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4mb。
书籍内容:

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

梁漱溟:粗茶淡饭养浩然之气,出入三教性怡心和遁入佛门,粗茶淡饭“营”养生(1)(图)

梁漱溟:粗茶淡饭养浩然之气,出入三教性怡心和  ◆性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及得其养,无物不长。  ◆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  ◆少食多动。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1893年农历九月初九出生于北京,1988年6月23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95岁。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现代哲学家、教育家。  他早年参加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后潜心研究佛学。1917年后,应聘于北京大学,主讲印度哲学。1924年辞去教职,开始自办教育,从事乡村建设。梁漱溟先出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后将其迁至胶东半岛邹平县,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任院长。抗战爆发后,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后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并任其机关报《光明报》社长。1946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梁漱溟虽然天生孱弱,却享有高寿,这源于他的长寿养生经:“性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及得其养,无物不长”;“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以及“少食多动”。  所以,这位蜚声国内外的国学大师不但将其宝贵的一生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而且还为国民的体魄健康长寿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人体需要弱碱,水果、蔬菜都属于弱碱性食物。梁老几乎天天吃水果,对蔬菜更是到了青菜不可少、逢薯必啖和逢豆必吃的地步。  ◆水果的主要成分是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其中脂肪都在0.1%―0.3%之间,蛋白质占1.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8%―20%左右,其余便是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钙、铁、锌、硒等人体所需的各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并含有少由量膳食纤维。  ◆ 一般人到老年常患的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癌症,但因为梁老从20岁起坚持食用蔬菜,所以直到他去世,这些病都与他无缘。  梁漱溟出身于书香门第,虽然家境谈不上很阔绰,但作为父母宠儿的梁漱溟也备受家人疼爱。可是梁漱溟却偏偏在少年时代就选择皈依佛门。个中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但总结起来,除了那个苦难时代给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造成的苦闷外,还有梁漱溟父亲梁济的独特教育。梁济支持“洋务运动”,对子女自幼便采用比较开放的中西合璧的教育方式,意在培养子女成为国家急需之人才。对于梁漱溟意欲出家这件事,梁济不但表示支持还劝妻子不要干涉儿女的志向。梁漱溟很早就参加了各种救国救民的革命活动。不久,他发现这些革命活动并不能拯救中国。看着当时满目疮痍的社会,有着满腔同情弱者之心的梁漱溟精神上异常苦闷,一度自杀被救后,他逐渐认为:人生的苦乐主要在于内心的主观世界,在于人永不满足的欲望。因此他觉得佛门境地是他最合适的去处。在十四五岁时,梁漱溟便开始阅读佛教书籍,到了十七八岁还不愿意婚娶,19岁开始阅读佛经。因为他对当时惟恃募化的僧侣生活痛恨之极,所以决定通过行医解决自己的衣食所需,于是买了许多中西医著作,闭门苦读,大有济世救人的释家风度。  自遁入佛门,梁漱溟便严格遵守佛门弟子的规矩。从1913年在西安开始素食,一直到他去世坚持了75年。建国初期,在一次公宴上,毛泽东走到梁漱溟的座席前,见他只吃素食,又不饮酒,笑着说,梁漱溟坚持食素,清心寡欲,定长寿也。通过梁老的日记可知,他平日的主食一般是大米、各种面食和面包、一些粗粮和粥食;主菜为各种蔬菜、豆类及其乳制品、(又鸟)蛋;经常喝的是牛奶、酸奶和淡茶,有时喝少量的红葡萄酒;梁老还比较喜欢吃水果、干果及各色点心。按照现在的一般的饮食水准来看,梁老吃的也就是粗茶淡饭,所以曾经有人认为梁老的营养不够。然而,根据日本科学家的一份研究报告来看,梁老的饮食可谓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该报告表明人一天摄入以下四种食物就是科学合理的:  人一天应摄入的四种食物  食物类别典型代表提供的主要营养素  牛乳类牛奶、鲜奶油、奶油、乳酸菌,(又鸟)鸭蛋钙质、铁质、维生素A、B2等  肉类鱼、贝及其加工品,肉类及其加工品,豆类及其加工品蛋白质  蔬菜类蔬菜、茹类、山菜、海藻、水果、薯类维生素A、B、C等  谷物类米、麦、杂谷及其加工制品,砂糖、蜂蜜、糖、果酱,植物脂肪、人造奶油、动物性脂肪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  牛乳类:它能提高饮食的整体营养价值,补充人体最易欠缺的钙质、铁质、维生素A、B2等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牛奶及乳制品(鲜奶油、奶油、乳酸菌,人造奶油除外),以及(又鸟)、鸭蛋。  肉类:它是摄取蛋白质最重要的来源,尽管牛乳中也能获得蛋白质,但它以钙质等的营养素居多,故将其划分开来。其主要食物有鱼、贝类及其加工品(鱼油或人造奶油除外),肉类及其加工品(肉的油脂部分、猪油、牛油除外),还有豆类及其加工品。  蔬菜类:其主要摄取维生素A、B、C等营养素,同时也是摄取食物纤维不可缺少的食品。蔬菜、菇类、山菜、海藻、薯类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有的人认为薯类应属主食,其实它是含丰富维生素的蔬菜。  谷物类:我们一般称之为主食,主要包括米、麦、杂谷及其加工制品(如面包、玉米片、米粉、面粉等),砂糖、蜂蜜、糖、果酱等,还有植物脂肪、人造奶油、动物性脂肪等。  所以,尽管梁老七十多年始终保持不食荤,但是他钟情的豆制品却替代了荤食提供的营养。更值得一提的是,梁老这份多年坚持的简单食谱,对于我们今天的养生,尤其是普通生活水准的大众养生,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梁漱溟:粗茶淡饭养浩然之气,出入三教性怡心和遁入佛门,粗茶淡饭“营”养生(2)(图)

  1.食粥品出好身体  粥虽是百姓餐桌上最为寻常之物,但却大有来头。据考证,粥在我国百姓的餐桌上至少摆放了四千年。《周书》称“黄帝使烹谷为粥”,这大约是有关粥的最早记载。清人黄云诰于光绪年间编的《粥谱》一书,收载各地粥食240余种,现在保存下来的与原来相差甚远;而且粥的用料、烹作乃至养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学大师的养生智慧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