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族源新考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mb。
书籍内容:
《蒙古族族源新考》作者:苏日巴达拉哈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章蒙古民族的根源
一 图腾崇拜
二 狄
三 从蒙古高原的群体到柔然汗国建立
四 成吉思汗家族
五 土默特部族的演变
六 “蒙兀室韦”辨析
七 蒙古人创建的柔然汗国
第三章 北狄与蒙古
第四章 结束语
附 古代蒙古人的信仰――萨满
第一章 概述
这本小册子很不成熟,只能给蒙古族族源的研究,提供一些浅鲜的见解和线索,意在抛砖引玉,企求读者不吝赐教,共同探讨蒙古民族的根源。
蒙古民族是祖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土著民族。探讨蒙古族根源的资料,在祖国古史中俯拾即是,开卷可得,不须求教外籍。凡是相当或接近蒙古语的人名、地名、山川河流、古迹名胜、传说故事、歌谣经咒等,有些就是有关蒙古族放源的线索或痕记。只要下功夫去挖掘、发现、解剖、分析,揭开假象,暴露实质,注意历代史官的错读、伪证和地方语音之异,就不难识别真伪,找出蒙古族族源的线索。
诸夏、诸狄、诸羌、诸夷、诸蛮、诸戎等许多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繁衍,共同缔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蒙古民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祖国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伟大作用,是中华民族中一支不可抵估的力量。蒙古民族的历史在中国通史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与地位。蒙古民族的起源则应当是蒙古族历史中的首要章节和重要的部分。蒙古民族的根源在血统上与北方各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在文化上与奠基中原的诸夏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关系。祖国历史的开篇第一章便记载了“獯鬻”、“渠搜”、“北狄”等以及“土方”、“鬼方”、“》健备髦芪У姆焦。姬周之兴,更有赖于各民族联合起来的力量推翻了强大的殷商。西周、东周、秦、汉以至隋唐,一部中国通史,实实在在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北方民族中的蒙古,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名称出现,其民族从始至终扮演着连台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出现在祖国的历史舞台上。中外学者却没有人把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称谓的蒙古民族的历史联贯起来,只是寻觅“蒙古”的踪迹,这样就腰斩了蒙古民族的整个历史。蒙古族族源问题,由于志趣不同,要求各异,其结果也就与历史的真面目背道而驰了。
清朝皇帝为了拢络和统治蒙古民族,提出了“满蒙同源论”。谁都知道,满洲是女真部族,女真源于肃慎,肃慎是我国东北长白山区的古老民族。蒙古是我国北方斡难河畔蒙瓦部的先民,曾以“蒙陈”的称谓出现在《隋书・铁勒传》。“没歌部”的名称见于《魏书・序纪》。“没骨人”的角色刺杀了秃发树机能。“木骨闾”(蒙古勒)的儿子“车鹿会”(石头儿)建立了以蒙古人(蒙古人当时是高车民族中的一个部族。)为统治中心,以高车民族为基础的柔然汗国。与女真迥异,和满洲各不相同,天各一方,风俗各异,语言不同。清代学者皆知其否,谁又敢冒死以驳清帝之论呢?蒙古学者萨岗彻辰借佛教之三十三天界,隐喻蒙古民族源于天国之说,否定清帝的谬论,引伸为印度――西藏――蒙古和系列关系,变图腾“孛儿贴赤那”(苍狼)、“豁埃马阑勒”(惨白色鹿)为人名,埋没了民族形成年代的证据,使读者产生了错觉,误以为蒙古民族来源于印度――西藏。
更有甚者,无视中国民族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有谓裔出黄帝者。他们的论据是《汉书・匈奴传》:“其先祖夏后氏这苗裔”和《魏书・序纪》:“黄帝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以及《前燕录・慕容⒋》:“昔高辛氏游于海滨,以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孰不知,此皆民族融合之笔,是诸夏融于诸狄。后世反客为主,视被融之人为祖也。若鲜卑拓拔、鲜卑慕容皆祖黄帝,鲜卑宇文低何以又祖炎帝呢?文曰:“炎帝被黄帝所灭,子孙避居北野,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焉。”夏后氏子职,黄帝之裔以及炎帝后代殆皆因乱避祸北逃而融于北族,是移民而非先祖。
屠寄著《蒙兀史史记》以蒙兀室韦和室韦蒙瓦为据,谓蒙古源于东胡、室韦。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将“蒙豁勒”称为“蒙兀儿”,且对室韦叙述甚多,意在室韦为蒙古之源。
王国维氏循《旧唐书・室韦传》:“河出俱轮泊”的“泊”字之误,误证俱轮泊为呼伦泊,把东北流之额尔古纳河当成了《旧唐书・室韦传》中的“屈曲东流的望建河”,把南流入湖的达兰敖罗木河,当成了北流逆行的额尔古纳河河源。
其实,屠寄在光绪二十五年已经完成了《黑龙江舆地图》,在海拉尔河转向东北流易名为额尔古纳河的转弯处绘有明显的河水流向标志,是额尔古纳河原于海拉尔河。在达兰敖罗木河,也绘有南流标志,以示入湖潴蓄之水。但近年来仍有谓额尔古纳河源于呼伦湖者。望诸公一读《呼伦贝尔志略》、《黑龙江志稿》,以及《黑龙江舆地图说》,呼伦湖、额尔古纳河等真像,自会大白,额尔古额河源于呼伦湖之说,不攻自破了。关于蒙古族源于室韦的说教,笔者有不同的见解,下面另文详述。
日本史学家白鸟库吉著《匈奴民族考》,原名为《蒙古民族起源考》,提出蒙古族源于匈奴的见解。其根据是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军政制度相似。惟对匈奴兴于大青山下,蒙古成长于肯台山脉三河之源的天各一方,无法联接起来。匈奴的后裔与蒙古族的世系更不能衔接,无法证实蒙古族源出匈奴。其实,明代王圻所著的《稗史汇编》早已阐明“匈奴之国其种有五……”,其中就包括匈奴、突厥、蒙古。阐明匈奴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突厥、蒙古是匈奴国家之民,不是匈奴民族之裔。突厥和蒙古的祖先,是匈奴国家的成员,不是匈奴民族的子孙。
土特学者荣祥著有《蒙古族源浅探提纲》(未出版),主张蒙古族源于白狄――匈奴――柔然。较之白鸟库吉略高一筹,惟纳匈奴于白狄之中,尚兼鲁莽。
把白狄、柔然、蒙古纳入一系,尚不悖谬。
新《元史》提出蒙古源于突厥,其依据是从语言、习俗,到社会制度、军政法规、图腾崇拜、祖源传说等都有相同、相似、相近之处。但突厥晚出,蒙古早见,时间不能颠倒,主次不可倒置。没有突厥源于蒙古的证据,当然就没有理由说蒙古源于突厥。突厥、蒙古同源于北方狄历。突厥习俗尚赤,属于赤狄。蒙古尚白,属于白狄。二者同源别支,只有姊妹之谊,并非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蒙古族族源新考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