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2-红顶商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9mb。
书籍内容:
============================================================
本作品由TXT电子书下载论坛 “铁血丹心”整理收藏。
更多txt好书 敬请登陆:www.openelib.org
。
============================================================
内容简介
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岩,安徽绩溪人。
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此后发生的故事。太平军李秀成兵围杭州,胡雪岩间道潜出,购运大批粮食欲解危城之围,无奈城中清军因饥饿而无力突破铁围接粮,杭州终为太平军雄师所下,王有龄自缢。胡雪岩随即转倚左宗棠为奥援,为其出谋划策、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军。时左宗棠立意办洋务,以增实力,但钱财匮乏,胡雪岩即以精细的谋划,与洋商谈判,借得巨额资金,力助左宗棠西征并办洋务,从而开我近代外债的先河。胡雪岩的作为,使他深得左宗棠器重并出凑保荐,遂蒙廷赏,将受二品顶戴,获赏穿黄马褂、赐紫禁城骑马的殊荣,赫赫然成为晚清唯一戴红顶子的商人。
高阳先生在其《胡雪岩》、《红顶商人》之后的《灯火楼台》(此书亦为本公司出版)中,向读者铺叙了胡雪岩在为左宗棠办洋务和镇压捻、回起义大开钩源,并立功封官之后,商事达于鼎盛,生活极其腐化,因而临近衰落的过程。
胡雪贮存器全传――红顶商人
一“禀大帅”戈什哈向正在“饭后一局棋”的曾国藩请个安说,“浙江的差官求见。请大帅的示:见是不见?”
曾国藩正在打一个劫,这个劫关乎“东南半壁”的存亡,非打不可,然而他终于投子而起。
“没有不见之理。叫他进来好了。”
那名差官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行装,九月底的天气,早该换戴暖帽了,而他仍是一顶凉帽,顶戴是亮蓝顶子,可知是个三品武官。
“浙江抚标参将游天勇,给大帅请安。”那游天勇抢上两步,跪下去磕头,背上衣服破了个大洞,露出又黄又黑的一块皮肉。
“起来,起来!”曾国藩看他那张脸,仿佛从未洗过似地,内心老大不忍,便吩咐戈什哈说,“先带游参将去息一息,吃了饭再请过来说话。”
“回大帅的话,”游天勇抢着说道:“卑职奉敝省王抚台之命,限期赶到安庆,投递公文,请大帅先过目。”
“好,好!你给我。你起来说话!”
“谢大帅!”
游天勇站起身来,略略退后两步,微侧着身子,解开衣襟,取出一个贴肉而藏的油纸包,厚甸甸地,似乎里面装的不止是几张纸的一封信。
那油纸已经破裂,但解开来看,里面的一个尺把长的大信封却完好如新,曾国藩接到手里,便发觉里面装的不是纸,是一幅布或绸。翻过来先看信面,写的是:“专呈安庆大营曾制台亲钧启”,下面署明:“王有龄亲笔谨缄”。
再拆开来,果不其然,是一方折叠着的雪白杭纺,信手一抖,便是一惊,字迹黑中带红,还有数处紫红斑点,一望而知是血迹。王有龄和血所书的,只有四个海碗大的字,“鹄候大援”,另有一行小字:“浙江巡抚王有龄谨率全省数百万官民百拜位求”。
曾国落平生修养,以“不动心”三字为归趋,而此时不能不色变了大营中的幕友材官,见了这幅惊心动魄、别具一格的求援书,亦无不动容,注视着曾国藩,要看他如何处置。
曾国落徐徐卷起那幅杭纺,向游天勇说道:“你一路奔波,风尘劳苦,且先休息。”
“是,多谢大帅。”游天勇肃然答说:“卑职得见大帅,比什么都安慰,种种苦楚,这时都记不起来了。只求大帅早早发兵。”
“我自有道理。”看他不愿休息,曾国藩便问他浙江的情形,“你是哪天动身的?”
“卑职是九月二十从杭州动身的。那时余杭已经沦陷。”游天勇答道,“看样子,现在杭州已经被围。”
“杭州的城池很坚固。我记得《一统志》上说,是十个城门。”曾国藩念道:“ ‘候潮听得清波响,涌金钱塘定太平。’宋仁宗的时候,处士徐仲晦,愿子孙世世不离钱塘,说是永无兵燹之灾。想来杭州可以守得住。”
他念的那两句诗,游天勇倒是听过,是拿杭州的十个城门,候潮门、清波门等等缀成诗句,至于什么宋朝人的话,他就莫名其妙了。只是听语气,说杭州守得住便无发兵之意,游天勇大为着急,不能不说话。
“杭州的城坚固,倒是不错。不过守不长久的。”
“喔,”曾国藩叉开五指,抓梳着胡须问:“这是什么道理?你倒说来我听听。”
“杭州存粮不足……”
杭州虽称富足,但从无积米之家。浙西米市在杭州东北方一百里处的长安镇,杭州的地主,每年所收租谷,除了留下一家食米之外,都运到长安镇待价而沽,所以城里无十日之粮。这年春夏,青黄不接之际,米价大涨,而杭州经过上年二月间的一场激战,城中早已艰苦度日。本来是想等新谷登场,好好作一番储粮的打算,谁知兵败如山,累累满野,全部落了空。
“唉!”曾国藩深深叹息,“在浙东的张玉良、李定太,如果肯拼命抵挡一阵就好了。”他接着又问,“守城最要紧的是粮食丰足。王抚台难道就不想办法?”
“王抚台也在极力想办法,去年就出告示,招商采买,答应所过地方,免抽厘税。不过路上不平靖,米商都不敢来。”游天勇说,“卑职动身的时候,听说王抚台预备请胡道台到上海去采办粮食军人,也不知运到了没有?”
“哪个胡道台?”曾国藩问,“是胡元博吗?”
“不是。是胡雪岩。”
“喔,喔,是他!听说他非常能干?”
“是!胡道台很能干的,杭州城里,大绅士逃的逃,躲的躲,全靠胡道台出面,借粮借捐维持官军。”
曾国藩点点头,默想了一下杭州的形势,随又问道:“钱塘江南岸呢,现在浙江的饷源在宁绍,这条路总是畅通的吧?”
“是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