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_初中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
初中卷
黄保余 主编
本书通过《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对语文学科的考核点进行了梳理,对中学语文阅读题型进行了分类,将知识点的讲解和答题结构相融合,并通过图表进行展现。本书体系严谨,例题讲解详尽,使学生了解阅读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实用性强。适合初中生及教师、家长参考使用。
书名:
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初中卷
作者:
黄保余
CIP号:
147265
ISBN:
978-7-122-14775-2
责任编辑:
曾照华
出版发行: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100011)
购书咨询:
010-64518888
售后服务:
010-64518899
网址:
http://www.cip.com.cn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前言
初中语文阅读看上去题型十分庞杂,考点广泛,很多学生疲于应付,却未能得到及时改善。其实我们在语文阅读上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如何得分,二是如何防止丢分。
本书将围绕上述两个问题进行编写,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将知识点的讲解和阅读答题结构相融合,图表化展现
在结构上,将知识点的讲解和阅读答题结构(阅读四种能力考核题型)相融合,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每章节先进行知识点的整体讲解,再用图表化的形式展现考试知识点,方便学生理清思路,清除学习上存在的盲点。
二、自成体系,讲解详尽
《中学语文知识地图》是黄保余老师独创的课程体系,图表版已申请国家专利。为了方便学生掌握理解,每个知识点都配备了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我们将在语文网(http://www.yuwen.net)上公布与本书配套的练习题。
三、适合读者群体
本书适合初中学生使用,也适合各地中学教师当做教学参考书使用。
本书在出版之前为独家内部教材,也是黄保余阅读写作机构最受欢迎的课本,班上85%以上的学生来自于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四中、八中、清华附中等名校,网络课程公布之后,一个月内报名人数达到300余人。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中学语文知识地图》最精华的内容,遂决定出版本书。本书在原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寇谨、王思雅、毛炜炜、崔芝等老师共同参与了编写工作。
虽然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谨慎,但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诚恳欢迎各位读者提出批评指正意见。
编者
2012年6月
目录
第一章 中考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第一节 发现语文阅读问题所在
一、意外丢分,不是“失误”
二、“知识点”是语文阅读考试的根本
三、掌握“知识点”和“答题结构与方向”,避免丢分
第二节 发现出题源头,中考语文阅读能考什么
一、中考语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二、阅读答案是怎样来的
三、什么是“踩分词”
第三节 用《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解决问题
一、什么是《中学语文知识地图》
二、通过本书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三、《中学语文知识地图》学习策略与技巧
第二章 从判定分析题到“踩分词”梳理
本章导引
第一节 判定描写方法及分析其作用
一、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
三、看看我们在考场遇到的题型
第二节 判定文章的结构特点及分析其作用
一、文章结构安排及其作用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
三、看看我们在考场会遇到的题型
第三节 判定文章材料的搭配及作用
一、材料之间的关系梳理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
三、看看我们在考场遇到的题型
第四节 判定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修辞手法梳理
二、语文知识地图导航
第三章 理解表述能力与虚实相应法
本章导引
第一节 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
一、理解能力
二、语言表述能力
第二节 理解表述能力考核与虚实相应法
一、什么是虚实相应法
二、虚实相应法在文章中的初步应用
三、《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虚实分析
第三节 事实、人物行为与思想情感的对应
一、看看我们在考场曾经或将会遇到的题型
二、答题思路总述
第四节 写出人物心理活动或受到的启发
一、看看我们在考场曾经或将会遇到的题型
二、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
第五节 某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一、看看我们在考场曾经或将会遇到的题型
二、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
第六节 理解表述能力与虚实相应法训练题
第四章 从说明、论证方法判定分析到文体阅读
本章导引
第一节 从说明方法到说明文考点
一、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
二、说明顺序的考核
三、说明文的结构
四、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
第二节 从论证方法到议论文考点
一、论点
二、论据
三、论证方法
四、常见题型
第三节 说明文、议论文阅读训练题及详解
第五章 文章赏析的“点”与“面”
本章导引
第一节 表达方式的赏析
一、叙述
二、抒情
三、描写方法
四、多种表达方式的搭配
五、考核题型及答题思路总述
第二节 主题的表现手法
一、渲染
二、扬抑
三、象征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五、铺垫、对比、照应、衬托
六、虚实
第三节 文章的语言
第四节 文章的内容
第六章 《语文知识地图》知识点与历年真题分析
第一节 记叙文
第二节 说明文
第三节 议论文
第一章 中考语文阅读,我们为什么会丢分?
第一节 发现语文阅读问题所在
一、意外丢分,不是“失误”
中学语文的知识点是一定的。在考试中,同学们缺乏的或许不是知识点的掌握,而是不明确哪个知识点用在哪个方面,因此出现答题方向偏离、要点缺失等看似“失误”性丢分。
如果有同学将这种丢分现象认为是“不小心”、“当时没仔细想”或是“偶然现象”,却不认为是自己在“踩分词”或答题结构方面存在问题的话,那么每次考试答题“没答到点上”的情况,仍将出现。
例题1: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例题2: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例题3: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说明:上面三道题除了分值不一样外,其他都一样。既然问题一样,那么,是不是答案也就一样了?
我们来看看正确参考答案。
点评:
在中高考语文阅读中,分值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答题结构和答题要点的变化。有的同学一看第14段是过渡段,忽略 ............

书籍插图:
书籍《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_初中卷》 - 插图1
书籍《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_初中卷》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_初中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