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作 者:【美】乔西·戴维斯
译 者:陶文佳
责任编辑:王 华 孙 琦
ISBN:9787210081630
品 牌:磨铁数盟
关注我们的微博:@磨铁阅读
关注我们的微信:motieyuedu
问题反馈:mtsmapple@motie.com
网 址:http://www.motie.com/
本电子书版权归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未经版权方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发行、传播等行为,禁止私自用于商业用途,违者版权方将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前言 成为高效之人
不论你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还是痛恨它,我们每天的工作量都已经达到了超负荷的程度,实在令人难以为继。每天刚开始工作,我们就要琢磨如何才能完成所有任务、可能会让谁失望、要牺牲——不是第一次牺牲——哪些重要的任务才能勉强喘口气?
当我们端起第一杯咖啡时,就会用掌上设备检查电子邮箱,看一眼又有谁给我们加上了一条待办事项。邮件一封封被打开,压力也在一点点地累积,每一封邮件里都包含着我们明知自己不可能迅速完成的要求。于是我们只好把这些邮件标记为“未读”,留待“晚点再说”。而在脑海中,我们会把这些邮件扔到昨晚(昨晚离开办公室时明明已经很晚了)没做完的那堆工作里。还有更多的邮件等着你回,更多的电话等着你打,更多的表格等着你填。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你立即集中精力去做。
实际上,在我们能着手进行真正重要的工作之前——真正重要的工作也实在太多了——还需要打起精神解决许多事。我们经常工作一整天:先是在办公室里,回家后还得照顾家人、打扫房间、缴各种费用,有时甚至要一直忙到上床睡觉。简单来说,就是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永远不够用。
如果你觉得这种情况很熟悉,放心,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我当教授、老师、高管教练、作家和训练师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这种情况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和非职业人士中都非常普遍。更糟糕的是,我看到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的人——高管、医生、学生、企业家、政府雇员——都利用了一些大同小异但绝无可能成功的解决方式,想要让自己从工作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那些解决方式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一次又一次,我亲眼见到那些聪明、刻苦、努力工作的人落入了“效率”的陷阱:我们总是竭尽全力地扑在任务上,抓住一天中所有零碎的时光,然后将它们利用起来。如果有手下,我们还会要求他们也照做不误,把每一天都尽可能塞得满满当当的。时间管理类书籍、专家,甚至是一整个顾问公司都在完成这一挑战——帮助人们“在更短的时间里做到更多”。我的兄弟是一家百强公司的高管,他曾这么说过:“我们都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也的确很重要,但每天都想尽各种方法把十磅的工作塞进五磅的袋子里,我们也还是会被工作淹没啊。”
还有一些时间管理专家建议我们首先着手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接下来可能就没时间去解决它们了。是的,把最重要的事情与那些紧急但重要性较次的事情区分开来,这种做法的确有其价值。但这个建议也有令人沮丧之处,因为到最后,我们手头上还是会有很多并不那么重要但同样需要完成的事务。有些事情很重要,是因为它们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有些是因为如果不做的话——从长远来看——我们就会丢掉饭碗;有些则是因为我们已经承诺了完成期限,总不能因为另有要事就不管了呀。
即便这些任务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没有完成,我们还是会感到焦虑。当然了,有些问题眼不见为净,大家不妨学着放手。但大部分任务是我们有责任或必须完成的,到了最后,我们还是要去解决它们。
如果效率不够高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包括我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客户们,早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选择一款正确的系统或手机APP来帮助我们管理时间、确定任务的优先级,就应该足以减轻每日的工作压力。但重要的不仅仅是数量和能力这些因素,即使你的工作效率已经奇高无比,你仍会难以感到满意。一天结束后,大多数人只会觉得窒息,而不是成绩斐然。
然而,我们所求的并非遥不可及。我认识的大部分成功人士想要的不过两点:第一,不想再觉得一切都无法掌控,第二,想要在工作上拥有极佳的状态——他们想成为工作的主宰者。
想要做到这两点,最典型而错误的做法——基本都会失败的做法——就是期望自己能无间断地工作,往我们已经满满当当的日程里塞进更多的工作。这种方法的错误到底在哪里?我们又要如何改进呢?
高产神话
说到以勤勉著称,大概没人能与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较高下。世人都认为他就是高效、高产的代名词。他几乎无所不能,他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无人能比:作家、发明家、科学家、印刷商、哲学家、政治家、邮政局长、外交家等。一个人究竟是怎么在一生之中做完这么多事的?让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一名印刷商和出版商的——这是他最开始从事的职业——这样便能多少了解一些他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这也能揭示我们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又做错了。
172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18岁。他已经结束了在波士顿一家印刷厂里的学徒生涯,开始在费城的一家印刷厂里独立工作,还发表了几篇流传甚广的文章。那一年他离开美国去了英格兰,在那里,他将要向印刷业最出色的大亨学习,比如著名的印刷商塞缪尔·帕尔默。对一个有16个兄弟姐妹的穷孩子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帕尔默的工厂里工作时,富兰克林很快就用他的聪慧和勤奋打动了一些人,也惹恼了另一些人。他的同事们从早到晚地喝啤酒,而他只喝水,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体力表现得比别人更出色,还能省下一点钱。你也许会说,在那个年代想出类拔萃要容易得多,但富兰克林的厉害之处在于看到机会、敢于冒险,并坚持不懈。最终,他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跳槽到了一家更好的公司。
数年之后他回到费城,打算一展宏图,在另一个印刷商手下工作了几年之后,借债开了自己的公司。他手上有间印刷厂,又急需钱款,这时他看到了另一个机会:出版自己的文章。当时,费城只有一家报纸,富兰克林觉得它“无足轻重,经营不善,一点儿娱乐性都没有”。他很清楚,自己是这一带唯一能写一手好文章的印刷商,于是他便涉足了报纸发行业,并最终出版了《穷查理年鉴》。除去醒目的日期以外,年鉴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