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4.2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COPYRIGHT
书名: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
作者:【日】森川阳太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联合读创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ISBN:9787550287310
本书由联合读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前言
从童年时代开始,孩子们就需要经历种种正式场合,例如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以及大大小小的考试等。然而,身处这些正式场合时,很多孩子往往发挥不好,他们的具体表现如下:
◆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失常。
◆随着面对正式场合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心态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害怕面对正式场合而逃避。
◆在正式场合中无法集中精力。
◆仅有三分钟热度。
在诸多案例中,很多孩子虽然在平日里付出了许多努力,却仍然因为这样的问题而导致表现不佳。因此,许多家长都很焦虑,他们抱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只要按照平时那样做就可以的,为什么到了正式场合孩子就做不到呢?”“孩子只要有自信就能做得更好,但为什么就是拿不出自信呢?”
想必拿起这本书的读者也有如此的困惑吧。
说了这么多,请原谅我还没向您做自我介绍。我是心理训练师森川阳太郎。我创办的“RECOLLECT”公司,主要业务就是面向运动员和实业家进行心理训练,帮助他们练成过硬的心理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出真正的实力。
说起心理训练,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是一种花费很长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内在的行为。然而,我独创的心理训练法,其目的就是在不改变自己的前提下,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的训练下,一部分学员的心理状态能在短短一周之中就有明显的改善。
我们这家公司不限制学员的年龄,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小学生,都曾在我们公司接受心理辅导。根据我的经验,小孩子接受心理辅导的效果,往往要比大人更加显著。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能够正确地理解这项心理训练的意义,并在恰当的时机给孩子合适的教导和指导,就能事半功倍。
父母是距离孩子最近的人,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专属心理训练师。
所以,只要父母愿意做孩子最好的心理训练师,无论是“胆怯懦弱的孩子”“胆小怕事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还是“没有干劲的孩子”,他们都有可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面对正式场合毫不怯场的孩子”。
这种训练方法并不困难,也不会耗费您太多的时间。
假设一个月之后,您的孩子就要面对一个重要的“正式场合”,即使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从现在开始进行训练,时间也是十分充足的。
那么,从今天开始,请务必试着对您的孩子进行这项训练吧。
第1章如果在正式场合中紧张,该怎么办?→即使紧张也没关系
不怯场的人就不会紧张吗?
孩子在正式场合中发挥不出真正实力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原因就是“紧张”情绪。
极度的紧张,会导致孩子手脚发抖,大脑一片空白,心跳不断加速。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只能任凭时间一点点流逝,却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越是焦急地想做些什么,身体就越是不听使唤。
不仅如此,紧张情绪还会导致孩子在参加正式场合的前一天晚上无法入睡,食欲不振。这种现象在不少孩子身上都有体现。
那么,难道在正式场合不怯场的人就不会紧张吗?
答案是否定的。
哪怕是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他们在重大场面上、众目睽睽之下,都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紧张。
比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在赛后采访中回顾刚刚完成的比赛时,往往会回答:“刚才紧张得要命!”
“紧张”是一种情绪,而情绪的流露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
涌现出来的情绪,无论是什么样的情绪,人们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消除,也无法用其他的情绪覆盖。
对喜欢的东西就是喜欢,对讨厌的东西就是讨厌,就是这样的道理。
设想一下,如果家长强行让不喜欢吃青椒的孩子把青椒当成喜欢的东西吃下去,孩子是不可能高高兴兴地听话的。
人不是因为想要兴奋才兴奋,更不会因为想要坐立不安而变得坐立不安。心跳不止的时候,当然不会因为你想让心脏跳得慢点儿就可以达到效果。
一旦产生“我不想紧张”这样的想法,就说明自己对于“紧张”这种情绪的产生已经无计可施、无法挽回了。
在正式场合不怯场的人,之所以能够发挥稳定,绝对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紧张。
怯场或不怯场,并不取决于会不会紧张,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在紧张的情况下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紧张”与“失败”本质上并不等同。
然而,大多数人形成了“紧张=失败=不好的事情”这样的思维定式。
这样的想法,源自过去由于紧张而导致失败的经验——例如“因为太紧张而没能好好地表达出来”“由于紧张造成了意料之外的失误”等。正是因为这些经验,人们才会将“紧张”和“失败”等同起来。
在潜意识中,人们很容易就会将“紧张”与“失败”联系起来。
如果身边的大人都这样认为,就会向孩子传达“紧张是一种不好的情绪”这样的印象。
如果恰好曾有过因为紧张而导致失败的经历,孩子就更容易把紧张认作不好的事情。
正视紧张情绪,比无视它更有效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这两种。
然而,这里所说的“积极”和“消极”,只是就这种情绪会令人感到轻松还是沉重而言,也就是说,根据接受方式的不同,这些情绪可能产生完全相反的结果,并不只是“积极情绪=好的情绪,消极情绪=坏的情绪”这么简单。
换句话说,“积极情绪有助于正常发挥,消极情绪会导致发挥失常”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怯场并不是因为产生了紧张情绪,但大多数人对此存在误解。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在正式场合中发挥失常的呢?
真正的原因在于“情绪”与“思考”的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体现在产生紧张情绪时,人们明明紧张却强行地认为自己不紧张,想要用积极情绪替代消极情绪,或者干脆扼杀消极情绪,这种行为恰恰是发挥失常的一大诱因。
孩子在正式场合中露出十分紧张的神情时,多数家长会对孩子喊出“要冷静”“平常心”之类的话,虽然家长是想要鼓励孩子,却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究其原因,这样的语言无异于逼迫孩子扼杀自己的情绪。类似的方法还有对孩子实施心理暗示,让他以为自己不紧张。我认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如何培养不怯场的孩子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