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思维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蓝色思维
(美)华莱士·J.尼科尔斯著阳曦译
九州出版社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蓝色思维
作者:【美】华莱士·J.尼科尔斯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ISBN:9787510869402
本书由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被水包裹的那一刻,
我对孤独心满意足。
——约翰·杰罗姆《蓝色房间》
推荐序我们都需要蓝色思维
《环球科学》主编褚波
一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我就发现,我与这本书渊源不浅,因为与它有关的几位关键人物都与我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第一位关键人物,当然是这本书的作者华莱士·J.尼科尔斯(Wallace J.Nichols)。尼科尔斯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先后就读于美国迪堡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博士期间曾深入研究过海龟。
现在,尼科尔斯有多种身份,关注海洋生物和环境的科学家,海洋革命组织、“SEE the WILD”和“LiVBLUE”等公益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还是颇有建树的科学作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新闻周刊》《科学美国人》《新科学家》等知名媒体上刊登过文章和摄影作品。虽然我和尼科尔斯并不相识,也从未谋面,但是,至少在《科学美国人》这个平台上,我们曾经在工作上有过交集。
第二位关键人物,是这本书的译者阳曦女士——她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当然,阳曦本人并不老,还很年轻)。阳曦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理工科背景的她却钟情于文字和翻译。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经过科学松鼠会的朋友介绍,我和她开始了长达七八年的合作,经常邀请她为《环球科学》翻译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稿件。
我所供职的《环球科学》是世界著名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c American)的中文版。看过《环球科学》,或者了解《科学美国人》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本杂志的特点就是权威和前沿,杂志上的很多文章都是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撰写的,报道的内容也多是非常前沿的研究成果或重要进展,这样的内容并不好翻译,因为这对译者有很高的要求:广而深的知识背景、对英文原文的准确理解、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学习和资料搜索能力……完全具备这些能力的译者并不多,阳曦是其中之一。她的译文流畅生动,准确到位,能很好地向读者传递原文的精髓,所以这几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也会继续合作下去。
第三位关键人物是这本书的幕后英雄、北京阳光博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总编辑牛瑞华先生,因为他,这本书才得以和中国读者见面。我原本不认识他,是另一位老朋友董毅然先生介绍我们认识的。董毅然曾是我的同行,10年前,他是另一本新锐科普杂志《新探索》的编辑部主任。尽管因为各种原因,《新探索》杂志目前已经不在了,董毅然也转战电商领域,但作为一个有情怀的科普老兵,他始终关注着中国的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彼此也始终保持着敬意——毕竟,我们都是为科学传播一起奋斗过的人。
牛瑞华先生是董毅然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的同学,是一位资深出版人,他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在从事出版工作。牛瑞华大概也是《科学美国人》的读者,因为除了《蓝色思维》这本书,他出版过的另一本科普类的畅销书《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英文版图书What a Plant Knows就是由《科学美国人》策划出版的。这本书曾获得2014年的文津图书奖(科普类第一名)。牛瑞华在谈起引进这本书的理由时曾说到,“尽管这本书当时还没有出版,但书名和简介太吸引我了,而且还有个靠谱的出版方《科学美国人》杂志,所以我就下定决心,要引进这本书的版权。”
我想,可能就是因为《科学美国人》的关系,牛瑞华先生才邀请我来为《蓝色思维》作序。当然,与以上3位关键人物之间的关系,只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部分原因,更多的动力,还是来自这本书本身的价值。
尼科尔斯通过一系列数据和事实,告诉了我们水和大海有多么重要。在宏观层面上,地球上超过一半的氧气来自海里的浮游生物,水覆盖了超过70%的地球表面。全世界大约80%的人口都生活在距离海洋、湖泊或者河流60英里以内的地方。超过10亿人的生计直接依赖于水,全球2/3的经济体量来自与水有关的活动。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主要依赖水产品提供蛋白质。
而具体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更深层次的微观层面,水可能更加重要。生命最初的9个月里,我们一直沉浸在母亲子宫内“充满水”的环境里。出生以后,我们的身体大约78%的成分是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会降低到60%以下——但大脑的含水量依然高达80%,我们细胞内的水包含的矿物质成分和海水差不多。人类学家罗兰·埃斯利曾经写道,人类“其实是水超越河流束缚的一种方式”。
另外,目前最受认可的生命起源假说之一,也与水和大海有关:深海底的火山口孕育了最早的一批地球生命。
可能正是因为水对于生命如此重要,在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深处,都潜藏着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蓝色思维”:
爱尔兰的一项研究发现,住在离海边5000米以内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这也是临海、临湖、临江地产价值更高的原因之一;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雪莱·贝茨表示,我们的耳朵天生偏爱水声,因为水的声音频率和音调都不高,而且富有韵律和节奏,音量也十分轻柔;
波恩大学公共健康与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者在科隆和杜塞尔多夫调查了在河边散步的人们,结果发现,人们明显偏爱都市环境中的水,因为水能够带来正面的感知体验;
水还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无论是过去那些伟大的作品,还是当代最先锋的艺术,很多都与水有关。只要朝窗外看上一眼,或者去岸边走走,你也能让自己的大脑恢复到最理想的状态。
这本书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和故事。读到这里,读者朋友可能已经从书中收获了关于水、关于生命的很多知识,但是,正如一位伟大的电影导演往往会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去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进而唤起人们对某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一样,尼科尔斯提出的“蓝色思维”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蓝色思维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