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琳达历险记·译言古登堡计划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欧琳达历险记·译言古登堡计划
作者:[英] 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品简介
本书创作于17世纪,为书信体小说之先声。写信人欧琳达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无数男子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他们或因种种愚钝自负的行为被她调笑戏弄,或因魅力非凡而让她进退两难,只得向蓝颜知己克林德写信倾诉衷肠。这个机灵聪慧、不可一世的爱情赢家,在看透了男女感情博弈的游戏之后,到底是投向了成熟知性绅士的怀抱,还是继续信奉单身万岁?她与异性朋友之间的纯友谊能持续到最后吗?爱情是永恒的话题,而这种种微妙的纠葛,竟出自近300年前的14岁少女之手……
作者简介
凯瑟琳·特罗特·科伯恩(Catharine Trotter Cockburn,1679-1749),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哲学家。14岁即创作了处女作《一个年轻女子的奇遇》(The Adventures of a Young Lady),后来更名为《欧琳达历险记》(Olinda’s Adventures)。接着,她于1695年创作了戏剧《来自卡斯特罗的艾格尼丝》,该剧在德鲁里巷的皇家剧院上演;1698年,悲剧《致命友谊》问世;1702年,年仅23岁的她出版了第一本哲学专著《为洛克先生<人类理解论>的辩护》(A Defence of Mr. Lock's [sic.]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她和欧琳达一样聪明能干,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却苦于社会习俗的束缚,让她们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正如她在《致命的友谊》中的献词中所写,“当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出现的时候,尤其是闯入异性的特权属地时,人们必定认为她天性邪恶。” 1708年,她与牧师帕特里克· 科伯恩结成连理,成为后世所知的凯瑟琳·科伯恩夫人,婚后家庭陷入财政危机,科伯恩也从此辍笔,旷世才情从此湮没在光阴流转中。
简介
《欧琳达历险记》出版于1693年,是一部简洁的书信记叙体小说。作为为数不多但又让人心悦诚服的范本之一,这本书印证了一条理论:一种文学形式,例如小说,是间歇性不规则地发展的。与此同时也反映了一条金科玉律:聪明的头脑,就算是用看似不尽如人意的材料,往往也可以创造出优质的作品。相较于笛福,《欧琳达历险记》确实只能算是谦逊的雏形,但是,如果用家庭现实小说的标准来考量,和当时的英国小说作对照,这部作品却是惊人地成熟。或者,如果我们相信书商,把版权授予一个14岁的女孩,那此前也只有少年时期的简·奥斯汀能与之相比了。
虽然在第一版中,欧琳达只被介绍为“一个匿名的年轻女人”,但在1718年和1724年的版本中已被称作“特罗特夫人”。这位女士从1707年起成为萨福克的副牧师帕特里克·科伯恩的妻子,尽管她在威廉国王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但之后就渐渐销声匿迹了(她的丈夫在乔治一世登基时去世,生前是一名教师),后来被人们称为“一个有学问的女人”和伦理学作家。她用了娘家姓的这一举动,尽管在1718年并没有给布里斯科的作品集增添色彩,但加上女主角的处境和特罗特夫人早年生活出奇的相似之处(之后会讨论),让布里斯科的作品归属看上去值得被认可。确实,如果特罗特夫人真的写了欧琳达历险记,她肯定是在14岁那年写的。但是她却是一个惊人地早熟的孩子;在16岁时她就创作了一部成功的素体诗悲剧,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和简·奥斯汀都展现了相似的小说技艺(更不用提黛西·阿什福德了)。
凯瑟琳·特罗特(1679-1749)是大卫·特罗特和莎拉·贝伦登的女儿。大卫是一个海军指挥官,在1683年的一次航行中殉职。莎拉和梅特兰家族、德拉蒙德家族有亲戚关系,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她在上流社会的贫困处境中维持生计、养育女儿,直到她在安妮女王统治下领到每年20英镑的养老金为止;伯内特主教也是她的朋友和赞助人。凯瑟琳是一个神童,她通会了拉丁文和逻辑学,据说还自学了法语;在童年时代就即兴创作诗篇,在14岁的时候为比维尔·希金斯先生从天花中康复而创作了一首诗,这首诗与当时盛行的“品达”风格的诗相比毫不逊色。但在1695年的时候,凯瑟琳·特罗特根据贝恩夫人对葡萄牙历史的叙述中的选段所改编的悲剧《来自卡斯特罗的艾格尼丝(Agnes de Castro)》大获成功,之后就以女性智者闻名。同年12月,这部作品在德鲁里巷的皇家剧院上演,由威彻利做开场白,维尔布鲁根夫妇和科利·西贝尔也参演其中的角色。《致命友谊》这部悲剧是于1698年在林肯律师学院创作的,并获得了些许成就,而接下来的两部作品就没那么幸运了。但是,特罗特夫人结识了康格里夫、德赖登和法夸尔,也因为《女性智者》(1704创作;1696年演出)和皮克斯夫人以及曼利夫人一同被奚落而出名。1702年,她转向更加严肃的写作,她的《为<人类理解论>的辩护》和其他针对唯物论指控,为洛克理论辩护的论文让洛克为之动容,亲笔写信感谢;她还与莱布尼茨通信,他深度分析了她的理论。《学者文学作品史》在1743年还刊印了她的一篇关于道德义务的论文,1747年沃伯顿给她的论著写了序言。
如果我们愿意承认《欧琳达历险记》是特罗特的作品,它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传奇化的自传。欧琳达,如同特罗特夫人一样,是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少女,她没有父亲,她的母亲迫切地想让她嫁给富有的权贵阶层。但是关于她的性格与遭际并不确凿,我们必须依据两个当时有可能带有偏见的描述。特罗特夫人在《女性智者》中并没有受到过多批评;她在《卡利斯塔》中被扮作一个狡猾又狂妄,完全不懂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小角色(她声称读了原版的亚里士多德),但没有提及她的道德品性。关于她早年的另一个记录,是曼利夫人传奇化的自传和丑闻编年史《里维拉历险记》(1714年出版),也许完全不可信;但是作者却和特罗特夫人有很深的交情,她在1690年所说的关于她生平的信息,在《欧琳达历险记》里也有提到,而且与特罗特夫人回忆录的作者托马斯·柏奇的概述也差不多一致,两者相似到让人不禁猜测:在《欧琳达历险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的类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欧琳达历险记·译言古登堡计划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