南怀瑾先生著
  
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要讲儒家的思想,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要讲孟子的思想学术,必须先要了解《孟子》。比照现代世界上的国际间文化潮流,对于自己民族、国家和历史,确定今后应该要走的路线和方向。因此若能使一般陷于现代社会心理病态的人们,在我们讲的文字言语以外去体会,能够求得一个解脱的答案,建立一种卓然不拔,矗立于风雨艰危中的人生目的和精神,这便是我所要馨香祷祝的了。
         

 讲在前面

  提到《孟子》这部书,也是非常有趣的。当我还在童蒙的时代,等于现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时期,就开始接受家庭和老师的督促,要读《孟子》了。
讲在前面

 第一至第十九

  古今中外,许多被后世认为是多么伟大,能影响千秋万世的人物,在当时,大多数都是那么凄凉寂寞的。就因为他在生前不重视短见的唯利是图,对自已个人,对国家天下事,都是以如此的人品风格来为人处世的。
一、秋无义战
二、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三、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
四、处世的哲学问题
五、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六、秦皇霸业的蓝图
七、苏秦的还乡
八、千古人情的嘴脸
九、苏秦成功的秘诀
十、王霸互用的失败
十一、《阴符经》的启示
十二、图取个人权利
十三、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十四、苏秦的书生本色
十五、苏秦的义利之辨
十六、生死之谜
十七、经史合参
十八、梁惠王的先世
十九、商鞅和梁惠王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回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二十、梁惠王与孟叟
二一、司马迁对惠王与孟子的观点
二二、义利之辨
二三、玩弄仁义的权智
二四、孟子思想被夹缠不清
二五、玩物丧志
二六、阿房宫与秦始皇
二七、《三辅黄图》
二八、迷楼与隋炀帝
二九、艮岳与宋徽宗
三十、颐和园与清末
三一、凤阁龙楼与李后主
三二、《清明上河图》的背面
三三、不违农时
三四、乱世流亡图的文学
三五、秦 李冰
三六、李二郎 王囗
三七、杀人和吃人的譬喻
三八、梁惠王念苦经
三九、仁政之道
四十、人品与器识的评鉴
四一、也是一相法
四二、天下定于一
四三、孟子与苏秦的对照
四四、苏子为赵合纵说魏
四五、苏秦的权谋
四六、孟子的机锋转语
四七、定于一
四八、儒道同源的一统天下
四九、仁爱的推广
五十、齐宣王不像屠户
五一、行为心理
五二、对牛谈心
五三、政治领导者的病态心理
五四、孟子的行为心理学
五五、权能问题
五六、世上无如人欲险
五七、梦似人生
五八、齐国富强的素描
五九、缘木求鱼
六十、经济和政治
六一、为而不有的农民
六二、生民何计乐樵苏
六三、不敢为天下先的后儒

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六四、讲究礼乐的治道
六五、音乐的今昔观
六六、林园与治道
六七、外交策略――大小之间
六八、大勇定天下
六九、为强国而改服制-赵武灵王
七十、秦武王的任力好勇
七一、项羽和刘邦
七二、墨子谈勇
七三、雪宫论政
七四、什么明堂
七五、寡人好货
七六、《货殖列传》的一斑
七七、历史社会演变的趋势
七八、经济文化道德的连锁关系
七九、寡人好色
八十、丑与美
八一、色字诗话的插曲
八二、有关王昭君案外的评语
八三、唐代和番政策的感伤
八四、杨贵妃的翻案语
八五、再说寡人好色的公案
八六、人事行政
八七、高明柔克
八八、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八九、世臣巨族门第之见
九十、派系党祸之争
九一、民主难,法治也不易
九二、对圣人怀疑的趣话、
九三、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论
九四、攀龙附凤――读书人的通路
九五、唐代选举的进士
九六、齐燕之战――历史战略的经验
九七、孟子终生奉母教
九八、孟子的策略――规之以正
九九、苏秦口辩轻取十城
一0一、燕齐之战
一0二、苏代评论齐王
一O三、仁将――曹彬
一0四、仁义的实质与权谋
一0五、齐宣王的风格
一0六、朝中文武多才士
一0七、赞美词与利害关系
一0八、贫贱骄人
一0九、滑稽大师――淳于髡
一一0、齐宣王开战国养士之风
一一一、特立独行于滔滔浊世的孟子
一一二、吏民千古两相妨
一一三、历史政治上的因果
一一四、君道与臣节
一一五、历史上的基层政策
一一六、作官莫作怪
一一七、两大之间难为小
一一八、人贵自立
一一九、孟子论立身出处的原则

 
南怀瑾全集
目录页 下一页

 侠客中国 南怀瑾全集 张载制书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讲在前面
 
  在讲过《论语》以后,又引起大家研究《孟子》的兴趣,希望再讲《孟子》。其实,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学,我是很肤浅的,过去所讲的《论语》,也只是为了时代的需要,东拉西扯地讲了一大堆废话,想不到大家还很爱好,这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新旧文化交流互变的冲击时代,只好采取配合时代趋势的方法来研究。我也只是提出个人的看法,贡献大家作参考。至于怎样去深入,自古以来,关于《孟子》的著述非常多,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努力去探讨、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孟子旁通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