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星空——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哲学的星空——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臧峰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1 ISBN:978-7-300-29993-8 价格:88.00元
目录 Contents 版权信息 一 对《资本论》进行哲学阅读的困难和门槛——《资本论》的逻辑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接纳与澄明 二 个体改造与乌托邦:斯金纳的“技治术” 三 哲学与实验:实验哲学的兴起及其哲学意义 四 批判性阅读和写作 五 道家的“自然”观念 六 生命复制的双重含义 七 如何理解罗尔斯的“公平的机会平等” 八 《民法典》的四大伦理精神 九 “格义”之广狭二义及其在佛教中国化中的历史作用 十 中国哲学形上学研究:时间与变化 十一 身份政治时代的社会正义 十二 霸图天下:先秦法家的历史际遇与价值重估 十三 从“哲学”到“中国哲学” 十四 晚年恩格斯正义观的实践逻辑 编后记
一 对《资本论》进行哲学阅读的困难和门槛——《资本论》的逻辑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接纳与澄明 张文喜 时间:2020年9月8日18:00—20:00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三楼3102 张文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等杂志转载90余篇,出版专著12部。 这个系列讲座的总标题——“哲学的星空”——起得非常好。今天的我们因为太忙碌于各种事务,所以总是低着头走路,很容易忘记头上灿烂的星空。对于今晚的话题,我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这个话题非常之艰难。我在《哲学研究》2020年第6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资本论〉进行哲学阅读的困难和门槛》,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又堕入其中不能自拔。我们对《资本论》应该进行怎样的哲学阅读?阅读这本著作有哪些困难?阅读的门槛是什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资格读《资本论》?这些问题虽然现在只是以一篇文章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它们已经困扰我30多年了,因为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有30多年。要解决这些问题非常艰难,要讲的内容特别多。所以我想最好还是把视角放小一点,从列宁所理解的逻辑学和《资本论》的逻辑之间的关系谈起。从学理的角度来看,《资本论》的确是一门高级的“思想体操”。我今天虽然总体上是按“对《资本论》进行哲学阅读的困难和门槛”的方向来讲,但加了一个副标题,叫“《资本论》的逻辑对黑格尔《逻辑学》的接纳与澄明”。我的问题是:《资本论》的逻辑和黑格尔的《逻辑学》之间究竟存在一种怎样的接纳和排斥的关系?我试图通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澄清这个问题。 为了清楚起见,我把提要先跟大家交代一下。《资本论》的逻辑和黑格尔的《逻辑学》之间的联系,备受关注。在考察它们的关系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这两部著作的一种逻辑联系。虽然国内学者已经对这方面内容有了非常多的研究或评论,但是我认为这里面依然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得到澄清。这个问题就是,《资本论》的逻辑跟黑格尔《逻辑学》的逻辑完全是不同类型的。虽然它们都叫“逻辑”,但它们是大异其趣的逻辑。无论是同学们还是作为学者的我们,平时用词都非常随便,不对“辩证逻辑”和“辩证法”做区分就一股脑地把它们写到文章中去。但是,我从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发现,《资本论》的逻辑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辩证逻辑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黑格尔的《逻辑学》有一套推演的概念系统,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概念系统只不过是作为在思维中发生的抽象来看待的精神力量或信念,也就是说,它只不过是在一种概念系统中发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和信念。那么《资本论》和黑格尔的《逻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把黑格尔的《逻辑学》理解为最具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性、抽象性和基础性的著作,但不能把马克思的《资本论》理解为一本先验观念论的和形而上学的著作。如果要简单描述的话,马克思的《资本论》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而黑格尔的《逻辑学》应该被划入理论哲学的范畴。那么,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有待具体分析。所以今天这个话题,总体上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理论跟实践的关系、逻辑跟哲学的关系。这是我今天讲座的提要。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先讲一个案例,或者叫一个“公案”。它的“原告”是马克思,“被告”是马克思主义者和那些非马克思主义者,案由是当前学界热烈讨论的“资本主义是否正义”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对于任何社会制度,只能用大家耳熟能详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来进行说明,不能用所谓的公平正义的原理来说明。假如有人用公平正义的原理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他就会陷入二元论的分裂之中。他分裂了马克思整个哲学的本体论基础:一块是辩证法,一块是唯物主义,好像是说,如果唯物主义不够用,就给它加点辩证法,再加点唯物主义;如果辩证法不够用,就加点唯物主义,再加点辩证法;好像我们可以任意制定这个配方一样。这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一种分裂性的理解。所以,我认为只能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来说明社会制度。可是我发现,政治哲学界或者哲学界很多人想方设法篡改马克思这个原理,认为一切剥削制度只要符合当时的生产方式就是公平正义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符合今天的生产方式,所以就是公平正义的。他们自认为是从《资本论》中得到这些结论,以为抓住了《资本论》的要义和精髓。但我认为这绝不是马克思的想法。对马克思来说,这些想法是统治阶级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公平正义做辩护的观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一般社会成员之所以认为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是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占据着意识形态的制高点而已,一般的社会成员难以抵御这种主流的意识形态观点,所以只能附和它们。这叫作形势大于人,高于人!马克思恰恰要批判资本主义的“公平正义”。从这个“公案”中,我们看到的是,对《资本论》进行哲学阅读是很重要的,但也是很困难的。我想对那些坚定地相信自己已 ............

书籍插图:
书籍《哲学的星空——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 - 插图1
书籍《哲学的星空——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哲学的星空——前沿问题与研究方法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