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全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第一部 慈禧前传
第二部 玉座珠帘(上)
第三部 玉座珠帘(下)
第四部 清宫外史(上)
第五部 清宫外史(下)
第六部 母子君臣
第七部 胭脂井(上)
第八部 胭脂井(下)
第九部 瀛台落日(上)
第十部 瀛台落日(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慈禧前传/高阳著.-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6
(慈禧全传)
ISBN 978-7-5133-1727-6
Ⅰ.①慈… Ⅱ.①高… Ⅲ.①长篇历史小说-中国-当代 Ⅳ.①I247.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14981号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01-2012-2552
本书由皇冠文化集团授权,仅限于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不得售至台、港、澳地区及星、马、美、加等任何海外地区。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写在《慈禧前传》之前——清文宗与恭亲王










返回总目录
写在《慈禧前传》之前
——清文宗与恭亲王
清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六日,文宗崩于热河。遗命以皇长子载淳继位,并派怡亲王载垣等军机大臣,额驸景寿及辅国公肃顺等总共八人,“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清朝家法中,“顾命大臣”辅弼幼主的制度。
不久,幼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其时仿明朝万历的成例称她“圣母皇太后”),既不甘于大权的旁落,又深憾于肃顺的跋扈,于是与文宗异母弟恭亲王奕訢密谋,夺取政权,由“顾命”而变为“垂帘”,两宫临朝称制于上,恭王综揽全局于下,是为近代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争权的两方,缩小范围来说,一方为慈禧和恭王,一方是肃顺及其同党。但肃顺为文宗所重用,而文宗的重用肃顺,则在恭亲王于咸丰五年奉旨“罢直军机,回上书房读书”以后——此为文宗与恭亲王兄弟失和的表面化。换言之,没有恭亲王于咸丰五年的退出军机,就没有肃顺于咸丰六七年始的逐渐被重用,即令肃顺在御前当差,有心揽权,则以恭亲王的地位,足以裁抑,然则文宗的末命,必以嗣君付托恭王,不特无“政变”之可言,且亦无“垂帘”之变局。王湘绮诗“祖制重顾命,姜姒不佐周”,“垂帘”原是恭王与慈禧合作的条件之一,倘恭王亦在“顾命”之列,一定也跟肃顺、载垣一样,对“垂帘”之议,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由此可见,“辛酉政变”实种因于文宗与恭王的兄弟失和,其间牵涉到帝位、亲情、礼法、隐衷。重重因素的纠结,构成了复杂微妙的过程。我以为在贡献《慈禧前传》于读者之前,有先一叙此过程的必要,因作本篇。

宣宗生前,三后九子,二三两子幼殇,第一子薨于道光十一年四月。两个月以后,皇四子奕詝生,是为文宗。
文宗的母亲钮祜禄氏,由全嫔累进为全贵妃;十三年四月,继后佟佳氏崩,全贵妃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十月,正位中宫。二十年正月初九崩,年三十三。宣宗亲自定谥为“孝全”。
清宫词:“蕙质兰心并世无,垂髫曾记住姑苏,谱成六合同春字,绝胜璇玑织锦图。”原注:“孝全皇后为承恩公颐龄之女,幼时随宦至苏州,明慧绝时。曾仿世俗所谓乞巧板者,斲木片若干方,排成‘六合同春’四字,以为宫中新年玩具。”因生长苏州之故,亦可想见其在“明慧”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旗下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异其趣的,此所以独蒙帝眷。
孝全之崩,曾有异闻。清宫词:“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宣宗既痛孝全之逝,遂不立他妃嫔之子而立文宗,以其为孝全所出,且于诸子中年龄较长。”照这首诗看,孝全暴崩,似是新年宫中家宴,为人下毒所致。但“温成贵宠伤盘水”,兼用宋仁宗张妃怙宠及庆历八年,近侍作乱纵火,曹后率宫人救火擒贼的故事,不知意何所指?词连孝和,尤不可解。史载:宋仁宗张妃颇与闻外事,曾为其伯父尧佐乞官;或者孝全亦有类似的举动,而宣宗继母孝和太后秉性严毅,有所责备,孝全因而羞惧服毒。宣宗哀矜,谥以“全”字。这是我的猜想。究竟真相如何?诚所谓“宫闱事秘,莫得闻矣!”
孝全崩后,宣宗未再立后。其时妃嫔中,名位最高的是静皇贵妃,幼殇的皇二子、皇三子都是她所出,再生一子,就是皇六子奕訢。孝全崩时,奕詝即由静皇贵妃抚养,王闿运《祺祥故事》:“恭忠王母,文宗慈母也。全太后以托康慈贵妃,贵妃舍其子而乳文宗,故与王如亲昆弟。”静皇贵妃在文宗即位后,被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所谓“乳文宗”的“乳”字,如作哺育解,不实,“舍其子”更不实,静皇贵妃多少是偏爱亲子的。但文宗与奕訢为皇子时如“亲昆弟”则可信,因不独同在一母照拂之下,且年龄相仿,同在书房,兼之皇五子奕誴出嗣为惇亲王后,不在宫中,皇七子奕譞还小,不足为侣,除此以外,宫中别无可以谈得来的弟兄,感情自然而然就亲密了。

奕訢的才具,无疑地胜过奕詝,宣宗亦最钟爱这个儿子。但大位终归于奕詝者,另有缘故。《清史稿·杜受田传》:“文宗自六岁入学,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至宣宗晚年,以文宗长且贤,欲传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文宗的这段话,就是杜受田的传授。又清人笔记载:“道光之季,宣宗衰病,一日召二皇子入对,将藉以决定储位。二皇子各请命于其师,卓(秉恬)教恭王,以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则谓咸丰帝曰:‘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如其言,帝大悦,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如上所引,文宗得位,不无巧取之嫌,而恭王的内心不甚甘服,亦可想而知。兄弟各有心病,种下了猜嫌不和的根由,而以静皇贵妃的封号一事为导火线,积嫌到咸丰五年,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兹就王湘绮所著《祺祥故事》中有关此事的记载,分段录引注释如次,以明究竟。
会太妃疾,王日省,帝亦省视。一日,太妃寝未觉,上问安至,宫监将告,上摇手令勿惊。 ............

书籍插图:
书籍《慈禧全集》 - 插图1
书籍《慈禧全集》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慈禧全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