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教科书张居正直解经典合集(共8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 全
张居正直解《孟子》
张居正直解《尚书》: 全
资治通鉴
 

目录

出版说明
论 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大 学
中庸
返回总目录
出版说明
有人说如今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付出令世界刮目相看,其实中国古代亦如此,上至封建帝王,下至贵族子弟、庶民百姓,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常常是从背诵《论语》《孟子》《孝经》《尚书》《诗经》《礼记》等“四书五经”开始的。古代小学教育是从七岁到十二岁,所谓的“童蒙养正”,即使年龄小不解其意,但仍要求他们烂熟于心。到了十三四岁读太学时再开讲,太学里面就是讲解辩论。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说,“人生八岁,自王公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及十有五年……皆人大学”(《大学章句序》)。古代这种严格系统的读书教育特别体现在王公贵族和帝王将相的教学过程中,尤以帝王培养太子的皇家教育更为鲜明突出。
先读《四书》,后读经史,兼习书法,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宋代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把《大学》《中庸》两卷抽出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张居正协同翰林院的讲官给万历皇帝朱翊钧(明神宗)编写的讲“四书”的讲稿后来结辑成书,名为《四书直解》,“直解”就是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当时皇帝读书称为“日讲”,万历皇帝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即位时只有十岁,这部讲稿原书以最通俗的明代白话文写成,是为万历皇帝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后来该书刻本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康熙皇帝甚至认为《四书直解》是自宋代朱熹《四书集注》之后最好的一部四书读本。
这次我们整理出版张居正的“四书直解”参考的版本是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刻本《汇镌经筵进讲监本四书直解》(张阁老进呈原本)中张居正讲稿的原文。当时“四书”的讲章,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尚书》五种。张居正对“四书”的解读不能不说是经典之作,后世恐怕鲜有能出其右者。本套书再现了张居正解读的“四书”全文,为读者读“四书”提供了最优秀的参照。阅读张居正的这套“四书直解”的皇家教科书,不但是读者学习传统文化和国学入门的辅助读本,还可以了解当时皇家的教育情况,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教育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论 语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共二十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学而第一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张居正直解
学,是仿效。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贤之所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是温习。说,是喜悦。孔子说道:“人之为学,常苦其难而不悦者,以其学之不熟,而未见意趣也。若既学矣,又能时时温习而不间断其功,则所学者熟,义理浃洽,中心喜好,而其进自不能已矣,所以说不亦说乎!”
朋,是朋友。乐,是欢乐。夫学既有得,人自信从,将见那同类的朋友皆自远方而来,以求吾之教诲。夫然则吾德不孤,斯道有传,得英才而教育之,自然情意宣畅可乐,莫大乎此也。所以说不亦乐乎!
愠,是含怒的意思。君子,是成德的人。夫以善及人,固为可乐,苟以人或不见知,而遂有不乐焉,则犹有近名之累,其德未完,未足以为君子也。是以虽名誉不著而人不知我,亦惟处之泰然,略无一毫含怒之意。如此则其心纯乎为己,而不求人知,其学诚在于内,而不愿乎外,识趣广大,志向高明,盖粹然成德之人也。所以说不亦君子乎!夫学,由说以进于乐,而至于能为君子,则希贤希圣,学之能事毕矣!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仁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张居正直解
有子,是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善事父母,叫作孝;善事兄长,叫作弟。犯,是干犯。鲜,是少。作乱,是悖逆争斗的事。有子说:“天下的人莫不有父母兄长,则莫不有孝弟的良心。人惟不能孝弟,则其心不和不顺,小而犯上,大而作乱,无所不至矣。若使他平昔为人,于父母则能孝,尽得为子的道理,于兄长则能弟,尽得卑幼的道理,则心里常是和顺,而所为自然循礼,若说他敢去干犯那在上的人,这样事断然少矣。”夫犯上,是不顺之小者,且不肯为,却乃好为悖逆争斗大不顺的事,天下岂有是理哉!夫人能孝弟而自不为非如此,可以见孝弟之当务矣。
务,是专力。本,是根本。为仁,是行仁。有子又说:“天下之事,有本有末,若徒务其末,则博而寡要,劳而无功。所以君子凡事只在根本,切要处专用其力。根本既立,则事事物物处之各当,道理自然发生,譬如树木一般。”根本牢固,则枝叶未有不茂盛者。本之当务如此。则吾所谓孝弟也者,乃是行仁之本与。盖仁具于心,只是恻怛慈爱的道理,施之爱亲敬长,固是此心推之仁民爱物,亦是此心,人能孝弟,则亲吾之亲,可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可以及人之长,至于抚安万民,养育万物,都从此充拓出来,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则行仁之本,岂有外于孝弟乎!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矣!《孝经》孔子说:“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有若之言,其有得于孔子之训欤?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张居正直解
巧,是好。令,是善。鲜字,解作少字。仁,是心之德。孔子说:“辞气容色,皆心之符,最可以观人。那有德的人,辞色自无不正。若乃善为甘美之辞,迁就是非,便佞阿谀,而使听之者喜,这便是巧言。务为卑谄之色,柔顺侧媚,迎合人意,而使见之者悦,这便是令色。这等的人,其仁必然少矣。”盖仁乃本心之德,心存,则仁孝也。今徒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心驰于外,而天理之斫丧者多矣,岂不鲜仁矣乎!然孔子所谓鲜仁,特言其丧德于己耳。若究其害 ............

书籍插图:
书籍《帝师教科书张居正直解经典合集(共8册)》 - 插图1
书籍《帝师教科书张居正直解经典合集(共8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帝师教科书张居正直解经典合集(共8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