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边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言 知识的危机
第一章 知识超载
知识的三角形
信息超载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新的知识机构
第二章 深不可测的知识海洋
事实的历史
达尔文的事实
伟大的解放事实行为(The Great Unnailing)
第三章 知识的实体
本书其他部分的介绍
第四章 云上的专家意见
专家简史
从群众到网络
嵌入网络的专业知识
第五章 一个回声的市集
审视多样性
进入回声室
未完成的话语
第六章 长形式,网形式
状如书籍的思想
书籍的尴尬
公共思考
从停止点到诱惑
第七章 太多科学
大到无法形成理论
更 平
持续公开
开放的过滤器
略有不同的科学
超链接的科学
第八章 盖在网络节点上的图章
第九章 打造知识的新结构
丰富性
链 接
无需许可
公共性
未决性
关于太多的战略
下一个达尔文
致 谢
注 释
序言 知识的危机
这本书将遵循一个独特的路径,探讨一个大到不可知的领域。用大到不可知来形容是贴切的,因为知识的新的提升和变化的核心,就是承认一个最基本的真理。
在我执笔写下这篇序言的那天(2010年6月21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头版的6条新闻中,有3条恰巧都如我的小标题所言:“知识面临危机!”
在我随意选择的这一天,这份被称为“记录纸”(The Paper of Record)[1]的报纸的头条,用了长长的篇幅,探讨了英国石油公司(BP)钻油平台的故障保护机制何以会失效,从而污染了墨西哥湾的原因。1 5位作者清清楚楚地解释了什么叫做“全封闭闸板防喷器”(“两块坚固的切削装置……能够割穿钻管,封住油井挽救局面”),它怎么就差一点发挥了作用,以及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文章扎扎实实无懈可击,对设备失效的那些时刻的描写细致入微,对石油行业抛出的那些借口予以了广泛的审视,并且也对因管理机构松弛而产生的内部流程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颇具争议:故障保护机制,虽然听起来万无一失令人放心,但实际上却造成了一种非常危险的“单点故障”(single point of failure)[2]的可能性。
这篇文章的主题可能是BP的石油泄漏问题,但它真正的主题,其实是专家知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的局限。文章试图告诉我们,我们本可以为阻止灾难做些什么,但是要想知道哪些事情有用实在是太难。人类的完美理论和理论的实际缺陷之间,存有多么大的不可避免的差距?我们的知识中,有多少是依赖于我们愿意去相信的东西?有哪些制度性的偏见,阻止着我们按照自己的所知去行事?对那些腐蚀知识的力量,能否予以阻遏?还是我们早该意识到,知识向来都被政治和贪婪所贬损?
这篇头版文章下面,是一项对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3]的档案的调查报道。调查表明,厄普代克对自己小说中的场景做了详细研究,从丰田特许经营店的销售数字,到佛州汽车牌照的样子,每一项细节他都力求准确。厄普代克一向非常注意自己在公众之中的形象,用文章中的话来形容他就是“一个人把关的封闭社区”(a one-man gated community)。但是档案中透露出了厄普代克私人生活的大量细节,他保存下了自己所有的信件,甚至连他在哈佛大学读本科期间小测试的分数单都留着。这一切好像表明他准备好了在自己死后向世人端出一切。档案所展现的厄普代克,和我们自以为认识的那个厄普代克,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厄普代克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他几乎不怎么修改自己的文章,但是我们从档案中看到的他,却是一个会一丝不苟地修改自己手稿的作家。2
故事虽然是讲约翰·厄普代克的,但却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一旦艺术家们不再留下书面记录,我们将如何去理解他们?正是厄普代克收集和保存的这些书面记录让我们看到,他虚构的小说其实是深植于他对事实的研究基础上的。而且,正是他笔记下的这些勾勾画画,让我们看到了他在那些貌似毫不费力的著作后面,其实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然而,当作家们的草稿、标注都消失在虚无缥缈的比特洪流中时,我们将依赖什么去理解作家们?没有这样的记录,我们怎么能够观察到——正如《纽约时报》所做的那样——厄普代克在早期的信件中,对朝鲜战争和麦卡锡主义其实甚少关注?而假如个人的档案以后变得如同老化的硬盘上的那些磁性一样脆弱,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仅仅通过观察里面没有提到什么,就可以了解一个人更多?
这期《纽约时报》头版的最下面,是一篇特稿,讲了世界杯时一个足球运动员通过假摔来获取任意球机会的故事。3文章指出,其实只要裁判去看一下视频回放,就能很容易地逮住这些“演员们”,不过那就会牺牲掉这项运动的流畅性和自发性——而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化上,国际足联都不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
我们当然可以将这篇特稿视为一个体育故事,但它同时也讲了知识在我们如今这个世界扮演了何等复杂的角色。准不准确,到底有多大关系?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让专家们介入,以便得到一个更好的裁决?人类知识的不可靠,有什么好处?我们愿意让专家们涌入每一个字面或者比喻的领域(literal and figurative field)吗?专家的意见难道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吗?就让事情存有一丝模糊、一丝未知,会不会也带来什么益处呢?
事实上,这三篇文章尽管来自生活的不同领域,却都是我们关于知识的漫长争论的一部分。自从人类相信将可信的观点与单纯的意见区分开来是有益的之后,这250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争论。当然,尽管争论从未停止过,我们知识系统的基础却定义得非常好。尤其是对那些伴随着数字化成长起来的一代而言,以下是对我们知识体系如何运转的一个小贴士:
人们努力学习,然后成为专门领域的专家。他们会赢得一些资质——学位、出版物甚或是诺贝尔奖——这些都让我们更加信任他们。他们写书、授课、上电视,让我们都能从他们的辛勤工作中受益。他们的一切成果,都要经历和自身领域相匹配的审核程序,从而让我们更加放心地相信这些成果的准确性。随着新的发现产生并被认可,我们的知识体系也随之扩大。这是一项需要很多代人从事的任务,我们一步步建造着它,尽管有时候会犯错误,但终究让我们在认识这个世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知识的边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