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些事儿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清朝那些事儿
朱景辉

《清朝那些事儿》

第1节:大清国号的来历(1) 大清国号的来历 关于清朝的国号,有一个传说。当年努尔哈赤落难,被敌人追杀,他骑着一匹青色的马,这匹马跟随他多年了,非常有感情。这马好像也通人性,驮着努尔哈赤不知疲倦地一路狂奔,终于摆脱了敌军。而这匹马却倒地不起,活活累死了。努尔哈赤很心疼,含着泪把马埋葬了,并在马的坟前祷告说:"大青马呀,大青马,如果有一天我努尔哈赤成就霸业,我的国家就叫'大青'!"后来清军入关,皇太极就按照当年努尔哈赤的意思,改国号叫大清了。 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大清的本意来自蒙语"daicing"的音译,意思是善战者,优秀者,皇太极选此为国号,应该是希望自己的国家英勇善战、永远优秀的意思吧。 努尔哈赤一役中两箭 努尔哈赤被清庭称作"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可见其丰功伟绩。努尔哈赤自25岁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先后统一女真各部,又征抚蒙古。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公布了《七大恨》檄文并向明朝宣战。短短几年,他率领八旗子弟兵所向披靡,先后取得抚清、萨尔浒、开铁、辽流和广宁之役的胜利。天命十年,迁都沈阳建沈阳宫殿。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在他死后十年,便改国号为"清"了。 努儿哈赤英勇善战,冲锋陷阵中自然免不了受伤。《清史稿》曾有记载,与董鄂部一战中,就"贯胄中首"、"穿甲中项",两次负伤。明万历十二年,太祖年二十六年九月,努尔哈赤率军与董鄂部交战,酣战中敌军之中一个叫鄂尔果尼的兵士一箭射中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反手拔下箭支,搭弓射了回去,并未射中鄂尔果尼,却将他身边另一名兵士射死。他带伤继续作战。不多时另一敌兵罗科又弯弓搭箭,射向努尔哈赤,箭弩贯穿铠甲,正中脖子一侧,他再次伸手去拔箭,谁知这只箭箭头带有钩子,一拔之下,自是血肉迸落。受到重创的努尔哈赤拄着弓慢慢从马上下来,连饮水数斗,稍稍休息了片刻,简单地包扎后又继续冲锋陷阵,此时士气鼓舞,激战之下终于攻下了城池。 得城之后,下令在所俘虏的士兵中搜寻这两个人,找到之后带来见他。当鄂尔果尼、罗科站到他面前,以为必死之际,努尔哈赤却大笑说道:"像二位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并当时下令封两人为佐领,辖户三百。 努尔哈赤与黄金肉 满人努尔哈赤在幼年时期因家道中衰,曾经流落辽宁抚顺等地方,在一个女真部落首领家当伙夫。当时,这位部落首领很讲究吃喝,每顿饭都要有八菜一汤,必不可少。有一次宴请宾客,他选定部落中一位善烹调的女仆司厨,由努尔哈赤做帮手。当女仆做完第七道菜时,突然晕倒。此时,外厅正等着叫上最后一道菜,帮手努尔哈赤见状,急中生智,忙将切好的里脊肉裹上蛋黄液,入油锅迅速颠炒后装盘送上,首领尝后,觉得味道与往不同,特别好吃,宴毕问起原因,侍者只好实情相告。首领听了很高兴,又传来努尔哈赤问这种菜叫什么名儿?努尔哈赤为讨吉利,答道:"叫黄金肉。"自此,努尔哈赤在这首领家颇受欢迎。 后来,努尔哈赤发迹,成了清朝第一个老祖宗,于是,每届大典,必令先上黄金肉,并当众讲述这段故事。因此,清朝各个皇帝都把黄金肉奉为至上珍馐,以示不忘祖上恩典与赏赐。 清朝皇帝都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是因为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三个仙女在池中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有一个仙女爱不释手,把果子放进嘴里吞进腹中,从而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男孩相貌奇异,而且刚出生就能说话,仙女告诉他,他姓爱新觉罗,名叫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就是努尔哈赤的祖先。 然而,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载中,都说努尔哈赤姓"童"或"佟"。努尔哈赤曾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先后八次骑马到北京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明人或明清之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记载,都说努尔哈赤姓"童"或"佟"。 满族为何忌食狗肉 满族有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民族传统习俗。满族的这个习俗是怎样形成的? 相传努尔哈赤大汗当初在辽东总兵李成梁手下做事。一天,辽东总兵李成梁与老罕王说自己脚上有三颗红痣,所以才在上天的保佑下做成了总兵,这个时候老罕王顺嘴就说:"李大人啊!我的脚上有七颗红痣呢。"李成梁一听颇为震惊并在内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忌讳心理,并酝酿暗中诛杀老罕王以除后患。不过李成梁的小妾从小就疼爱老罕王,当得知李成梁有此计划的时候就先前一步搭救努尔哈赤。当时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小妾的帮助下骑着大青马带着大黄狗连夜出逃,李成梁得知后派大批明兵随后追来,先射杀大青马,努尔哈赤急中生智逃入河边芦苇中,因过度疲劳而睡去。明兵找不到努尔哈赤,就放火烧荒,大黄狗见老罕王不醒,就跳到河中浸透全身,再跑到他身边,把苇草淋湿,大黄狗反复这样做,老罕王才以得救,而大黄狗却劳累至死。从此老罕王发誓,再不食狗肉。于是满族的老百姓也追随效仿,便有了今日之"忌服狗皮,忌食狗肉"的满族传统习俗。 老将不敌小子 天启六年正月十四,努尔哈赤亲率十三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直扑四虚无援的宁远城。镇守宁远城和前屯卫的宁前道袁崇焕明白,宁远、前屯卫完了,山海关也就完了;山海关完了,京师门户也就随之洞开。袁崇焕誓与此城共存亡。他在前临强敌、后无援师的逆境中,指挥四万余名将士死守孤城。

第2节:大清国号的来历(2) 努尔哈赤的对手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文官出身。努尔哈赤曾经轻蔑地称他"小子"。努尔哈赤久经沙场,屡战屡胜,哪里把兵寡将微的袁崇焕放在眼里。面对三倍于己的攻城强敌,书生出身的袁崇焕并未吓成一摊烂泥,而是临危不惧,周密布防,指挥城中军民从容抗敌。他先嘱将士不发一枪一炮,当敌军在大炮射程之内扎下大营后,下令燃放大炮,一炮歼敌数百人。努尔哈赤并未被如此厉害的大炮所吓倒。在红夷大炮轰击下尸横遍野,仍拼死猛攻。危急关头,袁崇焕镇定自若地指挥官兵投掷燃烧的油棉、柴火,抛掷火球、药罐,而且在自己挂彩流血的情况下,自裂战袍稍加裹扎即坚持战斗,令麾下将士激奋不已。二十五日,八旗劲旅继续攻城,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隆隆轰鸣。勇猛的八旗将士成批成批地倒毙于天崩地裂的轰鸣声中。连续两天恶战,八旗将士用尽攻城之策,终未叩开宁远孤城的大门。宁远之役,努尔哈赤一败 ............

书籍插图:
书籍《清朝那些事儿》 - 插图1
书籍《清朝那些事儿》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清朝那些事儿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