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教育》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mb。
书籍内容:

《反思中国教育》

------------
序:我不反思谁反思
------------

  莲子
  我不反思谁反思?
  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之下开始赚钱。我不赚钱谁赚钱?要赚钱,哪还有时间反思?
  于是,不思。不思,成为中国一代知识阶层的基本状态。教育走到了这一步,只要是一个稍有感觉的人,都会为当下的教育出一身一身的冷汗。应试教育再也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该反思了,可是反思的声音是那么的微弱。
  最近,中学教师莫忌华终于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不反思谁反思?
  莫忌华是谁?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纯朴的乡村小伙子,一个在讲台上站了二十多年,教过了成百上千孩子的中学化学老师,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女人的丈夫,一个喜欢诗歌散文,想活得诗情画意的普通人。这,就是他的身份,他的背景。
  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背景,他并没有认为自己不该反思教育。恰恰相反,他说:身为教师,我不反思谁反思?
  这句话说得太可爱了,那么朴实,大胆,诚恳,发自内心。作为一个人,一个教师,一个父亲,反思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责任,他的情怀。
  他开始反思了。但他的双重身份使他的反思是多么的不容易,他要经历怎样的人格提炼才可能真诚地反思呢?
  作为一个要生存下来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执行应试教育,又不希望那些可爱的学生被应试教育伤害;作为父亲,他既心痛自己孩子受应试教育之苦,又担心孩子考不上好学校会影响未来的生活……处于这样磕磕碰碰的心境之下,他还是反思了。他的双重身份和他的人格,使他的反思显得那么勇敢、动情、真实、生动、诚恳、言之有物、全面系统。
  他把他的反思写成书《反思中国教育》供奉出来,与大家分享。
  翻翻这本书,光是书中的目录,就让人觉得一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可探索性。
  ――面对荣誉和检查学校教会了孩子什么?
  ――暴力、色情影视作品怎样影响了孩子?
  ――小乖乖为何变成了小囚犯?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创造性?
  ――标准化答案及规范化管理出了什么?
  ――如果取消高考将会怎样?
  ――谁叫孩子自杀的?
  ――为什么会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
  ――真正的素质教育离我们多远?
  ――要不要全民学外语?
  ――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教育改革?
  ……
  这些尖锐而严肃的问题,可称得上一个当代教育的天问!
  说真的,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感到无比欣喜,我觉得这样的书多了,我们的教育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现行的教育到底有那些弊端?我们因为缺了什么,才导致了今天的教育状态?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应该是教育反思、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反思中国教育》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版,对我们反思教育、改革教育有实际的意义。
  有位朋友这样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它能指明一条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不在它提供了什么点石成金的教学良方,甚至不在它痛切而焦虑的呼唤,不在它来自基层案例的鲜活,而在于,它提出了关系着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真问题。惟有面对真问题,才有真学问,也才有可能“引起疗救的主意”。
  愿我们以这本书为因缘,全民族地反思起来,把我们缺的最致命的东西找回来。愿我们以这本书为因缘,引起许多人的反思和讨论。最好是能引出一个全国性的知识阶层的反思。然后从这个核心点出发,来建构我们的教育和学习。
  我们这个国家是需要大家都坐下来,好好反思教育的时候了!
  至诚地感谢莫忌华老师写了这本书,并向他勇敢反思的精神致敬。
  感谢莫忌华老师对我的信任,使我再一次感到了人生的庄严。
  愿更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
  愿更多的人一起反思。
  愿一个美妙的学习和教育的时代来临。
  2006年3月 于北京

------------
是谁教坏了孩子
------------

  孩子从他们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从呱呱坠地,到呀呀学语;从蹒跚学步,到满地奔跑。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单纯、可爱、天真无邪。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变得没那么单纯,没那么可爱,没那么天真无邪。他们的嘴里逐渐有了假话、谎话、空话;他们的脸上逐渐有了恐怖、呆滞、绝望;他们的眼里逐渐有了疑惑、奸邪、狠毒。看看一个个撒谎、逃学、打架的孩子,再看看一个个稚气未退的少年犯,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教坏了孩子?
  是谁教坏了孩子?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孩子从出生到学坏的每一个环节,想想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上演了些什么,印刷了些什么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得出结论。

------------
面对荣誉和检查学校教会了孩子什么(1)
------------

  [资料一]小芳是个诚实的孩子,但有一件事却叫她非常为难,原因是:教育局要检查中小学的“减负”情况,学校让孩子只带课本和作业本回学校,其余的课外资料全部放在家里,教育局领导问孩子的时候,还要说星期六不补课,搞得她很为难,不停地问自己的妈妈,要是领导问到了她,到底说些什么?是说真话还是撒谎?而她的妈妈也不知道怎样办好……
  [资料二]小强是个四年级学生,学习好,也喜欢体育活动。有一次他向爸爸要钱买乒乓球拍,说是学校的乒乓球台又摆出来了,学生课外活动和放学以后又可以打乒乓球了。爸爸很高兴,觉得小孩的学习负担确实很重,课余时间打打球活动一下,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球拍买好了,但是打了没有3天,学校的乒乓球台就又收起来了。原来,那几天是市教育部门要来学校检查,现在检查团已经走了!
  上级部门巡视、检查、指导学校的工作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学校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巡视、检查、指导,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是学校应尽的义务,这本来是正常而又平常的事,但就这样一件平常的事情,被学校这样一做就变得不平常也不正常了,而且变得非常的耐人寻味!
  首先,它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学校为了掩盖学生学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反思中国教育》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