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读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编者序
还是在海边的一所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有那么一阵子,我大概得了“大书贪求症”,每天都规定自己读起码多少页数的“伟大的书”。就这样,每天早晨伴着咸腥的海风出发,晚上在隐约的涛声中归来。当时的想法是,等有一天我把这些“大书”读过一遍了,那么眼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一定会显露出她真实而美好的面目,跟我每天身处其中的这个并不相同。
但那些伟大的书并不因为一个少年的朦胧梦想就轻易地打开自己厚重的大门。终于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大书贪求症”的副作用显现了,我不光没有读懂那些大书,甚至连阅读平常书籍的乐趣都失掉了。那时,我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觉得自己肯定不是“那个”被选定的读书人,因此竟有段时间废书不观。但在一段时间的消沉之后,积习又从遗忘中渐渐抬起头来,于是我重新打开一些“小书”。
就是在这段时间,孙犁的一些集子进入了我的视野。等慢慢翻读了孙犁以及一些现当代作家的集子后,我渐渐明白了,进入那些大书是需要阶梯的,或许孙犁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这个阶梯的一小段吧。而这个阶段之后的种种读书机缘也让我明白,我们只有这一个纷纭复杂又真实美好的世界。
因为以上的原因,当有机会编一本孙犁的集子时,我立刻兴致勃勃地投入进来。在用新的眼光阅读孙犁读书文字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更加有趣的发现,原来孙犁的读书也是有一个阶梯的。如果我们不把人的一生按平常的生活顺序罗列,而是观察人一生精神的起伏变化,那么,孙犁的读书就呈现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序列。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将试着呈现这个有趣的序列。
一
我称这个集子的第一辑为“书里书外”。收在这辑的文章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孙犁自述的读书经过,这是“书里”;一部分是可能影响孙犁精神成长的文化生活,这是“书外”。如果我们把文化生活的内容也算作一种“读书”,则“书外”的部分也该算是孙犁读书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辑中,我们能大略看到对孙犁壮年期的写作起支配作用的精神资源。这部分我们不妨称作孙犁读书的前期。孙犁这一期的读书,主要是文学作品,古典类如《西厢记》、《牡丹亭》、《封神演义》、《红楼梦》等,现代作品则是新文学作品和新杂志。
在这一辑中,孙犁表现出的对书的爱最让人动情。“我喜爱书,珍惜书”,“我的一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爱书之情,至死不渝”。这样的自述情怀,在这部分文字中经常出现。孙犁手书的《书箴》大概最能说明他的爱书之情:“我之于书,爱护备至,污者净之,折者平之。阅前沐手,阅后安置。温公惜书,不过如斯。”箴中“温公”一句用司马光典故。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三“司马温公读书法”谓:司马温公……尝谓其子公休曰:“贾竖藏货贝,儒家惟此耳。然当知宝惜。吾每岁以上伏及重阳间,视天气晴明日,即设几案于当日,所侧群书其上以曝其脑,所以年月虽深,终不损动。至于启卷,必先视几案洁净,以茵褥,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挟过,故得不至揉熟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书的共同的爱。
正是因为这种对书的爱,让孙犁即使在动荡和战火中也没有真正离开书。“土地革命期间,我在小区工作,负责管理各村抄送来的图籍,其中有一部胡刻《文选》(按:胡克家刻本)的石印本,我非常爱好,但是不敢拿,在书堆旁边,读了不少日子。”“抗战八年间,读古书的机会很少,但是,偶尔得到一本,我也不轻易放过,总是带在身上,看它几天。”也是因为爱,孙犁的写作也没有在特殊的时代完全荒废。“一九七〇年十月起,至一九七二年四月,经人介绍,我与远在江西的一位女同志通信。”“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断绝了写作的机会,从与她通讯,才又开始了我的文字生活。”这就是孙犁热爱读书、热爱写作而得到的特殊机缘。
当对书的热爱及于日常生活,孙犁相关的文化生活就无一不与读书相关了。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终于订到一份报纸后,孙犁“坐在柴草上,读着报纸……一字不漏地读过以后,才珍重地把报纸叠好,放到屋里去。”报纸糊了墙之后,“在天气晴朗,或是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所喜爱的文章了。”一斑知豹,我们大约从孙犁对报纸的喜爱中获知他对待其他文化生活的态度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热爱,在一个时代结束之后,当大部分作家或陷入回忆或彷徨无所事事的时候,孙犁开始了一段更为让人动心的读书生活。这段令人心动的读书生活的收获,我们选在第二辑“书前书后”中了。如果我们把第一辑中孙犁的读书和文化生活作为他读书生活的第一段成长史,那么,接下来第二辑,我们不妨看做是孙犁的第二段成长史。
二
“书前书后”部分是孙犁的读书笔记。孙犁爱书,常在书上施以封皮,而因书衣多在书前书后,我们就为本辑取了这个名字。“书前书后”里的文章乍看之下有些杂乱,但除去不多的孙犁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这些在古代大都列入集部——的评论,这部分文字的大宗是古代分类中的史部。
文学是孙犁的“本行”,但晚年孙犁的读书爱好发生了变化,“我的读书,从新文艺,转入旧文艺;从新理论转到旧理论;从文学转到历史。”“我现在喜欢读一些字大行稀,赏心悦目的历史古书,不喜欢看文字密密麻麻,情节复杂奇幻的爱情小说。”因了这种爱好的变化,孙犁写出了很多读史文字。其中,“前四史”孙犁均有涉及。此外,孙犁还写有读《魏书》、《北齐书》、《宋书》、《旧唐书》的文字。辑中读《哭庙纪略》、《丁酉北闱大狱纪略》、《清代文字狱档》等文章,也应该是读历史的一部分。古今读史者多矣,孙犁留给了我们什么较为独特的东西?
孙犁读历史书最让人感兴趣的地方,是他把自身体验融入对历史的阅读中,发为持平之论,而在读史书时对史家文笔的检讨、对历史事件的复述性重写的妙处,乃其余事。如读《史记·叔孙通列传》,孙犁写道:“汉武帝时,听信董仲舒的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不是儒家学说的胜利,是因为这些儒生,逐渐适应了政治的需要。就是都知道了‘当世之要务’。”读《旧唐书·魏徵传》,孙犁评论魏徵的直谏说:“魏徵之进谏,唐太宗之纳谏,是有一定时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野味读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