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2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序一
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供应链管理经验的实践者,我一直很羡慕我的朋友刘宝红先生,一个既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又有着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从业者。
我与宝红认识有几年了,最早是通过电子邮件,那个时候我还在北京。2008年,我在Flextronics做手机事业部的供应链管理总监的时候,采购沙龙的谭联双先生在深圳华侨城组织了一个论坛,那时正好是宝红回国,我很荣幸地跟宝红同时被邀请为该论坛的演讲嘉宾。记得当时宝红的演讲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既有理论上的高屋建瓴,又有具体的操作经验的分享,再加上宝红独有的幽默、简洁的语言,听来的确是如沐春风,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这几年一直在宝红的“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上读他的文章,跟他学习。我个人觉得,宝红的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见多识广。这主要与宝红本身的教育、从业经历有关。他在国内完成的学士、硕士学位,并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接着又在美国获得了供应链管理硕士学位,然后就一直在硅谷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良好的教育背景加上国际顶尖企业的从业经历,使得其文章变得非常“丰富多彩”,案例涉猎广泛,中外兼有,而且大多为宝红本人所做、所见、所闻。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可以真真切切地打开自己的思路,并可立即付诸实践。
朴实无华。这不仅仅是指语言,主要是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思想风格。尽管宝红在国内、国外接受的都是顶级学府的教育,但宝红朴实无华的做人做事风格依然未变,这在其文章中处处可见──通过小事情说明大道理,而且把大道理说得明明白白的,这就是水平!
易于接受。可能正因为其见多识广、朴实无华,宝红的文章观点很容易被大家接受,这在很多论坛上可以看出来。同样的文章,我的文章往那一贴,表扬的、赞同的有,“攻击”文章观点的也很多,尽管很明显很多人是断章取义。但问题是,为什么宝红的文章就极少有人“攻击”呢?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我的结论是,因为其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更因为其朴实无华。宝红总能把大道理说得很简单,把复杂的事情讲得很明白,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你就接受了他的观点。这是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最后,引用宝红给我的书《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撰写的书评里的一句话,“这是一本干活儿的人写的书”,我同样用这句话来总结说明宝红的这本书。像我本人从事供应链管理有十五六年的时间了,但从来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过供应链管理理论,即使像C.P.M.之类的认证也没有参加过。直到现在,人到中年了,总觉得“人过四十不学艺”了,所以也就没有激情去老老实实地读书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姑且就做个“经验派”吧,但希望广大读者能够跟宝红多多学习。读宝红的文章、书籍,既能学到供应链管理理论,又能得到他的实践经验,因为他将二者结合得那么有机、完美,这在目前的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界是很少见的。当然,就如宝红自己说的那样,这本书既不是关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系统的理论,也不是在宣传什么最佳实践,主要是作者自己的体会,用来“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希望无论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者还是纯粹的实践者,都能够从中有所体会。
程晓华
2011年11月于深圳
E-mail:johnchengbj@live.cn
程晓华,《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一书作者,自1995年开始,一直在大宇重工、IBM、Flextronics等外企制造业领域从事集成供应链管理与库存控制工作。
推荐序二
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CAPS Research)是全球顶尖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机构。2007年,该机构采访大公司的CEO们,让他们评价采购/供应管理对公司的重要性。
“毫无例外,这些CEO们一致认为,供应管理的最重要角色是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总成本”,然后是“通过供应伙伴(为公司)创造新的价值源并快速推出新产品”。该研究报告指出,100%的CEO认为供应管理在公司的跨地域扩张方面应该扮演重要角色。他们认为,在未来五年,采购和供应管理应在5个领域起到重要作用:(1)全球化;(2)风险管控;(3)供应战略;(4)供应商关系;(5)总体组织能力。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很高兴有机会指导刘宝红,并一起访问中国10次。我们俩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针对上述5个领域,帮助采购和供应链专业人士全面提升他们的能力,以迎接全球供应链的挑战。我去过中国21次,会见了很多CEO、总经理和副总裁,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刘宝红写了这本书,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管理文化相结合,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以帮助中国公司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在我的中国之行和演讲中,我跟很多高管探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总体而言,中国公司高层面临的挑战与西方公司的同仁们并无二致。但不同的是,直到近些年,中国公司才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可以成为公司的战略重器,为公司提供“超越价格的价值”,这比西方大约滞后了二三十年。随着中国公司的全球扩张,这些CEO们会越来越依赖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部门,并在公司给它们一席之地,与营销、设计和生产并重。对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来说,“打铁先得自身硬”,提高自身和部门的业务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本书算是应运而生。
当我担任泛林研发公司(硅谷一个年度营收20亿美元左右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的首席采购官时,我很荣幸地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商学院聘请到刘宝红,为他提供在美国的第一份供应链管理工作。在过去10年里,我目睹他在供应链领域的成长,从一个拥有坚实理论基础的MBA,变成一个屡经历练的供应链实践家,进而成为供应链领域的“三语”专家(“三语”意指精通中文、英文、精通一门专业)。他结合中国的管理文化,写了数百篇文章,并把我和西方供应链专家的很多最佳实践介绍到中国。这本书就是在这几百篇文章的基础上提炼而成。
在过去30年里,中国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成为世界工厂。现在到了从“生产工厂”向“系统集成者”过渡的时候,即利用全球的供应商资源和合作伙伴,提供世界级的产品和服务。要成为“系统集成者”,中国企业必须清楚地界定自己的竞争优势,结合其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真正的全球供应链。 ............

书籍插图:
书籍《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 - 插图1
书籍《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