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日记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6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我的乙肝岁月引子
那黯然的前半生,我一直想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虽然我不是什么名人,也没有做过任何值得传诵后世的大事,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一直默默无闻的生活着。可以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么记得我的人也许只是个位数。
但是,我希望自己能留给这个世界一些回忆。因为我的故事,中国至少有1亿人能够理解,我的经历,过去现在和将来也在不断的重复着,如果你读了我的文字,能够有些感动和理解的话,那就足够了。
陆幼青的《死亡日记》给了我启迪。我是个普通人,但不能算一个正常的人,至少在很多人的眼里是这样的。我的寿命可能比大多数人短,我希望我活的时候不能说的话,死了以后有人能够知道。这就是我最直接的写作源泉。如艾青的诗所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梦想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猛烈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
人生如梦,往事如烟,我有一个梦:未来的人,可以坦然的面对和谈论这些。
第一部分我的乙肝岁月不速之客――乙肝!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光临
我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至于我是如何被感染的,就是一个未知数了,有的医生说是输液感染,有的医生说是母婴传播,这笔糊涂账,恐怕有生之年无法断清了,这原本也没什么,病来之,则安之!
我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据估计全世界和我同病相连的人约有2.15亿。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有近7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凭借自身免疫功能有效的抵御住了病毒的侵入,只有约1.2亿人发展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即表面抗原阳性),占全国总人口的10%。我就是这十分之一。
至于我是如何被感染的,就是一个未知数了。母亲回忆, 在我2岁那年,家乡防疫站通知各家各户去打乙肝疫苗,打针之前的两对半检查中,我第一次被查出表面抗原阳性,而当时父母检查结果都很正常。所以后来给我看病的医生分析,感染的可能原因只能有一个:在那个医疗卫生条件十分恶劣,消毒措施很不严格的年代,幼时体弱多病的我,由于曾经住了几次院,在输液的时候可能被不幸感染。之后很多年母亲也被查出表面抗原阳性,又有医生认为当年的检测结果有误,我染病的原因应该属于母婴传播。这笔糊涂账,恐怕有生之年无法断清了,这原本也没什么,病来之,则安之嘛!
在不懂事以前,我根本没有把乙肝这个病放在心上。人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现如今我才深有感触。大了以后,我意识到这个病对我生活的危害性,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漠。很多人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这类人在入学、升学和就业的种种问题上,都倍受歧视,我真的是受够了,每天提心吊胆的生活着,听到体检就紧张,听到献血就发愁,听到转阴就激动。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的性格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的身体状况。由于这个疾病,我对工作,对爱情,对友谊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前途渺茫,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了不信任。我是逐渐的宿命了,为什么上天偏偏将这百分之十的概率押在我的身上?我买福利彩票,却末等奖都没有中过!多么可笑呀!
我内向,有很多话都憋在心里,那种无助的滋味真的很痛苦!朋友都说我应该多跟别人交流。可是,我给谁说,怎么说?除了父母,谁还愿意听。
网友小评:
rachel小棉袄:每一个hbver都有这么长长的故事,个中滋味自己体会,在这里述说的每个故事都会引来共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flyjing2000:说给我们听啊,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要联合起来消除歧视。
Rower:我们的疾病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影响了我们的性格,这句分析得到点子上了。我们不能豪爽地喝酒,每次在与知情者聚餐时都要拿多份公筷,不能大胆的追求心中所爱.......
第一部分我的乙肝岁月校园春秋――开始一步步领教所有的冷漠与无情(1)
我的数学老师好心的提醒我,有些学校,可能会让我这样的学生暂时休学,或者集中住在一个宿舍里,所以报考前一定要把报考的学校打听清楚。我有了一点希望,后来不放心,又去咨询当地教育局,接待我的工作人员,用一种看待瘟疫的厌恶眼神望着我,回答也很直接:这个病很多学校是限制的,你治好了再说吧!说完之后还迅速的摆了摆手,示意我离开。那种表情我永世难忘,像什么呢?打个比方吧,在“非典”传播最严重的时候,一些人看到发烧病人的表情,就是那个样子。
小时侯,我已经模糊的感觉到自己和别人不同,因为我常常在家中喝一些很苦的中药,中学的时候我还在一个当医生的亲戚家连续打了近半年的针,名字倒是忘了,不过现在想起来屁股似乎还在隐隐作痛,那时我的父母也天真的认为这个病可以吃药根治。我也没有充分认识乙肝对我命运的杀伤力。直到高考,它才杀到我的面前,给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打击。
我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智力属于正常,IQ95。如果我出生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城市,我相信凭我的毅力和教学条件,最终可以考一所不错的学校,但我的家乡,一个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小城,那里的教学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当然,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大城市,医疗状况比较好的话,大概我也不会感染上乙肝,可惜的是,世界不相信假设,只相信现实,我,就生活在这残酷的现实中)。
为了能考上大学,我同班里几个学习不错的同学一起,转到一所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借读,这时已是高二。我知道距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也知道自己能够转学的来之不易(我们需要找熟人托关系,还要交很高的跨区费和建校费,才能转学借读,但没有学籍,学籍仍然保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乙肝日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