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阿斯塔菲耶夫作品
鱼王
[俄]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著
夏仲翼 等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Author: Виктор Петрович Астафьев (Viktor Petrovich Astafyev)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Russia under the title: <Царь-рыба> Copyright © 1976 by Viktor Petrovich Astafyev Published by permission of Виктор Астафьев and Астафьева Полина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17 by Beijing Imaginist Time Cultur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鱼王 / (俄罗斯)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著 ; 夏仲翼等译.—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4
ISBN 978-7-5495-8654-7
Ⅰ. ①鱼… Ⅱ. ①维… ②夏… Ⅲ. ①长篇小说-俄罗斯-现代Ⅳ. ①I512.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96128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出 版 人:张艺兵
责任编辑:雷 韵
装帧设计:陆智昌
内文制作:陈基胜
序言
第一部
鲍耶
一滴水珠
没心没肺
达姆卡
在黄金暗礁附近
渔夫格罗霍塔洛
鱼王
黑羽翻飞
第二部
鲍加尼达村的鱼汤
葬后宴
图鲁汉斯克百合花
白色群山的梦
我找不到回答
序言阿斯塔菲耶夫和他的长篇《鱼王》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在苏联文学界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从五十年代起发表作品,第一本小说集《明春之前》(1953)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六十年代发表中篇《陨星雨》(1962),开始真正得到文学界的重视。阿斯塔菲耶夫充分显示其创作个性是在七十年代。1975年,长篇《最后的问候》(1968)和《牧童和牧女》(1971)等作品获俄罗斯国家奖。1978年,长篇《鱼王》(1976)获苏联国家奖。虽然1979年10月作者曾因短篇《落叶》(1979)受到批评,但阿斯塔菲耶夫的名字近年来却日益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有些评论认为阿斯塔菲耶夫是属于那种“初作默默无闻,嗣后日臻佳境”[1]的作家,因为就他主要作品的艺术技巧和内容深广程度来看,确实是一部胜似一部。到了八十年代,阿斯塔菲耶夫作为苏俄当代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地位就更是无可怀疑的了。
七十年代苏联文学的一个重要趋向是着重探索时代——历史的和现时的——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引起的变化,着重发掘生活现象本身包含的道德意义。很多作家的作品里,战争描写已经失去了庄严的颂歌色彩,人们转而思考起其中包孕的大量人性的悲剧;生活也不再是美好和理想的同义语,战后时期一度流露的对生活的乐观情绪渐渐转变为批判的眼光。新的一代作家不仅在为某些生活现象寻找社会解释,而且认真地在探索社会现象里的人性道德含义。在创作观念、艺术技巧上,他们也力求创新。从俄罗斯和前苏联文学传统的观念看来,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说是各有师承,然而他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创新。这是传统和创新交替的一代,体现着两者的渗透和糅合。反映时代更替的矛盾表象正说明了艺术本身的内在综合。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的创作正符合这种时代精神。在传统的眼光里,他有很多不合传统之处,从现代小说的角度来看,他又有很多执着于传统的地方。
阿斯塔菲耶夫19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鱼王》是体现作家创作个性最为充分的一部作品。这部由十二篇中、短篇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2],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显示了作者的独特风格。阿斯塔菲耶夫的创作态度是十分严谨的,他说过:“在我们背后有如此光彩夺目的文学,有如此一批高入云天的巨人,以至我们每个人若要把读者从他们那里吸引开哪怕是一天或者一小时,也必须事先切实地想一想究竟有什么理由和根据。”[3]“写作需要的是全副心灵,而不是趋附时尚,不应该在文学中寻求地位,而应该从中寻找自我。”[4]阿斯塔菲耶夫所说的这个自我也就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这是理解作家创作的基础。在《鱼王》中,阿斯塔菲耶夫创作固有的那种自白往事性质、抒情散文风格和道德人性准则得到了高度的发挥。
前苏联很多评论家认为阿斯塔菲耶夫是一位传统的俄罗斯作家,目之为“普利什文传统”一派[5]。阿斯塔菲耶夫那种从自我经验出发的抒情的乡土风格,的确显露了普利什文创作在他身上的影响。俄罗斯不乏这种风格的作家,然而他们常常过分地借重了民族、地区的心理因素和语言特色,因此他们的作品尽管对于本民族的读者有特殊的魅力,却未能在同样的程度上感染外族的读者。阿斯塔菲耶夫则不然,他在这种“乡土”风格底下着意开掘人的心灵,用内省的经验返照出时代的剪影。他说:“我写的是和我个人血肉相连的东西,结果却有很多人同样地感受着我的忧虑、我的痛楚。”[6]这种以一己的体验映照出普遍感受的风格,这种通过眷恋乡土和追忆往事来再现时代的功力,构成了阿斯塔菲耶夫创作的自白性,这是他的创作的一大特色,是他创作风格的核心。
一个作家,不管他对现实和人生的观察有多么深刻,总要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作桥梁。当他观察、理解、分析生活现象和人物内心的时候,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就要对种种现象进行筛选,而且自己的生活往往就成了创作的素材。因此文学作品带上某种程度的“自白”性质,实在是常见的现象。只是这类“自白”的因素通常都覆盖在色彩绚丽的情节外衣下面,并不那么惹人注目,而阿斯塔菲耶夫则很少去刻意组织情节,他越是淡淡地写来,这种“自白”的色彩就越加浓厚。然而这并不单纯是一己生活的回忆追记,作者追求的是越出个人体验以外的共性。《鲍耶》里作者通过“我”的父亲的遭遇和泰梅尔半岛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鱼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