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7mb。
书籍内容:
相关书评悲酥清风的解药
悲酥清风的解药
吴梦佳
“到2000年,我们国家实行按需分配,你想要自行车,就给你推一辆自行车,你想要缝纫机,就给你抬一架缝纫机。”―这是记忆里我的小学老师最牛×的一番话。生活美景由你描画,激发了多少如我一样的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啊。
然而,当我长大后成了你―一名教师的时候,却连“这睡狮渐已醒”也有些不那么相信了。睡狮既醒,理当须发皆张,抖擞精神,一鸣惊人啊,哪里像现在这般,虽睁开眼睛,做许多努力,但是看看社会、经济、体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犹如心有余而四肢尚无力,倒更像是中了一种名叫“悲酥清风”的毒。
中毒以后,多少高明的大夫都想来解毒,鲁迅描绘出阿Q之国民劣根性,柏杨警告大家要洗却酱缸文化的浸染,龙应台大声疾呼“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更有放眼四海多方寻药的,如美国的自由女神,日本的魔鬼管理……可谓情急心切,新招迭出,却似乎只可续命,势头虽好,毒根却未消。
江山代有郎中出。《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又是寻来的一副猛药。
说实话,初看书名,我心里想的是:“靠,我还想说‘中国人比韩国人多什么呢’!是不是染发加上大T恤大短裤玩腻了,哈得还不过瘾,非要拿韩国人和中国人比一比看看有没有多个鼻子多个眼啊?”及至一页页看下去,却渐渐认真起来,对作者不由肃然起敬。
与有点哗众取宠的书名相比,作者态度的朴实而诚恳,甚至让人的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朴实和诚恳,倒不仅是作者所述的“这本书注定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性的急就章,而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这本小书旨在引起您的兴趣,在发挥了它的作用后速朽”。当然这种说法与前郎中们的语言相比,作者的朴实与直率,更能引起人们对于书中所述的关注与思考。更重要的,则是作者娓娓叙说的方式。书的前面,是《学习日本还是学习韩国》,从“不一样的日本”,到“比中国更中国的朝鲜”,再到“被冷落的韩国经验”,没有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呼,没有拿大架子吓人,也很少看到作者的愤激之言,却一点点赢得了读者的信任与认可,这副药被我们愉快地接到了手中。
药的效用是最引人关注的,尽管韩国的前身“比中国更中国”。我认为本书更胜一筹的地方,在于它切入的角度,在于它所引的“医案”,每一个都恰好对着我们的症状。反腐败,农村问题,钓鱼岛问题等,都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难题,而韩国曾面临同样的问题,却很好地解决了或正在有效地解决,能提供现成的例子。更何况,作者对于借鉴有无必要提供了详细的分析,如反腐败,有“中国两国的腐败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中韩历史上腐败的特点”,“经济发展中的共同点”,“韩国反腐败历程”,“韩国反腐败特点”和“韩国反腐败对中国的启示”,种种分析,入情入理。其他问题也是如此。头疼找医头的药,脚疼找医脚的药,似乎不太符合中医治本的医理,但是我们却不是治病,而是解毒,头不能动就让头动,脚还发麻就给脚消麻,等四肢百骸皆正常的时候,离还原一头活蹦乱跳的狮子也就不远了。
过去的郎中,无论是惊呼,还是沉郁,无论是愤慨,还是急躁,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特定的时期,在特定的方面,都有一定的功效。《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的作者,也许不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郎中,从书中少许的芜杂与繁复也可以看得出,但他的态度是真实而诚恳的,切入角度又符合实际,使书中所引韩国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和其他郎中相比,称得上独树一帜。尽管在“哈韩族”与“恐韩族”共处一室的可笑局面下,这副药可能有点猛,有点不那么受欢迎,但是不要忘了,悲酥清风的解药虽“臭之极矣!尤甚于身入鲍鱼之肆”,却具有奇效哦。
就如书的末尾所言:“天底下并没有‘中国特色’或者‘劣根性’的‘非典型’绝症。”《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这副猛药,又激发了我对于未来图景的憧憬,虽然2000年已经过去,我也不想要按需分配的自行车和缝纫机,但是,如果能够不比韩国人少什么,亦算得遂人愿了。
关于本书“狐狸知道很多小巧,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狐狸知道很多小巧,刺猬只知道一件大事。”
李之萍
平常,我们读了本书后会有特别的感受,无非是几种情况:或者因其满足了自己兴趣上的某些探寻而快慰;或者书中蕴涵了极丰富的人间情感让人心脉起伏,激动不已;或者是因发现了书中一些新奇个性,切中要害的观点而兴奋激动,甚至让神经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张宏杰先生的这本《韩国人比中国人少什么》便属于后者。
张先生的历史文论我是接触过一些的。就拿去年发表在《天涯》杂志上那篇关于魏忠贤的洋洋洒洒数万字长篇论述文章来说,我就已惊异于他看问题的全面而独特的历史视角和眼界了。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学者,有如此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实在让人慨叹。而作者对事物,对历史,对某些特殊现象,能从宏观层面予以全面根本的揭示,虽纵横八骛挥发议论,却能在自身浓烈的情感意识走向与价值取向引导下将论点阐明到底,其内涵深博而不滞重,论点尖锐而不张扬,行文活泼而不轻薄。这些,更能体现了做学问者的精神与态度。
我是怀着好奇的心情开始阅读此书的。中国人比韩国人少多少?这是一个问题吗?虽然这些年我们也都意识到韩国经济日新月异,这些年,这个小国的发展和整体面貌让人刮目,可作为与中国文化同源同宗的小国,能比我们先进和超异到哪儿去呢?难道美国、日本、欧洲还不够我们学吗?我有点不屑,但毕竟是好几十页纸的一本书啊,好奇的心理加上对张先生文字功力和思想理论体系的认同催使我看它个究竟。
事实证明,我是在气愤、悲哀、感伤等种种情绪交杂的情况下,不忍再阅才终止阅读的。当然大部分内容我已在竭力压抑着情绪的情况下看完。
似乎很多时间没有这种情绪了。虽然网上也常能看到各种愤激不平的文字,但因大都是短小篇幅,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单一方面,心情坏一下便过去了,我知道那不是单一量化即可解除的问题,那是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