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陕川康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mb。
书籍内容:
逐鹿陕川康
作者:陈少校
第一回
日本投降 胡宗南图占华北
出师失利 马法五兵败邯郸
关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等的内幕和过程,我已经在“关
内辽东一局棋”.“酒畔谈兵录”及“金陵残照记”三书里详细地写过,至于当年西南
战场的情况,我在“金陵残照记”中虽略为提及,但除了川康将领刘文辉、邓锡侯等起
义内幕之外,别的许多情况都没有谈;尤其是西北战场的情形,更几乎未曾涉及。而当
年的陕北之战,关系固颇为重大,经过亦最具戏剧性。更因延安为革命重心,举世瞩目,
其时一方面主动撤离,实出于有计划的行动,战略政略,都具有惊人的远见;一方面则
侥幸进侵,复进而作架空说梦的宣传,自欺欺人,不但制造了天大的笑话,且从其狂喜
狂吹的情况中,充分现出战略政略的近视与盲目。两相比较,实在很有意思。
当时,蒋介石把侵占延安当作是军事和政治上的极大成功;但他的对方,却认为即
使他侵占了延安,“亦无损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大局”,甚至于“有利于人民解放战
争的发展”。后者这种预见,最初还有人以为不过是强自解嘲,可是历史事实作了最好
的证人,证明它的正确。他们自延安撤出后,只以二万余人,与胡宗南的战史上的一个
空前奇局!尤以其中的沙家店之役、宜川之役,进退攻守,诡变时十分诡变,厉害时十
分厉害,极能表现他们在战略战术运用上的大胆与灵活。而他们的首脑中枢,在整场战
事进行期间,在敌人兵力居于绝对压倒优势的情况下,在交通工具近乎原始的条件下,
始终行止于距敌人不过二三十里的地境,运筹算断,指挥如意,料则屡中,战则屡胜,
更是大奇而特奇之事。此中情况不但极堪玩味,而且意义深长。
至于与他们处于敌对地位的胡宗南,自奉蒋介石之命封锁边区时起,兵力日多,权
势日大,组织日密,信任日专,军、特务自成一套,装备供应优居一等,人力财货积聚
特厚,凡此种种,均非其他蒋军将领所敢望其项背。蒋介石固倚之为防共反共之长城,
而胡宗南也自视甚高,狂妄不可一世。但一与解放军在战场相见,几乎料则必错;战则
必败,不断地兵歼将毙,手下四五上万人,两三年问,由陕北而陕南,由陕南而川北,
由川北而川西,一败再败,一逃再逃,志大才疏,情况狼狈,究其实际,不过是一个可
笑的小人物。他最积极地执行蒋的反共政策,而他的最后结果,也成为蒋介石大陆政权
的送终哀曲。所以,胡宗南的溃灭经过,也就是蒋介石的最后溃灭的经过。
上述种种,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而本书的开头,却要从日本投降,胡宗南进军华
北、抢夺胜利的果实说起: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抗战八年,胡宗南这位“福将”,没打过几次小
仗,已经“完成任务”。
其时,胡宗南已接到蒋介石的密令,要他准备“受降”,胡的野心亦因而愈炽。于
是他立即派人前往华北地区。与伪军联络。他们在美军的一个少校陪同之下,在八月十
二、十三日前后,在北平和通州之间空降,与伪军“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门致中的总部
接洽。不久之后,门致中即派其“总部”的“宣导局局长”邵青,乘蒋军飞机飞渝见蒋。
蒋在重。庆上清寺“官邪”接见邵青时,叮嘱道:“你们要守住华北各大城市,安心地
等待国军;政府是宽大的。特别是对北平、天津、保定、济南、唐山等大城市,必须加
强防守,不要为坏人所乘。”一方即令胡军东进。
另一方面,胡宗南在军事上,亦赶紧作好部署。其准备是:以第一军之七十六师及
马法五的四十军去河南,接受郑州、洛阳,占领津浦、陇海两线枢纽,以三十四集团军
总司令部及第十六军、第三军渡河人晋,循同浦路、正大路向北,沿京汉路烽进保定.
北平、天津受降;迈准备派出先遣部队直出山海关,染指东北。为此,胡宗南以陶峙岳
守新疆,李铁军驻甘肃河西走廊,李文挺进华北,窥伺察绥,第一师去晋南,董别留关
中,高双成踞陕北,祝绍周、文朝藉、谢辅三等守陕南;而胡自己则坐镇西安,等候时
机成熟,立刻进驻北平。只要看看他这一番“壮志雄心”,就可以明白:他是想趁日寇
投降之机,借收复失地之名,劫夺胜利果实,大肆扩张势力,不止逐鹿中原,且欲独霸
北国。
于是,三十四集团军的第一梯从――由李正先率领的第十六军,遂于八月下旬,由
陕东平民县大庆关渡过黄河,在山西永济登陆,准备沿同浦线经运城(日寇第三十七师
团驻地)、临汾北进。
胡部第三军罗历戎部,本来驻在甘肃定西,归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董刽指挥。胡
宗南电限该军急开陕西合阳,到陕后立即改由演关渡河北进,改归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
令李文指挥。
罗历戎因为此行任务不明确,便到西安向胡宗南请示,并谈有关增强装备的问题。
胡说:“武器装备需要重庆运来,时间不许可,目前不会有什么大战事。・你们到了华
北有了海口,一切补充无问题,有的是美械装备。目前主要是争取时间,行动愈快愈
好。”
罗历戎又因第三军原辖的第七师,驻在陕西商县,第十二师则在兰州担任警备,因
又问胡:在该军北开时,这两师是否归还建制?
胡说:“你们先渡河,十二师暂留兰州,第七师归还建制。你到山西运城后,另拨
部队归你指挥。十六军李正先部已到运城。目前形势很好,到了华北大有可为。那时候,
胡宗南为了进入华北,扩大反共势力,增加个人资本,调兵遣将,有急如星火之势。。
这一来,可使阎锡山这只老狐狸紧张起来了。山西是他的老巢,也是他的好地皮,
好不容易抗战结束了,他正要恢复自己的“失地”,拿口自己的“钱柜”,现在蒋介石
的嫡系部队却要开人山西,虽云只是假道而行,又哪能担保他们不会留恋不去,反客为
主?是以半推半就,疑虑重重。蒋介石再三与阎洽商,但阎表示:“抗战八年,山西境
内的铁路公路均受到破坏,大军过晋,粮袜补给和交通运输,均感困难。”总之,支支
吾吾,表示并不乐意。
阎锡山和蒋介石之间,在历史上经过多番离合,矛盾一直存在,这不必细说;而在
抗战期间,胡宗南在西北大事扩充军队,又收留过阎锡山的高级军官(军、师长)李名
鼎、陈光斗、李涛、李德庵、王辅等等,分别安插于第一战区和车校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逐鹿陕川康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