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代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8mb。
书籍内容:

自序自序

本篇回忆是继续《学生时代》而写的,由回国,写至来到台湾为止。
我一生在福州满十六年,在日本满十一年,在上海满六年,在南京满七年,抗战军兴,在路上尤其是湖南一带,约有一年,在重庆满八年,在广州约二年,住在台湾最久,有十九年,即由民国三十七年,现在是一九六七年,整整十九年了。本书所述乃来到台湾以前的事,还是平平凡凡,既不谩骂别人,别人谩骂亦不反驳。但过去人情风俗,尽量叙述,因为返到大陆之时,这种人情风俗也许都改变了。
关于回忆录,人们喜欢看的乃是平凡的小事,至于说明我与那一位要人,有什么关系,我在学术上有什么贡献,这种文章,阅者大率不喜欢看,而且看了觉得头痛,故我尽量舍去不谈。由平平凡凡的事,认识当时的民风士气,这是本篇的写法。
一九六七年九月十日

第一部分 上海第1节 初到上海

我于民国十三年回国,那个时候,外国人之视上海,不视为租界,而视为殖民地。英国的租界在大马路一带之地,这个地区是最热闹的。巡捕除红头阿三外,有躯干高大的江北佬,红头阿三脸孔都是黑黑的,脸形相差不远,初到上海之人,往往难于分别,每到一地,看见红头阿三,往往深怪何以此人又在这里。法国的租界在霞飞路一带,巡捕除安南人外,亦常雇用江北佬。日本的租界在北四川路一带,即由英租界越过白渡桥,就到了日本租界,巡捕以日本人居多。在法租界与英租界之间,有一地区叫做“三不管”。所谓“三不管”,即英国不管,法国不管,中国也不管。当时人力车均有牌照,牌照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大照会,是英国巡捕房发给的,它可在各租界及中国界通行;另一种叫做小照会,是中国工务局发给的,只许通行中国界,不许越过租界一步。所以人们坐车,须先注意所坐之车是大照会么,或是小照会。如果你坐小照会的车,到了租界,必须换车。这是初到上海的人不会知道的,而且以后的人也不会知道。
一年,我由福州坐船至上海,船泊高昌庙,我雇了一辆黄包车,要到英租界的客栈休息,车行一半,车夫要求换车,我以为他敲竹杠,不肯下车,路人聚观者甚多,有位路人告我,这是小照会,只能行驶中国界,你要到英租界,必须换车。自此而后,我才知道上海人力车有小照会与大照会之别。但是大照会可进入中国界,小照会不得进入租界,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待遇。
上海的电车分为两等,即第一等及第三等,没有第二等。最初只许中国人坐三等电车,盖当时列强均指中国为三等国,故由一等即降落为三等,没有二等电车。其后中国人衣冠整齐的也可以坐一等电车。三等电车挂在一等电车之后,两傍均有“大众可坐”四字。我最初还以为坐三等车不要花钱,那里知道这是专给中国人坐,也要买车票的。
上海码头是很纷乱的,刚到上海之时,看到纷乱情形,不能不摇头叹息,其实码头的苦力颇有组织,只要你把行李交给某旅社,绝对不会失掉。轮船一靠码头,就有许多“接水”上船,招揽客人,他们手中执有旅社的牌子,此际你绝不可乱接牌子,接了而又不住他的旅社,必定发生许多纠纷。你若愿意住在那个旅社,可将牌子接下,点明行李几件,交与“接水”,自雇车子直接往该旅社,行李绝不会丢。一年我由日本回国,船靠码头之时,依习惯,去住吉升栈,因为住在吉升栈之内,容易打听有何轮船驶往福州。半小时后,行李到了,少了皮箱一件,该“接水”说,不要紧,即可寻回,果然不及一小时,我的皮箱来了,启箱一看,一件东西都没有失掉。纷乱中有组织,这是上海码头的情况。
要在上海开业,尤其开商店、旅社、戏院之类,非加入帮会不可,否则必将有流氓捣蛋。上海是外国人的租界,中国政府的权力不能行于其地,而外国人对于中国情形又不熟悉,因之帮会就有了很大势力。我们都知道法租界有三位名人,即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为帮会的领袖。他们势力似由法租界渐次伸张到英租界,至于日本租界的帮会首领为谁,没有人说过,也许也受他们三人的控制。在三人之中,杜月笙坐第三把交椅,然其名望似在黄张之上。大约是民国十七八年吧!杜氏宗祠告成,他的家里热闹极了,有名伶演戏,有名妓陪酒,而法国公园也于夜里大放花火。杜氏以浦东一个贫儿,竟有这种地位,其聪明才力自有过人之处。毕竟杜氏没有政治野心,其所交游多系江湖好汉,苟有萧何、曹参为之运筹帷幄,则亭长还乡唱大风,其事业当不限于上海之内。民国十七八年之时,《杜月笙传》所举之陈群已经下台,但杜氏还委托他经营大东书局(胜利后,大东书局由陶百川君办理),后来不知何故,陈群也参加了汪记政府。周佛海与陈群本有仇恨的(其中原因,据佛海说,是借钱问题),竟然碰在一起。陈群毕竟是帮会的人,抗战胜利,他就服毒而死,丈夫死即死耳,何必“免冠徒跣,稽颡请罪”。

第一部分 上海第2节 卖文为生

我于民国十三年回国,住在上海整整六年,最初是主编《孤军》杂志(政党号开始主编),孤军社同人多数是日本帝大毕业生。此时曾琦也由法国回来,因为《孤军》是反对共产党的,所以他创办《醒狮》之时,我也是发起人之一。每隔一星期,就在法租界曾君家里,交换意见一次。在座者有四五人。两个刊物立论未必相同,日本留学生都读过马列之书,但受了德人Kaustsky的影响较大,认为共产主义不能实行经济落后的国家,至于曾琦等人之立论如何,我已经忘记。双方反对共产主义虽然一致,而根本观念不尽相同,所以两派不能联合起来,组织青年党。
我主编《孤军》杂志约有一年,民国十四年,在杭州西湖开会,参加的人据我记忆,似有何公敢、林石虎、阮湘、周佛海、郭心崧、刘光华等十数人。此时陶希圣已由北方南下,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他亦常常写文章,在《孤军》杂志发表。他本来是研究亲族法的,原名为汇曾,投稿《孤军》杂志之时,才以希圣为笔名,后来就以希圣为本名,而汇曾之名,反无人知道了。西湖会议之时,希圣有否参加,我已忘记。会议结果,改《孤军》为《独立青年》,主编《独立青年》的则为郭心崧。他也是帝大毕业生。
初到上海之时,住在闸北宝兴路宝兴里,我没有职业,只以译书,卖点稿费为生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年时代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