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奥黛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这些花束本是为了寻找一颗心,但只找到一只花瓶。
——罗曼·加里
超过这个界限,你的票不再有效。
罗曼·加里(1917-1980),法国著名作家、外交家,曾两次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后记
这其实是一本被禁止写作的书。
一年前有人提供给我拍一部电影的机会。因为我必须艰苦学习,为拍电影做准备,学习使用画面语言、构图、声音、剪辑等,我不允许自己写作。随后,在开拍的前夜,人家递给我一纸合同,禁止我滑雪和参加一切剧烈的体育运动。我在签字画押时,人家还让我明白,我最好也别写作,反正我也不会有时间。
这大大地刺激到了我。
所以在拍摄和剪辑期间,我利用极少数的空闲时间,躲开团队,早晨吃早餐时伏在桌子一角创作,晚上回宾馆在房间里继续,写下这些在我脑子里酝酿已久的故事。我重新体验到了秘密写作的乐趣,就如少年时代在纸上涂鸦时那种亦真亦幻的快乐。
通常,是先有小说再改编成电影。这次则相反,不但是拍电影的契机催生了我这几篇小说,而且在拍摄一结束,我再次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把原创电影改编成一篇小说。
电影叫《我们都是奥黛特》,小说也是。但无论是谁,只要对电影和文学感兴趣,并了解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会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我力求用两种语言、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同一个故事,这里是用文字,银幕上是用影像。
2006年8月15日
译后记
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十年前我第一次把他那本感动了无数人的《奥斯卡与玫瑰夫人》译介到中国,随后陆续翻译了他的《诺亚的孩子》《我们都是奥黛特》《纪念天使协奏曲》《火夜》等。二十年来,他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新书,一如既往地受欢迎,一如既往地被译介到全世界。他诸多很久前发表的小说还在再版,戏剧不断上演。有价值的作品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
2008年,我翻译出版了他的小说集《我们都是奥黛特》,如今中信出版社慧眼识珠,集中再版施米特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在阅读和翻译过原作者更多的小说,在对他的写作背景有更深入了解,在对其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后,能有机会修订多年前的译稿,使之更接近原作精髓,作为译者,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
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是一位深具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的作家,他出生于1960年,毕业于有“哲学家摇篮”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做过哲学讲师,同时创作剧本,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他的关于弗洛伊德与上帝之间对话的《来访者》在1994年获得三项莫里哀戏剧大奖。成名之后,施米特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到目前为止他已出版了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自传、剧本、绘本、音乐评论等四五十部作品。他的作品几乎部部畅销,使他跻身当代用法语写作作家中读者最多和被改编最多的作家之列。其作品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戏剧在五十多个国家上演。由他首次执导的同名电影《我们都是奥黛特》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奥斯卡与玫瑰夫人》也由他执导拍摄,在欧美公映。
可能与他的教育背景有关,与一般畅销书作家不同的是,无论他的戏剧,小说,还是电影,都充满了对生命、对宗教、对人性的追问,使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正如《鼠疫》的作者加缪认为的那样,一位文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这种将文学和哲学融会起来的传统,正是法兰西哲学和文学的独特魅力,施米特显然秉承了这种传统。
纵观施米特的所有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充满爱与平和,即便是一些悲剧性的题材,他也能处理得既无奉承,也无夸张,也无绝望,就如我们所见本书中的八个故事,八位女主人公(最后一篇例外)复杂的个性,不同的境遇。施米特不去评判她们,他用一种细腻、敏感、充满温情的笔触,向我们展示她们的内心世界:她们的无助、她们的成功和失败、她们追寻幸福的种种历程。
人们一直很好奇是什么奇迹让他做到如此?在保守了二十五年的秘密后,施米特终于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火夜》中承认,他曾经在撒哈拉大沙漠迷路,在濒临绝境而几近等死的那个夜晚,遭遇了神迹。那非凡的一夜,对他后来的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在翻译了他的《火夜》之后,回过头再来阅读他的其他作品,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
这本《我们都是奥黛特》是他在拍摄同名电影过程中见缝插针利用零星时间写下的,但故事却在他脑子里酝酿了很久。作者用《我们都是奥黛特》做书名,这篇小说也是这本集子中篇幅相对最长、倾注作者最多情感的一篇:一名卑微的女售货员与巴黎一位著名畅销书作家之间不可思议的动人爱情。故事的灵感来自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有一天他在波罗的海,遇上自己的生日,独自一人,所以有些忧伤。一位穿着节日盛装的妇女走近他,递给他一封饰有花环和天使图案的信,里面有一颗用海绵剪成的火红的心。他有些不安,觉得自己是否值得女读者用这种态度对待他。一小时后他在旅馆房间里打开信,信写得出奇的好。他抱着那颗海绵的心睡了一晚上。
书中女主人公奥黛特姓杜勒蒙德(Toulemonde),这是法国北方和比利时常见的一个姓,但发音和法语中的“大家,每个人”(tout le monde)一模一样。作者给女主人公取这样一个名字,一来出于文字游戏上的幽默;二来,奥黛特正是一位能给所有人带来启迪的女士。“奥黛特有一种天分,那就是快乐。在她内心最深处,肯定有一个爵士乐队循环演奏着动人的旋律和纷杂的小曲。没什么困难能把她击倒,面对问题,她寻找解决办法。因为谦卑和简朴构成了她的性格,所以任何时候她都觉得自己过得不能更好了,也就很少感到泄气。”这是作者勾勒的奥黛特的形象。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还趁机抨击了文学评论界对畅销书或大众作家的诋毁和嘲笑。这些作家的慷慨给那些把他们的作品当成救生圈的读者带来多少安慰啊。他本人肯定也遭受过类似的批评,但施米特用足够的勇气和实力证明,用美好的情感写作,也可以是“真正”的文学。与他以前的作品一样,这本书的意义在别处,在于他一直感兴趣的母题:生活给予我们的恩泽,生活带给我们的力量和救赎。生活从来不是被预设的,生活的恩惠也从来不会在我们等待的地方降临。
因此他并不是单纯地文以载道,他独特的构思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使他的作品在具有思想性的同时,又扣人心弦。比如《偷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们都是奥黛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