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保密局内幕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8mb。
书籍内容:
国防部保密局内幕
沈醉
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是解放前蒋介石集团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特务机关,它是继承了特务头子戴笠
的衣钵,由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改组而成立的。我从1946年7月1日这个局
成立到1948年4月间,曾在该局局本部内担任总务处处长兼财产清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
948年5月到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前,任该局云南省站站长,对该局成立前后
情况及种种反共反人民与历次大屠杀大破坏等等罪恶活动有一些了解。现就个人亲身经历和所见
所闻,分别写出。
改头换面,汰弱留强
1946年7月1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正式宣告结束,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由国
防部第二厅厅长郑介民兼任局长,原军统局主任秘书毛人凤为副局长。从1946年3月17日
军统局代局长戴笠摔死以后,正值抗日战争胜利不久,全国人民都希望能真正走向全国团结一
致、和平建设的阶段,各方面对这个一向为全国人民所痛恨的庞大特务机构,都希望能按照中国
共产党提出的主张早日撤消。但蒋介石对如何完整地保留这一组织,可说真费过不少苦心。戴笠
刚一 死去,他便急于挑选戴笠的继承人,同意毛人凤向他提出的建议,在郑介民与唐纵之间挑
选了郑介民代理军统局长,实际由毛人凤主持一切。毛人凤的这一建议完全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的。因为戴笠生前每次出门总是把军统工作交由毛人凤主持,而名义上却请郑介民代为负责。郑
本身兼职很多,也很了解戴的个性,对军统工作和人事、经费等一向不愿多加过问。戴出门期
间,他每天虽抽出一些时间去军统办公,也只在毛人凤拟好的文件上批上一个“照办”或
“可”,极少更改毛的意见,因此与毛相处很好,与戴也从不曾发生过冲突。
而唐纵却为人拘谨,事必躬亲。在他任军统局帮办期间,对军统人事、经费虽不过问,在工作方
面却常有与毛人凤不同的意见。毛人凤生怕戴一死由唐来代理,便向蒋介石说军统大部高级人员
对郑很好,而和唐的关系比较疏远。蒋介石听从了毛的意见,无形中就把唐纵挤了出去。加上郑
介民当时正在北平任调处执行部国民党方面的委员,执行蒋介石交给他对付中共的阴谋活动,无
暇兼顾保密局的工作。毛人凤便利用这一机会扩充个人势力,逐渐把郑介民在该局的关系削弱,
并找郑的缺点进行攻击。到1948年初,毛人凤终于取代郑介民,当了保密局局长。从戴笠死
后,在这个特务集团中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以毛人凤为首的浙江派和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
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他们表面上一团和气,而骨子里却水火不相容,直到相互残杀。这些
情况,我将专门以一章来叙述,这里从略。
戴笠刚一死去,连国民党内部一些人也提出过裁减军统的意见,因为这些人平时对军统和戴笠的
种种作法非常厌恶。
他们在反共、反人民方面虽然目标相同、意见一致,而在本身利害方面却与军统时相冲突,一向
是面和心不和。戴笠在世时,由于得到蒋介石的格外宠爱,大都畏惧他几分;戴死之后,这些人
便想趁机来一次分赃和报复。例如,反对最力的陈诚,便是想在裁减军统之后,扩大他自己的特
务系统,希望他手下的特务头子张振国能把军统部分机构和人员接收过去。而陈立夫、陈果夫等
CC派首脑,便想趁机打垮军统之后扩大中统特务组织,加强中统职权。孔祥熙在当时也表示过
军统不应再拥有和过去一样庞大的组织与巨额的开支,这是由于戴笠杀过给他弄钱的心腹林世
良。至于过去复兴社中的一些太保之流如邓文仪、康泽、贺衷寒等人,则是想由自己来分掌特务
组织,扩充个人势力,所以也跟着叫喊要缩减军统。在此四面楚歌声中,由于得到蒋介石的格外
爱护和宋子文、胡宗南等的全力支持,这个特务组织才又改头换面地保留下来。
当初在没有决定将保密局附设在国防部之前,毛人凤与唐纵曾一度商量向蒋介石建议把军统改为
“国防警察局”。蒋介石没有同意,他认为这一名称不适合军统工作的职权范围。
以后决定附设在新成立的国防部时,毛人凤又建议仍然保留调查统计局这个名称。蒋介石自己也
很清楚,调查统计局这块招牌上涂的鲜血太多,再拿出来实在太不雅观,便采用“保密局”这样
一个比较隐讳的名称。当国防部各厅局的名称和组织及人数、经费等都已决定好了,最后才提出
保密局来。
这个组织在当时国民党内部也曾经一度发生过“难产”的过程。
保密局成立前后,蒋介石所最为关心、考虑也最多的问题,倒不是用这一个名称或那一个名称,
而是戴笠死后的继任人能不能和戴笠一样,把戴经营了十多年的这个庞大集团很好地领导起来,
继续为他效命;其次是这个集团今后在预算以外的庞大开支怎样支付的问题。戴笠在世时,对这
笔见不得人的巨款,大部分自行筹措。抗战期间,戴笠制造沦陷区行使的伪币去榨取沦陷区人民
的血汗来充实特务经费的作法,胜利后已行不通。蒋介石为了避免以后由他经常下手令,按月支
付预算以外的巨额特别费,便再三考虑怎样能使保密局做到“自力更生”。他多次找毛人凤、郑
介民研究这一问题,最后决定把军统在抗战胜利后在各地接收敌伪的现金财宝,不送交敌伪产业
管理局,而准许交由保密局留下来作为本钱。
此外,蒋介石还准许保密局经营接收敌伪的一些企业,并把与美国特务合作的“中美特种技术合
作所”的剩余物资,一 并交由保密局经营,以便将盈利所得作为预算以外的特务活动费用。但
蒋介石对郑介民、毛人凤、唐纵,又不像对戴笠一样放得下心,便加派在他身边多年的机要室主
任毛庆祥共同主持这一工作,由他们四个人组成一个委员会。经多次研究结果,决定把军统在上
海、南京、天津、北平等地接收的敌伪产业、企业和中美所剩下的2000辆十轮大卡车、印刷
机器、照相器材等集合起来,组成一个“三有公司”,由毛庆祥任董事长,其余为董事,以军统
大特务戴颂宜为总经理,总公司设在上海圆明园路。
当时属于“三有公司”经营的企业,在南京方面,有从日本人手中接收过来的裕丰纱厂,由保密
局经理处长郭旭兼任经理。有开设在南京最热闹地区花牌楼安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防部保密局内幕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