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慈文集》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2mb。
书籍内容:
中华现代精华文库
《蒋光慈文集》蒋光慈著
蒋光慈(1901~1931)
学名如恒,改名宣恒,号侠生。笔名蒋光赤、蒋光慈。安徽霍邱人。7岁发蒙,14岁入河南固始志成小学,17岁入芜湖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中任芜湖学生联合会副会长,主编校刊《自由魂》。1920年春到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为中共党员。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被派往莫斯科留学。1924年6月回国。在冯玉祥部队任翻译、上海大学任教师、武汉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阿英、孟超等发起成立太阳社,创刊《太阳月刊》,创立春野书店,提倡无产阶级文学。《太阳月刊》停刊后,又主编《时代文艺》,出一期,停刊。又与阿英编辑《海风周报》,同时主编《新流月报》(后改名《拓荒者》)。还主编《太阳小丛书》4种,《拓荒丛书》3种,《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创作选》3种。上海“左联”成立后当选为候补常务委员。自1924年回国后,“八年如一日的,不为任何所屈,从事于文艺运动工作。”(阿英语)从事繁重的杂志编辑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小说、诗歌的创作和翻译近一百万言。“以他的热情,他的技巧,他的抱负,一定可以大成。”(郁达夫语)1930年因发表小说《丽莎的哀怨》被开除出党。1931年8月31日在上海逝世。解放后,上海文联为他正名,改葬在上海革命公墓,墓碑由陈毅题字:“革命作家蒋光慈”。近年辑有《蒋光慈文集》。
目录
弟兄夜话
野祭书前
丽莎的哀怨
冲出云围的月亮
鸭绿江上
徐州旅馆之一夜
寻爱
弟兄夜话
江霞自R国回国之后,蛰居于繁华吵杂的上海,每日的光阴大半消磨在一间如鸟笼子一般的小亭子间里。他在S大学虽然担任了几点钟的功课。藉以为维持生活的方法,使肚子不至于发生问题,然而总是镇日地烦闷,烦闷得难以言状。这并不是因为江霞自负是一个留学生,早怀着回国后大出风头的愿望,而这种愿望现在不能达到;也不是因为江霞有过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奢望,而现在这种奢望没有达到的机会;也不是因为他的心境回到数年前的状态,又抱起悲观来了。不是,绝对的不是!他到底为什么烦闷?简单地说,他的烦闷不是因为要做官或是因为要发财,而是因为这上海的环境,这每日在江霞眼帘前所经过的现象,使江霞太感觉着不安了。江霞每日在上海所看见的一切,使江霞不自由地感觉着:“唉!这上海,这上海简直使我闷煞了!这不是我要住的地方,这简直是地狱。”
江霞在冰雪的M城居了数年,深深地习惯了M城的生活。现在忽然归到灰色的中国,并且是归到黑暗萃聚的上海,一切眼所见的,耳所闻的,迥然与在M城不同,这的确不能不使他感觉着不安。论起物质方面来,上海并不弱于M城:这里有的是光滑平坦的马路,高耸巨大的洋房,繁华灿烂无物不备的商店;这里有的是车马如龙,士女如云总而言之,这里应有尽有,有什么不及M城的地方?难道说M城比上海还美丽些么?江霞为什么感觉着不安?上海简直是乐地!上海简直是天堂!上海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奇物异事,江霞还要求一些什么呢?既不要升官发财,又不抱悲观的态度,那吗江霞就应当大行乐而特行乐了,又何必为无益的烦闷呢?
但是江霞总感觉着烦闷,总感觉这上海不是他要住的地方,总感觉M城所有的一件东西是上海所没有的,而这一件东西为江霞所最爱的,为江霞心灵所最维系的东西――江霞既然在上海见不着这一件东西,所以他烦闷得非常,而时常要做重游M城的甜梦。这一件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不是M城所特有的歌舞剧,不是那连天的白雪,也不是令江霞吃着有味的黑面包,而是M城所有的新鲜的,自由的,光明的空气。
在M城,江霞可以看见满街的血旗――人类解放的象征――可以听见群众所唱的伟大的《国际歌》和童子军前列乐队所敲的铜鼓声。但是在上海呢?红头阿三手中的哭丧棒,洋大人的气昂昂,商人的俗样,工人的痛苦万状,工部局的牢狱高耸着天,黄包车夫可怜的叫喊一切,一切,唉!一切都使得江霞心惊胆战!或者在上海过惯的人不感觉得,但是在M城旅居过几年的江霞,蓦然回到上海来,又怎能免去不安的感觉呢?不错!上海有高大的洋房,繁华的商店,如花的美女,但是上海的空气太污秽了,使得江霞简直难于呼吸。他不得不天天烦闷,而回忆那自由的M城。
江霞回到上海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在这三个多月之中,有时因为烦闷极了,常常想回到那已离别五六年的故乡去看一看。故乡在A省的中部,介于南北之问。山水清秀,风景幽丽,的确是避嚣的佳地。父母的慈祥的爱,弟兄们的情谊,儿时的游玩地,儿时的伴侣,诸小┍裁堑奶煺娴幕缎Γ一切都时常萦回在江霞的脑际,引诱江霞发生回家的念头,似觉在暗中喊呼:“江霞!江霞!你来家看看罢!这里有天伦的乐趣,这里有美丽的景物,这里可以展舒疲倦的胸怀”啊!好美丽的家园!应当回家去看一看,休息一休息,一定的!一定的要回去!
但是江霞终没有勇气作回家的打算。家园虽好,但是江霞不能够回去,江霞怕回去,江霞又羞回去!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江霞的家庭不要江霞了?因为江霞在家乡做了什么罪恶逃跑出来的?因为江霞在家乡有什么凶狠的仇人?或是因为啊!不是!不是因为这些!
江霞幼时在家乡里曾负有神童的声誉,一般父老,绅士,亲戚以及江霞父亲的朋友们,都啧啧称赞过江霞:这孩子面貌生得多么端正,多么清秀。这孩子真聪明,写得这末一笔好字!这孩子文章做得真好!这孩子前程不可限量!这孩子将来一定要荣宗耀祖的!有几个看相的并且说过,照这孩子品貌看来,将来起码是一个县知事!有几个穷亲戚曾不断地说过,这孩子将来发达了,我们也可以沾一沾光,分一分润。这末一来,江霞简直是一个神童,江霞简直是将来的县知事,省长或大总统了。光阴一年一年地过去,人们对于江霞还是继续地等待着,称赞着,希望着。但是忽然于年元月,江霞的父母接到江霞从上海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他现在决定到R国去留学,不日由沪动身,约四五年才能回国,请父母勿念等语。喂!怎么啦!到R国去留学?R国是过激派的国,是主张共产共妻的国家,在R国去留学,这岂不是去学过激派,去学主张共产共妻的勾当?这是什么话?唉!江霞混蛋!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蒋光慈文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