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时代 (中学图书馆文库)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留学时代
周作人等 著
张耀宗、张春添 编
Copyright © 2012 b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作品版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留学时代/周作人等著;张耀宗,张春田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10
(中学图书馆文库)
ISBN 978-7-108-04145-6
Ⅰ.①留… Ⅱ.①周… Ⅲ.①回忆录-作品集-中国-现代 Ⅳ.①I25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27818号
责任编辑 卫 纯
装帧设计 崔建华
责任印制 徐 方
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
邮  编 100010
经  销 新华书店
印  刷 北京鹏润伟业印刷有限公司
版  次 2012年10月北京第1版
2012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32 印张 9.875
字  数 164千字
印  数 0,001-8,000册
定  价 29.00元
写在前面
晚清“西学东渐”之风甫开,20世纪的中国恐怕就进入到了“西风烈”(冯友兰语)的时代。且不论留学东洋与留学西洋者的差异、隔阂,甚至门户之见,单就从容闳将第一批留美幼童送到大洋彼岸开始,百年来跨洋过海的一代代学人,都在我们的文明史上先后留下过自己求学求知的足迹。正是有了他们,才使得中西学术交流、文明沟通具备了文化基础,才使得中国人“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有了实现的可能。从大陆到海洋,中国人在“留学时代”中,形成了新的思想交锋,如中西之辨、传统与现代、“冲击—回应”与“内在理路”等话题,都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这里面有无数的故事,有欣喜,有悲伤,有些被记录下来,而更多者恐怕已经永远被埋入历史的尘土。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记录20世纪留学生活的小书,集中展现人文学者的留学记录。虽然他们所学不同,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美术、语言,皆有各自学科的特点;但负笈远行时的共性也都存在于各自的文字问。他们无不需要克服语言和心理上的困难,努力适应国外学习的方法与节奏。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学问,世人多有误解,蒋梦麟在本书中就公允地谈到“中国的传统教育似乎很褊狭,但是在这种教育的范围之内也包罗万象”,一个传统的学者,“具备学问的广泛基础”。而出国留学之后,学习者会受到西方某一学科较为完整的训练,在组织性较强的学习过程中(赵一凡),会得到很大的思维与实践锻炼。正如浦薛凤留学时的老师所言:“我是推人下水,让你们自己学习游泳,浮沉不管。”留学前后的学习,大概是在“博中有精”、“专而又广”的状态中进行。这样的学习经历,在本书的种种留学故事中屡见不鲜,作者们想必也都受益匪浅。
本书编选反映“留学时代”的文章25篇,除对讹脱倒衍做基本的修订外,也保留了个别人名、地名上的民国表达习惯。希望这样一本小书,在今天依然是一“出国热”的时代中,能对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起到一点鼓励的作用。借用钱钢先生的话说,那些“留学时代”的故事,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人格化的奋斗象征”。
由于我们见闻有限,未能获得一些文章作者或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因而无法事先获得他们的允诺,请作者或其家属鉴谅。并请见书后示知联系办法,以便奉寄样书与稿酬。
三联书店
2012年6月
目录
写在前面
《民报》社听讲 周作人
负笈西行 蒋梦麟
牛津的书虫 许地山
在康奈尔的几年 赵元任
四年美国自由教育 蒋廷黻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爱丁堡大学中国学生生活概况 朱光潜
游学美邦(节选) 浦薛凤
巴黎学子 常书鸿
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 罗念生
海德贝格记事(节选) 冯至
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节选) 庞薰琹
我与鲁汶大学法学院 周枏
留英记(节选) 费孝通
学习吐火罗文 季羡林
哈佛七年 周一良
在牛津 杨宪益
我在耶鲁的时候 李赋宁
公费留学到巴黎 吴冠中
耶鲁谈往 夏志清
杂忆留苏 江平
在哈佛听课 李欧梵
哈佛的一天——知识的拾穗 吴咏慧
哈佛教我一个“变”字 赵一凡
致陈思和老师——谈美国大学教育 宋明炜
编后记
《民报》社听讲
周作人
周作人(1885-1967),现代作家,1906年至1911年留学日本,在东京政法大学预科、立教大学学习。曾参加章太炎在日本的讲习班。
假如不是许季茀要租房子,招大家去品住,我们未必会搬出中越馆,虽然吃食太坏,鲁迅常常诉苦说被这老太婆做弄(欺侮)得够了,但住着的确是很舒服的。许季茀那时在高等师范学校已经毕业,找到了一所夏目漱石住过的房屋,在本乡西片町十番地吕字七号(伊吕波是《伊吕波歌》的字母次序,等于中国《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后来常被用于数目次序),硬拉朋友去凑数,因此我们也就被拉了去,一总是五个人,门口路灯上便标题曰“伍舍”,近地的人也就称为“伍舍样”。我们是1908年4月8日迁去的,因为那天还下大雪,因此日子便记住了。那房子的确不错,也是曲尺形的,南向两间,西向两间,都是一大一小,即十席与六席,拐角处为门口是两席,另外有厨房、浴室和下房一间。西向小间住着钱家治,大间作为食堂和客室,南向大间里住了许季茀和朱谋先,朱是钱的亲戚,是他介绍来的,小间里住了我们二人,但是因为房间太窄,夜间摊不开两个铺盖,所以朱、钱在客室睡觉,我则移往许季茀的房间,白天仍在南向的六席上面,和鲁迅并排着两张矮桌坐北。房租是每月三十五元,即每人负担五元,结果是我们担受损失,但因为这是许季茀所办的事,所以也就不好说的了。
往《民报》社听讲,听章太炎先生讲《说文》,是1908年至1909年的事,大约继续了有一年多的光景。这事是由龚未生发起的,太炎当时在东京一面主持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一面办国学讲习会,借神田地方的大成中学讲堂定期讲学,在留学界很有影响。鲁迅与许季茀和龚未生谈起,想听章先生讲书,怕大班太杂沓,未生去对太炎说了,请他可否于星期日午前在《民报》社另开一班,他便答应了。伍舍方 ............

书籍插图:
书籍《留学时代 (中学图书馆文库)》 - 插图1
书籍《留学时代 (中学图书馆文库)》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留学时代 (中学图书馆文库)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