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世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杨照的公民课|  2
      A NEW WORLD IS BORN        On the Philadelphia Conven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打造新世界
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杨照_著
台海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打造新世界: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杨照著. --北京 : 台海出版社, 2016.5
ISBN 978-7-5168-0956-3
Ⅰ. ①打… Ⅱ. ①杨… Ⅲ. ①宪法-研究-美国 Ⅳ. ①D971.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78906号
打造新世界 : 费城会议与美国宪法
作  者:杨 照
责任编辑:刘 峰  执行编辑:赵雪峰
装帧设计:彭振威  内文制作:杨 雷 龚碧函
责任印制:蔡 旭
出版发行:台海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南路1号,邮政编码:100021
电  话:010-64041652(发行,邮购)
传  真:010-84045799(总编室)
网  址:www.taimeng.org.cn/thcbs/default.htm
 E-mail:thcbs@126.com
经  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山东鸿君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书如有破损、缺页、装订错误,请与本社联系调换
开  本:1168mm×850mm 1/32
字  数:113千字  印  张:5.875
版  次:2016年6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6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168-0956-3
定  价:30.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自序
第一章 美国宪法的诞生第一节 费城会议“独立且自由”的殖民地
松散而弱势的邦联
并非制宪会议的制宪会议
因祸得福:一场草率的会议
神奇的逆转:联邦派与州权派的相互妥协
逆转背后的五项因素
联邦党人文集:全程记录宪法草案制定过程第二节 “我们人民”的诞生“我们人民”的出现
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美国宪法的民意基础
民主理念的英雄,还是经济利益的推手?
一个“更完美的联盟”
从主权在州到主权在民
第二章 国会立法,主权在民第一节 人民的代表政治制度的最佳组合
议会:说话的场所
议员的产生及其角色
参议员:为国家提供智慧支持
众议员:民众的代表
议员改选:代表人民的人,常以为自己就是人民
交税人数决定议会席位第二节 人民本来就是自由的国防与军队:国会拨款装备,总统负责指挥
民兵队伍与持有武器的权利
《权利法案》:与宪法同等重要
模糊的人身保护令
不得刻意入人于罪
一个全新的经贸体系
人民是契约的主人
严密逻辑下的思想冒险
第三章 行政权力赋予联邦总统第一节 从“主席”到“君王”行政权力的弹性空间
“总统”原来是“主席”
题外话:联邦对邦联的真正继承
总统任期为何是四年?
华盛顿留下的表率
美国不会变成王朝
君王般的行政权力
行政权的深层含义
总统宣誓捍卫《宪法》
公职人员宣誓效忠《宪法》第二节 总统选举有多复杂?复杂的选举人和选举人团
各州共同参与的民主实验
选举人的第二张票
没钱也能参选总统
施瓦辛格引发的大讨论
作为“见习总统”的副总统
“竞选搭档”背后的考虑第三节 总统权力有多大?总统的特赦权
总统的外交权
总统的提名、任免权
行政权的紧箍咒第四节 想要弹劾不容易何种情况下,总统遭弹劾?
陪审团是主审
说不清楚的“失当行为”
弹劾不是党派斗争
第四章 联邦最高法院的进化受到高度保障的大法官
联邦法院不得侵犯州权
如何才算“叛国”?
日趋重要的司法权
附录 《美国宪法》订立施行大事年表
自序

从我们自我中心的角度看,人类经验最主要的分类,是“传统”与“现代”。不论哪个地方、哪个文明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划分,乃至断裂。
从中国和东方看,我们今天所过的“现代生活”,来自西方,明显是受到西方强力影响后,或自愿追求或被动接受的结果,因而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区隔、断裂。传统被打断、被抛弃了,才代换上现代。
连带地,我们经常误解以为:“现代文明”等于“西方文明”。相较于东方所受到的冲击,现代起于西方,所以现代就是西方的。然而仔细考查一下17、18世纪以降的西方历史,我们真正看到的,同样也是一个旧有的、“传统”的模式、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拆开、撕裂、瓦解、推翻,换上一套非常不一样的模式、系统。他们有他们从传统到现代艰难转变的痛苦过程。
新天新地诞生,逼着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原有的习惯,重新学习、重新思考。在一个意义上,西方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比东方平和,因为没有被外力压制、强迫的屈辱,没有濒临灭绝的危机焦虑;但在另一个意义上,西方的变化,比东方要来得辛苦,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采用,由旧到新,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重新思考、反复争议、内在拉锯斗争,才能形成。
两三百年来,从西方开始,这套现代生活模式、系统逐渐笼罩、改变了全世界,甚至统一了全世界。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有生之年看得到的将来,这套现代模式、系统应该都会继续与我们常相左右。没有充分理由让我们预言现代的终结,更没有理由让我们能想象回归到传统。换句话说,不管喜不喜欢,我们都摆脱不了活在现代里的事实。
我们活在现代中,其观念、原则、规律像空气般包围着我们,决定了我们如何生活、如何感受、如何看待自己和外在世界,正因为无法摆脱,所以我们很少意识到其存在。要记取苏格拉底的训诫:“未经检验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要能意识到现代的存在,自觉地理解自己究竟在过怎样的生活,其中一种方式,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溯源式地问:“现代是怎么来的呢?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现代离开了传统,取代、淘汰了传统呢?”
换个方向想:“我为什么是今天这样一个人,过这样的生活,而不是徐志摩、不是朱元璋、不是司马迁?为什么我绝对过不了徐志摩、朱元璋、司马迁的生活?把我和他们彻底区隔开来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如此探问、如此追究,一定会带领我们抵达奇特的领域——看 ............

书籍插图:
书籍《打造新世界》 - 插图1
书籍《打造新世界》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打造新世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