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人记忆典藏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8mb。
书籍内容:

尘封的记忆永恒的感动:70年代人记忆典藏

  还记得和小伙伴们搬着凳子去邻居家看电视的那个幼稚顽童吗?又是否记得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做广播体操的那个迎风少年?吃着5分钱一根的冰棍儿,看着2毛钱一场也嫌奢侈的电影,那时的我们,单纯而快乐。最盼望的就是春节的联欢晚会,最高兴的是做个三好学生,领回一张张奖状和大红花……
  曾经为看《射雕英雄传》、《霍元甲》、《上海滩》顾不上吃晚饭,为看露天电影,跑遍附近的村庄;喜欢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也喜欢张明敏的“中国心”……
  本书记录的是我们心中最美好、最纯真、最真挚的回忆。有些故事像陈年老酒一样,存放越久越值得慢慢品尝,慢慢回味……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作者:水淼

/* 标题 */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 目录 */
宽敞明亮的教室
千篇一律的书包
“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向雷锋同志学习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上课!”“起立!”
字是人的招牌
我还是原来的我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校园魔鬼词典
嬉戏在大自然
自由自在的游戏(1)
自由自在的游戏(2)
自由自在的游戏(3)
大自然中的宠物
捉天牛
非专业收藏
垃圾堆里的战争
物质上的满足
馋嘴的故事
从榜样到偶像
谁是最可爱的人(1)
谁是最可爱的人(2)
第一代追星族
刘德华是哪个班的
故里童谣
童音・儿歌・童谣(1)
童音・儿歌・童谣(2)
“花枝招展”的歌词本
“金曲”时代(1)
“金曲”时代(2)
青苹果乐园
他们影响了一代歌坛(1)
他们影响了一代歌坛(2)
从“话匣子”说起
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榜上有名”
侠客时代
配音王子
“尽善尽美”的动画
露天电影
电影院的变迁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1)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2)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3)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人扑面包上一样
阅读历程
图文阅读时代
一个即将消失的阅读时代
书非偷不能读也
文学青年与诗
书中自有颜如玉(1)
书中自有颜如玉(2)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大步流星奔小康
霹雳舞
跟着潮流走
校园时髦装
引领时尚的人
“头可断,发型不可乱”
从“三八”停火线开始
校园恋爱大法
以文会友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
粉红色的回忆
最爱《生理卫生》
奇怪的气球
打是亲,骂是爱
我的兄弟姐妹
谁说我不在乎
跳龙门
接班人
带锁的秘密
“年”有所图
举国欢庆的“年”
春节晚会
最爱春节晚会(1)
最爱春节晚会(2)
放鞭炮的乐趣

/* 1 */
  宽敞明亮的教室

  我们的作文中,常用“宽敞明亮”、“书声朗朗”来形容自己的教室。

  教室所谓的“宽敞明亮”实际上是相对的。70年代后期的学校已经慢慢由60年代的土坯房逐渐改成砖瓦房,条件参差不齐:有的教室雨天漏雨,晴天太阳直晒,操场周围杂草丛生;有的地方已修起了二层的教学楼,前面是操场,后面是白杨,这只是城乡差别罢了。

  教室很简单,一块黑板和几张桌椅就构成了一间教室。条件差的学校,教室内的黑板不一定贴在墙上,有可能是一块刷上黑漆的大木板,可以移动,黑板不够的时候便于移动到其他教室使用。所有的教室,黑板上方无一例外都是红纸黑字的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黑板前方是一张被称为讲台的课桌,上面放着粉笔和黑板擦或者抹布。

  讲台下面是四五十张课桌,木质的双人课桌大约一米多长,长桌连着长凳,没有抽屉,下面一块横木用于放书包,而同学们习惯把长长的书包带子挂在课桌两旁,横木上放课堂备用的书本。因为课桌和长凳是固定在一起的,它们有着固定的距离,所以小个儿同学总是够不着,于是就把膝盖弯起来靠在胸前的桌背上,背靠着后面的课桌,仰视讲台上的老师和黑板,感觉也不错,就像长大以后坐在安乐椅上一样,能舒展背部胫骨,但这种姿势常被老师打回去,理由是这种坐姿吊儿郎当。公用的课桌当然会引起领土侵犯时的纠纷,“三八”停火线就应运而生了。上课时过界不说,午休时,睡桌面还是凳面也是同桌们争论的焦点问题,窄窄的凳面上常发生摔落事件,所以桌面成了争夺对象,实在协商不了就只好各自在自己的领土内趴着睡。到五六年级,开始自备课桌上学,像个小箱子似的课桌与凳子分开了,有了自己的小空间,还可以锁住自己的小秘密,这似乎也是长大的标志。

  一间教室有两块黑板,前面的用于上课,后面的用于黑板报,后面的黑板上方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志,就像穿的T恤衫,前后的区别在于前面的图案,知道了前后也就不会穿反了,教室就是这么简单,正着坐反着坐都行。

  教室里没有暖气,冬天,常冻得同学们小脸通红,有的同学戴怀炉,有的同学带着装了热水的点滴瓶子,不到中午就冷了,所以脸和四肢被冻得大红大紫并不奇怪。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只好用洪亮的读书声来驱赶寒冷。早读时间,通常都是“书声朗朗”,只要有一个同学高声朗读,马上就会有很多高音喇叭接上茬,分不清是读书还是唱书。下课后,同学们就在教室后面,窄窄的走廊中,死命地跳皮筋,踢毽子,跺脚……等到下堂课开始,教室内已经是乌烟瘴气了。

/* 2 */
  千篇一律的书包

  书包,只是一种放书的工具。有的孩子用母亲自己缝制的布袋子,而大多数孩子用的是斜挎式的军用书包,这种书包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军绿色、帆布、小五角星。从书包上看没有贫富之分,只有新旧之别,如果有雷锋叔叔“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精神,一个书包可以陪伴孩子过完小学生活。经常跟书包一起交叉背在双肩上的还有军用水壶,都是父辈们留下来的,跟书包一样的颜色,钢质,很耐用。

  这种书包不大,里面隔成两层,一层放书,一层放笔,所有的课本也不过是一年级的数学、语文到五六年级时又会增加的自然、美术、地理和历史,装上课本和铁质的小文具盒,从来不感到沉重。书包虽然不重,但很脏,里面除了脏兮兮的课本外,更多的是自制的玩具,灰蒙蒙的石头子、鸡毛毽子、弹弓、铁丝枪,五花八门。有时候看到自己喜欢的糖果纸,直接就从垃圾堆中将其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70年代人记忆典藏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