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界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推荐语
《心理界限》这本书道出我们临床很多一直具有“内射性负面思考”以及“非理性思考”的个案,他们常常在内心感到害怕,脑海中存在着许多迷思。作者用了许多贴切的形容词,像“便利贴女孩”“提款机大哥”“好累的蜘蛛侠”“救世主女孩”(很像我常说的“圣母马利亚情结”),让我们去体会这些需要建立“心理界限”的不同类型个案。作者所提的“戒伤害,建立完整自我能量”,绝对不是自私,而是为了所有关心你的亲友而应该做好的身心健康基本之道!
——杨聪才身心诊所院长、公共卫生医学博士
杨聪财
在强调“忍”与“让”的华人文化氛围里,界限是我们思考应对时,应该培养的第二“直觉”。
若能在人我之间养成“界限”思考的习惯,更可能突破“做好人还是做自己”的两难困境,找到一个既能与他人亲密又能自主的位置。
——临床心理师
苏益贤
推荐给总是怕别人失望、宁可自己受伤的人。这本书将陪伴你一起练习,如何保有对人的善意,同时又能温柔地做自己。
——科普心理学作家
海苔熊
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用喊话就能实现的,需要从在生活中看见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关系中的模糊界限开始,设立心理界限,不仅是看重自己,也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第一步。
——慈恩心理治疗所所长、临床心理师
邱似龄
一本令人豁然开朗的书,让人在关系中不至于乱了阵脚。作者带我们看见了心理界限的必要与正能量,唤起读者活出自己的勇敢。
——王意中心理治疗所所长、临床心理师
王意中
你准备好了吗?
我们一起重建自己的心理界限,让我们可以既善良又坚强。
前言 为人着想,为什么让我们的心痛痛的
辑一 无形的界限,有感的痛胸口卡卡的感觉,是怎么一回事
辑二 那些被伤害的人的样貌为什么不招摇、守本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还是受伤了……
为什么我这么尽心尽力,你们还是觉得我做得不够好
为什么多做,到最后变成我的错?我有一股闷气,不知道该对谁说!
为什么付出真情,反而惹人厌?我付出了那么多,我该怎么办?
我只是想做得更好,但是讨好了别人,我却一点也不好?
辑三 默默付出的背后,没被点亮的力量当你懂得设防线时,你的善良会更被珍惜
学着说需求,让对方更容易靠近你
适度距离,才能给对方成长的空间
界限,是你的隐形防护罩,守护你的美好
辑四 戒伤害练习:建立完整自我能量戒伤害练习之前:何谓健康的心理界限
戒伤害练习一:由内而外,把体质调整好
戒伤害练习二:由外而内,强化防御力
后记 照顾你的当下,保护你的未来
前言 为人着想,为什么让我们的心痛痛的
你的人生,一直在忍让吗?
之所以会动念写这本书,源自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我因公出差,搭乘高铁到外地。上了列车,我很快就找到了预先购买的对号座,但是两张并排的座椅上已经有一位打扮朴素的妇人和看似智力发展迟缓的小女孩坐在那里,我猜测应该是母女关系。
我拿着车票给妇人看,悄声地告诉她,她坐到我的位置了。妇人并没有出现任何惊讶的反应,她放下手中的早餐准备离席。只是她一边起身,嘴里一边不断地碎念着:“唉!我好可怜,有位子变成没位子。”音量之大,全车厢的人都听得到。随后,她拿起手机打电话给友人,再次抱怨这件事。
一瞬间,我有些光火,心想怎么会有人“做贼的喊抓贼”!但我深呼吸之后,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位妇人收拾好行囊,然后安静地入座。在此过程中,我没和那位妇人再有任何交谈。
没多久,原本还坐在座位上一脸茫然的小女孩也被妇人唤走了。
故事讲到这里,如果换成你,在那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我本以为面对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要做到态度温和,立场坚定,不理睬对方无理的反应,并非难事。直到我把这个经历分享出来之后,才发现不是每个人都能果断地在当下设立界限,分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该处理的,哪些只要轻轻带过即可。
我们很容易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特别是产生“愤怒”或“愧疚”这两种情绪。
我们先来谈“愤怒”的情绪。
我的一个朋友,听完我的经历之后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跟对方吵起来!要对方搞清楚状况,到底是谁没预先订票想坐霸王位,要她还一个公道来。难道你不会生气吗?”
“当然生气啊!实在是很莫名其妙,搞得好像我才是坏人。”
“可是你为什么没有反驳或解释呢?”
“跟她生气,然后呢?你觉得她是那种会道歉的人吗?而且这样不就正中她的下怀了吗?”
“怎么说?”友人饶有兴味地继续追问。
“你想想,她说那些话明摆着就是想激怒人。如果我因为生气回戗她:‘太太,想有座位,请自己先买票。’一来,只会引来旁人更多的注意;二来,倘若她恼羞成怒地回我:‘我真的好可怜,一个人带孩子,赚钱有多辛苦呀,怎么可能会上网买票啊!欺负我们这种没读书的人。’你有多大的把握,旁边的人搞得清来龙去脉,不会因为她的这番话觉得她很可怜,我很冷漠。到时候,就真的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哦!我懂了。假如你因为她说的这番话,情绪受到影响跟着生气,她就可以把自己伪装成弱者,让你百口莫辩。”朋友很快就抓到了这中间幽微的心理。
“所以说跟那个妈妈生气,其实是跟自己过不去。就算你把道理说破了,对方也不一定会认同你。不反应,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只是这需要很清楚的心理界限才能不随之起舞而掉入对方的心理游戏。为了捍卫自尊,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战局。赢了,没有任何好处;输了,只会让自己更怄气。
还有另一群人面对相同的处境,心中被勾起的情绪不是愤怒,而是“愧疚”,于是他们会对我的处理颇有微词,例如:
“你不怕别人觉得你很冷漠、没爱心吗?”
“也许她女儿真的需要照顾,让一下座位而已嘛!日行一善。”
“你一个人,比他们两个人好找座位啊!”
这些反应表面上是良善的,但是仔细深思,他们似乎把我的重点调包了,从本来的“责任议题”(那位妈妈如果需要就近照顾女儿,应该预先订票),变成“道德议题”(能让,却没选择让,是没有爱心的表现)。
他们的言下之意,隐约透露着一种特殊的逻辑,如果对方的状态比我们糟糕,我们就不应该表现得太快乐,应该发扬牺牲、忍让的精神,才称得上是一个善良、好心的人。也就是说,相较于支持受害者,他们更习惯于同情弱者。有时,甚至会反过来要求受害者配合演出,要当事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心理界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