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极简心理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
七堂极简心理课
作者:
刘睿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ISBN:
9787505750128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前言
第一课 心理学流派与心理学家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与冯特
2.构造主义心理学与铁钦纳
3.机能主义心理学与威廉·詹姆斯
4.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华生
5.格式塔心理学与韦德海默三人组
6.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
7.发展心理学与皮亚杰
8.人本主义心理学与马斯洛、罗杰斯
第二课 人格的构成与命运
1.什么是人格
2.你属于什么人格类型
3.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
5.你的性格与适合的职业
第三课 几种常见的心理 疾病与咨询治疗
1.蹲在墙角的“黑狗”——抑郁症
2.抑郁情绪的自我调适
3.都市人的现代病——焦虑症
4.焦虑情绪的自我调节
5.“我控制不了我自己”——强迫症
6.强迫行为的自我调适
7.爱上不该爱的人与物——性变态
8.沉默的天才——孤独症
9.美丽的陷阱——饮食障碍
第四课 婚恋与家庭中的心理学
1.爱情是怎样的一回事
2.Goodbye my love——失恋后的心理调适
3.我爱我家——幸福婚姻的形态
4.婚姻“亚健康”——婚姻危机
5.“出轨”——浅析婚外情心理
第五课 人际、职场中的心理学
1.潇洒走世界——人际心理学
2.沟通吧,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3.如何调动属下积极性
4.继续前行——克服职场心理倦怠
5.我好累!——压力与健康
6.职场减压——巧用加减乘除
第六课 梦与心理学
1.开创性的巨著——《梦的解析》
2.梦究竟是什么
3.梦的常见意象及其意义
4.梦到鬼了怎么办
5.噩梦传递了什么信息
6.难以启齿的性梦
7.梦到死亡的含义
8.梦能预示未来吗
第七课 探秘催眠
1.什么是催眠
2.催眠与暗示心理
3.催眠疗法简介
4.催眠不是这样的
5.生活中的“催眠术”
前言
心理学是什么?人类的心理和思想从何而来?人有没有灵魂?人格是由遗传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梦和意识是什么关系?它真的可以预言什么吗?为什么人类有智愚之别?人可以貌相吗?自从人类有了自觉意识以后,作为主体的人,便产生了诸如此类的困惑。早日揭开这些问题的神秘面纱,成了人类的强烈渴望。
早在2600多年前,有一位埃及国王叫萨姆提克一世,他想证明埃及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他假设:一个孩子出生后出于本能而讲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人类最原始的语言,那么讲这种语言的民族自然是最古老的民族。于是,他找来两个刚出生的婴儿,把他们送到边远地区的牧羊人那里抚养。命令牧羊人把这两个小孩安置在一个隔离的屋子里,供给他们食宿,但不能让他们听到任何一句人类的语言。忠实的牧羊人认真履行了国王的命令。孩子们长到两岁时,一天,牧羊人打开房门给他们送吃食,结果这两个小孩一边跑向他一边喊着“贝克斯”,自此以后孩子们经常提到这个词语。牧羊人赶紧向国王报告了这一情况,孩子们被带到王庭后,国王也听到了这个词。于是,他命令臣子们四处调查这个词的意义。结果,他很是失望:因为这个词是另一个民族弗里吉亚族语言中“面包”的意思。按照他的推断,这是一个比埃及更古老的民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心理实验”,虽然结果没能如国王所愿,但这在人们对心理世界的探索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自己,对了解人的心理普遍地产生了兴趣,渴望认识心理学,希望心理学能够给自己和社会带来帮助。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需求,近年来,在书店里我们看到了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明显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学增加了心理学专业,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心理学培训课程也如雨后春笋……尽管如此,相对于社会大众的需求,心理学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化。
与哲学、文学等古老学科相比较,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不到130年时间,然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心理学领域可谓异彩纷呈,大师迭出,产生过众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类历史的流派和学说。到现在,社会上非常多的现象都可以用心理学来描述和解释。面对这样一个范围极广的学科,介绍它的基本知识就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这本《七堂极简心理课》中,我们介绍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选择了诸如梦、催眠以及一些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通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和形象的插画勾勒出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轮廓,旨在让普通大众和心理学初学者在短时间之内对心理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鉴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或有疏漏之处,还望读者朋友予以谅解并多多指教。
第一课
心理学流派与心理学家
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与冯特
在威廉·冯特的一生中,最为奇特的是他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既影响广泛,又微乎其微。
——莫顿·亨特
捷足者冯特
1879年12月的某一天,德国莱比锡大学,一栋被称为“孔维特”的破旧小楼的一个小房间内,一位中年教授带着两个年轻的学生正在准备一个实验。他们在桌子上安装了一台微时测定器、一个被他们称为“发声器”的装置(其实就是一个金属架,上面升起一只长臂,一个球将从臂上落下,掉在一个平台上)、一个发电报用的键盘、电池以及一个变阻器。他们把这五件“莫名其妙”的东西用电线连接起来,于是,实验开始了。随着那个球“砰”的一声落在平台上,发报机键盘“哒”的一响,微时测定器立即记录下这个过程所用的时间,现代科学心理学的时代正式到来了。那位教授就是威廉·冯特。
1832年,冯特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书香门第。他13岁进入天主教大学的预科学习,1856年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
1858年,他成为赫尔曼·冯·赫耳姆霍兹的助手。在这段时间里他开设了第一门科学教授心理学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他使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心理学。他的讲义被命名为《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
1874年,冯特发表了《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这部书中,他独创了一个系统性的心理学方法来研究人的感识,包括感觉、体验、意志、知觉和灵感。
1875年,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七堂极简心理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