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作者:何新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mb。
书籍内容:

《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作者:何新

叛逆与思考(本书序)
一、影响重大而最具争议的学者
二、论国家与权威
三、我相信命运
四、论存在哲学
五、艰难的起步
六、信仰始终如一
七、走向新思维之路
八、我的生存目标
四、论存在哲学
十、我的哲学思考
十一、论中国古典哲学
十二、新逻辑的探索
十三、"逻辑斯蒂"与数理哲学
十四、关于逻辑悖论问题
十五、理性主义的宗教观
十六、自然主义的科学哲学
何新著作年表
何新简介

 
 

叛逆与思考(本书序)

  本书原名“叛逆与思考”。所谓叛逆,是指我个人政治和文化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由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叛离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文革政治思潮。在第二阶段,由80年代中期到当前,我又叛离了当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以及泛西化。反传统、激进主义的改革思潮。

  我曾经尝试将我所经历过的事件写成自传。

  但《孤独与挑战》第一卷出版后,我对之很不满意。所以我推迟了出版后续几卷的计划(此书我准备重写)。

  近几年中,我接受了孙伟化等朋友的采访。他们对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进程感兴趣,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我感谢这些朋友的采访所给予我的刺激,引发我对自身经历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重新作一系列系统的反省。我也感谢立意编写本书的黎明君,他将这些采访录音搞成了文字,编纂连贯起来,提供给我。使我能对这一系列采访记录作全面慎重的重新思索和修改。

  本书并不是一次连续采访的记录。而是多次、多篇、多人访谈的汇纂和改编。因此书中作为对谈人的“记者”(已录者),只是一个综合的虚拟人格。

  谈话录是一种方便的形式。通过与采访者的对谈,可以直接把我对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简略明快地陈述出来。我大跨度地陈述这些观点,目的并不是建构一种体系;而是向读者提示一系列思路。这一思路中记录了我个人的思考历程,但它们并非终点。其中也包涵着某些方法。黑格尔说过,在哲学中方法是比观点更重要的东西。

  但是,这种陈述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专著,它省略了对许多复杂问题的逻辑论证。

  这种叙述形式很难避免康德所谓“独断论”。我只是在作主观的自我陈述。我难以证明我的论点必定对,因此也不介意反对的人们会说它错。

  我把此书托付于历史。托付给那些愿意读它的朋友们。

  让人们去批评它吧!让历史来批判它吧。我讲的是真话。这些话,我已经反复思考了许多年。

  何新

  新世纪第一春记于沪上竹园守愚庐

 
 

一、影响重大而最具争议的学者

  记者:您好。您是著名人物。但近几年很少在媒体上看到关于您的消息。

  何新:有一些年我曾经是西方媒体的追逐对象。(微笑)但近几年来我有意回避媒体。与媒体周旋太累了。

  记者:我们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何新:谢谢!

  1、家庭与家世

  记者:首先,可以先探问一下您的家庭情况吗?

  何新:可以。

  记者:您父亲是高干吗?

  何新:不是。我父亲1995年已故世。他生前是一位中级知识分子干部,文革前级别是行政14级,不算高干。

  记者:您是北京人吗?

  何新:不,我出生在浙江温州苍南的一个小镇(钱库)。五岁才被大人接到北京。

  记者:您父母那时在北京?

  何新:是的,我父亲当时是光明日报记者。

  记者:您祖上是务农的?

  何新:不是。我祖上薄有田产,是当地的士绅(地主)。我的祖父是国民党部队的军官,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但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退役回乡,因此他没有参加第三次国内战争。

  记者:您的父亲何时参加革命?

  何新:他在大学(前中央大学)中参加了左翼学生运动,1948年在华北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新闻训练班,负责人是胡乔木。

  2、专职全国政协委员

  记者:您现在的职务是什么?

  何新:我的职务是专职的全国政协委员,到本届已连任第三届了(第7、第8、第9届)。除政协委员之外,我没有其他公务。所以我不是公务员。

  记者:您的工资是政协发吗?

  何新:是的。

  记者:那么您是什么级别呢?对不起,如果可以问的话。

  何新:我的工资及供给关系都在全国政协,级别相当于正研究员或者正教授。此外,国家给予专职的政协委员一些特殊照顾。

  记者:是体现在工资上吗?

  何新:例如用车、医疗、住房、休养等等。

  有一件事令我一直很感动。1992年我患脑病,当时主持政协工作的王任重副主席知道后,指示政协向卫生部联系为我办理高干看病使用的"蓝卡"。卫生部回复不行。因为根据有关文件,对享受这种蓝卡的干部在年龄和资历上有限制,我不够条件。王任重先生当时已患大面积心肌梗塞而住进北京医院。他在病榻上口授一信签发给当时主管中央办公厅的杨德中同志。(1992年3月1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稿"最后的时刻"一文曾报道此事:在王任重同志病重的最后几天,他仍关注"有位政协委员在医疗上遇到困难,他一再叮嘱:这个委员是个人才,在医疗上要给予照顾。"王任重的原信全文如下:

  "杨德中同志:何新同志是全国政协委员,是有才干的人,因身体不好,请给保健局说一下,给予特殊照顾。王任重(1992,3,10)"此信收录于《何新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424页。)

  几天后,他就去世了。后来经杨德中同志特批,卫生部保健局给我办理了这张蓝卡。

  医疗蓝卡是一种特权。这些年里我虽然享有,但几乎没有使用过。但是此事仍然令我深受感动。

  3、我追求精神的自由

  记者:您这种地位在知识分子中似乎是很特殊的。这是一种特殊安排吗?

  何新:这应该算是一种特殊安排。国家还为专职的政协委员提供了一些生活待遇和照顾,但近年来我基本上都主动放弃了。

  例如,国家为专职委员每年提供一个月的公费避暑休养(可以选择北戴河或其他风景名胜地),我自1996年后,没有去过。国家为我提供公务用车。但我开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作者:何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