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谈自然观(套装共2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稻盛和夫谈自然观(套装共2册)探讨与自然长期共生共存的对策与方法(日)稻盛和夫 著套装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目录
与自然和谐:低碳社会的环境观
与万物共生:低碳社会的发展观
与自然和谐:低碳社会的环境观(日)稻盛和夫 主编陈琳珊 译ISBN:978-7-111-66076-7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地区)制作与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客服热线:+ 86-10-68995265客服信箱:service@bbbvip.com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目录
前言
第1章 地球系统中接近极限的“人类圈”
宇宙视角下的“人类圈”
基于地球科学的人类观思考“何为人类”
加速扩大的人类圈问题
人类圈内部系统开始瓦解
讨论|围绕第1章
◎只有宗教能拯救文明与环境的危机吗
◎如何确立地球伦理——与地球系统和谐共存的人类观
◎农耕畜牧文明是一种致死性的系统
◎人类为何而存续
◎“小船的警笛”与“我关联,故我在”
第2章 预示地球文明未来的非洲的惨状
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对于“文明”与“未开化”的认识
文明内部的普遍性、合理性和功能性
欲望无限扩大衍生的悲剧
因人类欲望膨胀而恶化的地球环境
遭受持续性破坏的生态系统
非洲的现状预示着地球文明的未来
人类毁灭的过程
人类活动原理三法则限制了地球环境对策的制定
讨论|围绕第2章
◎非洲已经进入崩塌的进程之中
◎为何各类严峻的问题会同时出现在非洲
◎全球化的趋势是否无法阻挡
◎只有重新定位现代文明,才能催生新文明
◎一个人代谢的能量相当于一头大象的能量
◎我们能否提出改变社会的具体方案
◎控制欲望是否会使遗传基因恶化
◎受欲望牵引的近代文明
第3章 从脑科学的角度审视人类、文明与环境
大脑在宇宙史中的位置
文明的发展与大脑的进化
抑制文明失控发展的因素
尊重多样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讨论|围绕第3章
◎人类的内心意识由脑而生,其定义是什么
◎只有晚期智人的大脑才能扩大认知的时空范围
◎语言研究与脑科学
◎尼安德特人与晚期智人对于石器使用的时空认知差异
◎“大脑”与“内心意识”的先后问题
◎大象的反击与脑科学必须分辨的情况
第4章 构筑利他性遗传基因优越性的生命文明
通过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解读文明的含义
遗传信息开启按钮的发现
“原本”作为“适应”的前提不可或缺
控制生命的三大模式
地球生命中被程序化的自我解体机制
利他性遗传基因的优越性
人类原本的生存环境——热带雨林
人类原本的生存模式——狩猎采集
作为必要信息的“热带雨林之声”
从生命科学的世界观研究文明的含义
原本性文明与适应性文明
分栖共存型社会与非分栖共存型社会
实现群体控制与自组织化的行为控制机制
行为控制系统的层级结构
奖赏脑系统主导型社会与惩罚脑系统主导型社会的对比
奖赏脑系统高度活跃状态下巴厘岛居民的祭祀活动
信息环境的“原本指向”
讨论|围绕第4章
◎“祖母”的出现与走出非洲和农耕生活紧密相关
◎农耕畜牧文明是不是人类灭亡的一个过程
◎农耕畜牧文明与稻作渔捞文明之间不同的崩塌方式
◎人口问题、气候变暖和语言的发展孕育了农耕畜牧文明
◎何为“后农耕畜牧文明”
◎拒绝自我解体的现代文明的崩塌
◎对于利他性稻作渔捞文明的研究
◎只重视人类生命的基督教思想的局限性
◎尝试重新复活俾格米人的生存方式
◎我们能否对抗日渐庞大的“人类圈”
◎从“利己性快感”向“利他性快感”转变
◎参考文献
第5章 现代文明是否会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灭亡
“机械论自然观”的实质性瓦解
从“机械论自然观”到“创发自组织系统的自然观”
宇宙的自组织
“对称性自发破缺”与宇宙的形成
生命的诞生与进化
人类是否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灭亡
科学有“绿色科学”和“黑色科学”之分
从超加速社会到稳定社会的大转变
讨论|围绕第5章
◎神的力量推动“创发自组织系统”不断发展
◎日本人传统的“自组织系统”的思考方式
◎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创立新文明的时代已到来
◎“慈悲”是21世纪新文明的关键词
◎对于利他之爱的无限自我满足感
第6章 危机时代促使新的文明原理诞生
能否创建新的文明原理
危机时代将催生新的文明原理
人类能否构筑新的文明原理
人类能否避免重大纷争
地球上是否会发生超级纷争
参考文献
结束语 从“增长的极限”到“生存的极限”
撰稿人简介
关于稻盛财团
京都奖
历届京都奖获奖者
盛和塾
前言回顾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没有永不消逝的文明。特别是一味掠夺自然的文明,其历程更为短暂。掠夺规模越大,文明发展越繁荣,但同时也崩塌得越彻底。现代文明对自然大规模的掠夺与破坏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因此人们对于现代文明即将迎来终结的猜测也是合乎情理的。现代文明何时将以何种形式崩塌?未来,等待我们的将是怎样的世界?为了探明这些问题,为人类敲响应对这些危机的警钟,我认为很有必要提出对策与见解,以采取措施渡过这些看似不可避免的危机。那么,过去的文明在地球环境的变化中经历了怎样的兴亡呢?在此,本书将首先通过文明兴亡与气候变化及森林破坏等环境史的关系,对文明兴亡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除此之外,环境变化会对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它与政治、经济活动的变化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对于上述问题,本书也进行了探讨。根据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很显然过去文明的兴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一味地掠夺自然资源,实现短暂的繁荣,而后又骤然崩塌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稻盛和夫谈自然观(套装共2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