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命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給Carol
推薦序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的作者,比爾.艾摩特,曾經在世界著名的《經濟學人》雜誌擔任過長達二十六年的主筆。這個經歷深深地影響本書的內容、寫作的方式,以及政治的立場。
本書的內容極其豐富,跨越許多西方國家的政經情勢,而且資料新穎豐富。同時,因為作者是記者出身,以至於他的文筆極為流暢,對於闡述的對象如數家珍,讓讀者感受本書記載的眾多數據與超量資料。
本書的寫作方式,就像是一篇超大型的《經濟學人》文章。它總是在一開始把立場說明後,然後再按照每一個國家發生的情況,做不同層次的解析。作者在解析的過程中,都會把立場與個別國家的情勢連結在一起,讓讀者瞭解本書內容的連貫性。
最後,作者引用了《經濟學人》的政治立場。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的政治立場,因為它肯定西方政治制度的價值,因而對於目前破壞西方價值的因素極力譴責,認為它們會導致西方沒落。作者的立場不能用自由主義或是保守主義來看,甚至不能夠區分左、右派。在我看來,作者的立場是標準的理性派,因為他對於西方的概念做了深入的分析以後,認為西方的價值是普世的、成功的,以及必須維護的。
作者認為,西方的價值有兩項最突出,第一是開放,第二是平等。開放的原則在西方有悠久的歷史。在作者的理想中,所謂的開放,強調的就是開放社會。但是,伴隨著歐美地區反移民的浪潮,開放社會逐漸走上封閉的道路。
其次,有關於平等的問題。作者認為,在二○○八年發生金融海嘯以前,西方的平等價值大致上還能夠維持,但發生金融危機後,社會充滿了不平等,例如收入的不平等、貧富差距的不平等、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年齡導致的就業不平等。這些因素導致許多人內心充滿不公平以及被他人剝削的感覺。
這些封閉的現象與負面的感覺,在中國的崛起、俄國的強權與極端的宗教下,讓許多人開始懷疑:西方的價值真的是普世的、成功的,以及值得維持嗎?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給予這幾個問題肯定的答案。他認為,需要恢復西方價值的主導地位的原因,不是與其他制度競爭的結果,而是這的確是到目前為止最佳政治制度的典範。
原來的西方社會,在開放與平等這兩項價值下構成了社會信賴感,讓西方所有的社會都朝向合作以及和諧的情況發展。現在因為封閉與不平等的現象,導致對社會的信賴感變差了,興起許多反抗行動、民粹主義,以及占領行動等等。這些轉變使得社會進入了一個難以發展,無以為繼的局面。作者認為,這是令人傷心的發展,來自民主制度中作繭自縛的設計。他主要指的是政治上的遊說,以及金融財務的操作:金融界需要政治權力的支援,捐錢給政客,讓他們遊說各種法案。不平等的發展,就是這兩者結合的結果。
但是不要失望,因為許多西方國家都展現了自我調整的能耐。作者引目前由川普執政的美國做為恢復西方價值的主要代表。美國這個國家本身有兩項特色,創新技術與創意人才,讓它能夠進步,恢復世界龍頭的地位。美國的創新技術的代表,就是開採頁岩油所發明的技術:水力壓裂。這個技術讓美國從全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搖身一變成為最大的原油出口國。美國第二項特長就是創意人才,創意人才包含在政府改造所提出的創意。譬如加州的稅制,因為對症下藥,改變原有稅收不足的問題,還創造了新的制度,維持開放與平等。
作者是英國人,所以當他談到英國的情況時,可以說是巨細靡遺,分析得恰到好處。他基本上認為,英國曾經是西方價值的代表國家,卻在一九七○年代沉寂了一段時間,但自鐵娘子柴契爾夫人執政以來,獲得重要的轉變。當時,英國政府以強硬的態度對抗工會,獲得轉型的機會,發展文創產業。雖然英國公民通過二○一六年的脫歐公投,但只要我們能夠分析出導致英國脫歐的原因,並依然保持開放與平等,那麼英國的社會信賴仍會增加,可以扭轉命運。歐洲就沒有像美國與英國那麼下定決心進行改革,所以發展比較坎坷。社會福利支出太多,使得入不敷出的問題在法國與義大利尤其嚴重。
作者對於日本的評價也是比較悲觀的,原因有三:第一,不夠國際化;第二,無創意化,尤其是在經營管理方面;第三是過於繁重的官僚體制,往往對年輕人的發展產生了壓制性的影響。相較於此,作者對於瑞典與瑞士這兩小國的改革評價很高。他認為,瑞典在上世紀九○年代面對銀行業的倒閉潮,所以下定決心進行改革,成就斐然,甚至在金融海嘯期間都安然度過危機。瑞士情況就更特別了,因為這個長期的進步,維持開放與平等的原則,使得社會擁有高度的信賴感。
整體而言。本書的主要內容,在於鼓勵大家對於西方所樹立的價值與信念維持信心。作者承認,對於西方民主制度的懷疑、民粹政治的興起,以及移民政策的偏見,這些都是真實的,但相較於西方曾經引領人類發展全世界最成功的政治理念而言,我們不但不應該放棄這個理念,我們更應該恢復它原有的榮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務實,不必對於未來的經濟發展有過高的期待。作者甚至認為,在經濟的發展上,保持乏味的一致性,也算是不錯的目標!
我將本書推薦給國內讀者,並也希望大家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仔細欣賞作者如何在靈活運用大量資訊的情況下,展現他對於世界最成功政治理念的堅持,甚至不惜以戰爭這個字眼,強調他所認知的迫切感。
導言:西方的概念
打從我們任何人有記憶以來,所謂的現代就是西方,而西方幾乎是所有最先進事物的代名詞,包括科學、社會改革、文化、人民富足、影響力及權力的各種形式。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狀態,有時就連西方國家的人也不例外,但除去酸葡萄心態或意識形態分歧,這種西方現代性霸權的現象確實穩固,我們早已不太清楚一切究竟從何開始。我們甚至不太確定「西方」的定義為何,儘管往好處看,原因或許是現代性及其特徵早已不局限於「西方」這個地理區域,指稱的也不再只是西歐、北美,或其它被西歐殖民過因而共享文化根源的國家。畢竟,無論是現在的日本、臺灣、斯洛維尼亞或南韓,本質上都已跟瑞典、法國及加拿大一樣現代化,也一樣西化。這些國家與西方共享的不是地理位置,不是歷史,而是一種概念。
那是一種非常有力且至關重要的概念。之所以至關重要,顯然是因為它提升了許多國家富裕、安全、穩定、和平及科學進展的層次,而且達到之前幾個時代都難以想像的高度。此外,這個 ............

书籍插图:
书籍《西方的命運》 - 插图1
书籍《西方的命運》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西方的命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