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毁了我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5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1]熵:宇宙中能量与物质(降至惰性均匀的极限状态)的退降。
[2]以一种女权主义的观点看,“历史的”已经意味“父权的”了,而父权制必然是母权制的发展结果这一“历史的”(男权的)规律,则正被越来越多的(女权)人类学家们的理论与实证材料所诘难。一个早期的例子是J.J.Bachofen具有深远影响的专著《神话、宗教与母权》(Myth, Religion, and Mother Right, Princeton:Princeton Univ.Press,1988)。他在该书中最先提出女性在原型的原初社会中是支配性的。
[3]雷蒙·威廉斯:《关键词》(Raymond Williams, Keywords, London:Fontana,1976)。
[4]见《女权主义辞典》(A Feminist Dictionary, Boston:Pandora,1985)“主体”条。
[5]伍尔芙语。关于这一问题读者可参阅格根(M.M.Gergen)编辑的《女权主义思想与知识结构》(Feminist Thought and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New York:New York Univ.Press,1981)中有关章节。以及哈丁(Sandra Harding)等的《发现现实》(Discovering Reality, Dordrecht:D.Reidel Publishing Co.,1983)中“性征与科学”(Gender and Science)一章。
[6]《旧约·创世记》提供了两个不同的有关上帝“创造人类”的记载。一个出现于l:27,另一个出现于2:4-25。《圣经》的文献学研究表明前者的形成时间(公元前4世纪)要晚于后者(公元前9世纪),见坎贝尔的《神的面具》(Joseph Campbell, The Masks of God)第3卷,第102-111页。本文的论述选择了较早的这一文献。这是因为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的“祭司底本”(P底本)比起第二个记述来更抽象,神学意味也过重。对于“人类的被创造”没有给予特别的细节描述。因为它的目的在于宏观地、完整地将造物进行逻辑分类,并将它们有序地嵌进神创的意图架构之中,而不是着重揭示神/人间的原初关系。参见《新耶路撒冷圣经》(The New Jerusalem Bible, New York:Doubleday,1985),第17页,注1。此外,就其教谕性以及同《旧约》神学叙述的内在逻辑性而言,它的重要性大于P底本。见《新美国圣经》(New American Bible, New York:Catholic Book Publishing Company,1977),第3页。它的苏美尔神话来源以其具象性为我们的比较文化学研究提供了方便,这一点将在以下论述中看到,见《神的面具》,第3卷。
[7]《新旧约全书》神版中译本,上海,1982。
[8]参见《牛津研究版·新英语圣经》(The Oxford Study Bible, New York:Oxford Univ.Press,1976),第3页。
[9]《旧约·创世记》形成前后正是父权文化阶段后期。神话描述的男性优先性和普遍代表性是不难理解的。希伯来文中adam不指涉女性。
[10]阿奎那《神学大全》(Summa Totius Theologiae),第1卷,第92问。当然阿奎那还是颇费了一番苦心的。他并未明言式地宣称女人应当成为男人的奴仆。因为他认为女人亦并非是用男人的脚制作的。
[11]这里所谓“简单不过”并非指围绕人类获取知识所引来的“原罪”内涵的简单。这里笔者意指位于“原罪”两极的神/人对立性质的明确性。对于“原罪”与人类最初获取知识性质的精细的哲学和宗教学的阐释分析,可参见《恶的象征》(Paul Ricoeur, The Symbolism of Evil),尤其是此书第二部分。
[12]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3-79页。
[13]从男权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夏娃之所以先于亚当接受蛇的诱惑,乃是其作为女性而具有的种种性格乃至生理上的弱点使然。这观点是经不起辩驳的。一个极类似的驳难的例子可以参见前引的《发现现实》一书中,斯佩尔曼(Spelman)的“亚里士多德与灵魂的政治化”(Aristotle and the Politicalization of the Soul)一文。
[14]“吞食果实并未带来即刻的死亡。亚当和夏娃在此之后还是活了下来。3:16-19中的神谴所提及的死亡仅仅是把它定为多舛人生的终极。”见《新耶路撒冷圣经》,第19页,第2章注释K条。
[15]《新旧约全书》,第3章。
[16]见《霍尔艺术中主题与象征辞典》(Hall’s Dictionary of Subjects and Symbols in Art, London:John Murray,1984)。
[17]希普利的《英文词之起源》(Joseph T.Shipley, 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Press,1984),“Abel”条。亦可参见库珀的《传统象征图录》(J.C.Cooper, An Illustrated Encyclopaedia of Traditional Symbols, New York:Thames&Hudson,1979),“Apple”条。
[18]只要注意某些畅销书的封面设计就够了。
[19]上帝如下的惩罚顺序是颇耐人寻味的:蛇→女人→男人。
[20]我认为,将“数字化”译为“数码化”或“数位化”较妥,因为“0”和“1”不仅是“数字”,它们更代表着计算机的基石二进制的唯一两个基础符码。所谓“数字化”其实指的是计算机将各类性质的信息依据“0”和“1”这两个(也即全部)基本符码存储、编排、传输。本文中的“数字化”只好依现行的通译。与本文无关但值得商榷的 ............

书籍插图:
书籍《读书毁了我 》 - 插图1
书籍《读书毁了我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读书毁了我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