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境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历史学的境界高华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历史学的境界/高华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ISBN 978-7-5495-7141-3Ⅰ.①历⋯ Ⅱ.①高⋯ Ⅲ.①史学-研究 Ⅳ.①K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02152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版人:何林夏全国新华书店经销发行热线:010-64284815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开本:1270mm×960mm 1/16印张:18 字数:200千字2015年11月第1版 2015年11月第1次印刷定价:48.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独立国家谈中国20世纪的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蒋介石民族主义观之得失谈谈抗战历史的几个问题谈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读书有感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他何以选择离开冷战年代一位读书人的困窘和坚守“思想”的累与痛读毛泽东词《人有病,天知否?》在海峡的那一边台北二二八“牵手”的现场观感不让选举妨害正常的社会生活选战中绿蓝两营的动员形式2004年“三二〇”之后台湾的选举震荡近距离感受“台岛心态”激进主义的再思考——从台湾谈起历史学的技艺与观念近年来民间的当代史书写对张鸣“近代中国教育之我见”的点评对周晓虹“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论文的评述国家主义的文字、图像的再造与研究生谈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和研究生谈几本史学名著论文点评答客问答学生:“王实味叙事”是如何形成的?答《时代周报》:历史研究作为志业答《亚洲周刊》:回看国共六十年
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独立国家谈中国20世纪的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蒋介石民族主义观之得失谈谈抗战历史的几个问题谈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败
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独立国家一、五四和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民族意识的增长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侵华给中国人带来的一波波的屈辱感触发了中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强烈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现代独立国家也成为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最大诉求。中国现代民族主义产生于孙中山领导的反清斗争。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已与传统忠君爱国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要素是: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主权的独立;对自我优秀价值、文化的认同;为强盛国家、革新本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制度和文化,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制度。在前现代社会的中国,传统的“爱国”总是与“忠君”相联系,不存在任何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现代民族主义发轫于西方,其具体形态为在公民自主的基础上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19世纪的维新派最早将民族主义观念引入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至孙中山“民治、民有、民享”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已渐臻成熟。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外部的刺激密不可分。亚当·斯密最早对中国文化做过悲观性的评述,他认为中国文化已经“停滞”。黑格尔的看法较有眼光,他说,“中国在等待着,一旦出现主客观的对峙,中国就会产生真正的变化”。一百多年来,正是在外力的压迫和作用下,中国内部的积极因素勃兴,才开始加快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步伐。中国现代民族主义也是面对西方的侵略和压力,中国内部积极因素扩张的结果,无论是康梁、立宪运动,还是孙中山、五四运动,无不从民族主义汲取资源。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历经了几个重要的阶段而展开的。这几个重要阶段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转折年代。换言之,历经这几个转折年代,中国的现代化一步步进入更高的层次。一百五十年来,大致有下列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外力冲击、刺激下,中国内部变革的因素急剧扩大,中国进入器物层面的变化,即从“中华世界中心主义”,转而向西洋学习先进科技,此即1860—1895年的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器物层次的变革演进到制度变革层次。甲午战败标志“洋务”破产,中国先进人士开始呼吁改革政治制度,“戊戌维新”、“清末新政”、“立宪运动”,到中华民国的成立,在这个过程中,和平改良与暴力革命同时并存。第三阶段,民国肇始,传统势力依然强大,又有先进分子发动思想革命,由政治制度改革的层次演进到思想价值层面的变革,此即新文化—五四运动,其基本诉求是:全面反传统,全面接受西方价值,再造一个现代中国。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第一次高潮。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国的袁世凯政府提出了“二十一条”。根据“二十一条”的规定,日本将控制中国的东北、内蒙古、山东、东南沿海等地,甚至中国的内政也将被日本所操纵。消息传来,“国耻”的呼声响遍全国。在中日谈判期间,最先有组织的抗议行动为海外留学生所发动。2月,留日学生宣布集体离开日本回国,而在美的部分学生则成立国防会,强调国防的重要。国内表达爱国反日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抵制日货。1915年3月18日上海率先开始抵制日货,从此抵制外货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然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袁世凯政府一方面希望通过中日交涉,能获得日本的支持;而另一方面,袁世凯也希望借助民族主义,获得中国人民对其政府的最大支持。因此在长达数月的谈判中,袁世凯政府有意识地向北京的新闻界透露中日谈判的内容,经过报界的传播,全民性的爱国高潮兴起,社会各界对袁政府的认知果然也大为加深。直至中日签定“民四条约”,这一局面方彻底改变。这种借外力强化自身合法性的政治策略也被以后的历届政府所采用,几乎屡试不爽。如果说1915年“二十一条”带来了巨大的民族耻辱使得中国人“毋忘国耻”,那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则源于厚望落空后形成的巨大心理落差。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时,提出“十四条”,其中包括废除秘密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裁军、尊重殖民地人民的公意等。“十四条”被普遍认为是弱小民族利益的护身符。在“公理战胜强权”的欢呼声中,1919年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召开。作为战胜国的 ............

书籍插图:
书籍《历史学的境界》 - 插图1
书籍《历史学的境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历史学的境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