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象征的漂移
作者:颜炼军
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语言如果成立,意义自会显现
前言
绪论:“不可企及”的诗学
“秋风”与“春雨”
美的绝境
另一条线索
化解对立面
失去形而上学基础的诗歌
第一章 风雨如晦思念
思念
从“兴”说起
“君子”的更替
“比”的延续
“兴”变
第二章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歌唱
诗歌之“写物”
西方诗歌之“写物”
汉语古典诗的“写物”
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
现代汉语新诗的“写物”
第三章 “祖国”的隐喻
现代诗与“祖国”
在女性与神性之间
“祖国”意象的蔓延
“远方”的祖国景观
“祖国”复活与诗的“复活”
第四章 天鹅,或合唱队
“天鹅”:打开的言路
邂逅天鹅
天鹅,那是你吗
“天鹅”的N种死法
仍有一种至高无上
第五章 公共生活的抒情变形
杜甫,或“正午的镜子”
“我”与“我们”
发明一对“亲爱的”
第六章 唯一的天堂
“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抒情的危机
创建新的言路
参考文献
致谢
序 语言如果成立,意义自会显现
赵野

我还记得读到《祖先睡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时的欣喜,我读到了触及到汉语诗歌秘密的文字。那是去年秋天,一个与那篇文章的意蕴和表述相契的季节,我正在思考“兴”与中国当代绘画之间,能否找到一种联系,之前我已相信,“兴”是中国诗歌甚至中国文化里,最迷人也最本质的一个概念。文章发表在泉子编的《诗建设》第10期,作者是颜炼军。窗外天空高远,落叶悠然,我在心思往返中,记下了这些对我深有启发的语句:“兴”通过所命名或指涉之物,来完成人与神之间的往来,亲证了世界“看不见”的部分。
“兴”是事物、语言和经验之间的相互唤醒,三者的叠加、回响,呈现的是一种内在的自由。
汉语新诗必须建立起自己描写新的经验和事物的自由传统和词语魔术,建立起新的“写物”之辞,与新的物外之“意”契合,以新的、敞开的形式来安排事物和经验的秩序。
“兴”在脱离了神话和宗教意义后,……依然作为一种“野性的思维”……不断促成物我之间充满惊讶的遭遇和共鸣。这是一种心与物之间的自由回响,是一种想象的自由,也就是诗意的自由,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对人神共处的自由状态的永不疲倦的模仿。

敬文东兄为人为师,皆有民国风范。数年前就向我多次提起他的几个学生,颜炼军,张光昕,曹梦琰,说是为中国诗歌找到了几颗好苗子,深感自豪。炼军好像早早去杭州了,几次私下酒局,文东带着光昕和梦琰前来,我和他们已熟悉。后来我曾代《艺术时代》杂志,约光昕写了一系列诗学文章,梦琰则受师命,写过一篇我的评论,他们二人的才情、见识及文字,不负乃师夸誉。文化本是一种传承,需要一代代薪火相传。
我和炼军后来在公共活动中,打过一两次照面,北京的匆忙熙攘,不会让人在这种照面里,对谁有较深的印象。张枣仙逝后,我知道炼军花了很多功夫,编辑出版他的诗集和随笔集,其诚昭昭,其心眷眷。我和枣兄相识二十多年,一直认为他是这一百年里最大的语言天才,其对汉语诗歌及汉语本身的贡献,应该成为当代文化极为珍贵的部分。炼军倾心于此,想来除了报师恩,也是持有同样的价值判断。
去岁末在上海见到何言宏兄,向他提起炼军的这篇文章,他说这只是炼军博士论文的一章,我遂满怀期待,向炼军要来这份全稿《象征的漂移》。短信沟通中,知道他生在大理乡下,长于苍山洱海间,就更多了一份亲切。大理啊,那是中国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和好多朋友的终老之地。

波德莱尔定义的现代性,一半是瞬时、即兴、变化,而另一半是永恒。尼采说上帝已死后,西方古典主义诗歌丧失了神性的基础,诗人们独自面对巨大的虚无,成为现代社会的外人。最好的现代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马拉美、里尔克、艾略特、叶芝、庞德、奥登一脉,则通过重新激活古典神性资源,建立新的现代抒情神话,书写新的崇高性,将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和消极性,转化为有效的抒情,从而证明了现代主义诗歌的诗意能力。
汉语古典诗歌,有着更悠久的传统、丰富性和成就。古典诗歌世界具备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原道”,对不可企及的世界本质的遵循;“征圣”,对圣贤高士理想人格的追慕;“宗经”,修辞立诚,不逾矩。两千年来,语言与事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精致的、几近穷尽的诗意,源源不断为古典中国的日常生活输出崇高感和美感。当天下体系崩塌,古典诗歌的形而上学基础随之解体,诗人面临诗意的巨大空白。
本书一开篇,即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参照,优美表述了汉语诗歌的根本性特征,和遭遇的现代性困境,并高蹈指出现代汉语诗歌,应该化解和分担这场浩大无边的生存危机,写出存在中的难言之隐,把生活、历史乃至世界的一切,内化为诗的崇高,彰显现代中国人存在本质的诗意性。“没有诗意进取,现实便不能独自成立”,这个断言有着古希腊的自信和明确,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建立的新的形而上学基础?
在今天,一个成熟诗人一定要能回应这些价值观,让世界的梦想,存在于一首诗中。

1946年,隐匿在浙东乡野的胡兰成,以逃亡之身,不忘天下志,开始著述《山河岁月》,在中国文化中,独挑出一个“兴”字,来展开他的历史抒情。胡兰成认为礼与乐是中国文明的基础,而“兴”正代表了乐的精神。在胡兰成那里,“兴”是万物的自然呈现,“大自然的意志之动为兴,大自然的意志赋予万物,故万物亦皆可有兴。诗人言山川有嘉气,望气者言东南有王气,此即是兴。”
胡兰成的历史抒情,有些似是而非,大而无当,用在审美范畴,却很精妙。诗人具备一种古今同在、当下永恒的能力,“兴”正是抵达的要隘。明了“兴”,即能明了汉语独有的那份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本真自然。“兴”的奥秘与滋味,不独属于中国古典诗歌,而是属于汉语和汉语文明。新诗要在一种新的经验下,赋予事物以新的感觉和情欲,重建与世界的亲密关系,“兴”无疑是再生的一个原点。它可以唤醒我们业已迟钝的对物的通感,把倍受现代性与意识形态双重蹂躏的语言,集合成美的冲锋队。
炼军在书中对“兴”的辨析,完全契合了我多年所思。当代语言晦暗不明,“兴”是幽微之处一道被遮蔽的光。汉语需要它的探路者和突进者,我们也许应该集体前行。

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说现代汉语还不成熟 ............

书籍插图:
书籍《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 - 插图1
书籍《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