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张伯驹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回忆张伯驹
张伯驹潘素文献整理编辑委员会 编
中 华 书 局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目录
忆伯驹 潘素
忆父亲二三事 张传綵
尘劫难移爱国志 楼宇栋
张伯驹与京剧 楼宇栋
《红毹纪梦诗注》序一 吴祖光
《红毹纪梦诗注》序二 欧阳中石
《一代名士张伯驹》序 周汝昌
《张伯驹词集》序 周汝昌
什刹海边忆故交 周汝昌
承泽园轶事 周汝昌
伯驹先生 王世襄
与伯驹先生交往三五事 王世襄
文章尚未报白头 冯其庸
旷世奇人张伯驹 冯其庸
我和伯驹道兄 朱家溍
从旧藏蔡襄《自书诗》卷谈起 朱家溍
忆伯驹先生 张牧石
我和张伯驹的忘年情 张牧石
艺、史、诗的综合欣赏 翁偶虹
张伯驹先生周年祭 吴小如
张伯驹论剧 马明捷
回忆张伯驹先生 从鸿逵
我的恩师张伯驹 王则昭
天予机缘写驹翁 任凤霞
怀念张伯驹先生 王莲芬
为张伯驹先生录最后两首诗词 王禹时
谈张伯驹潘素夫妇书画 常任侠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张伯驹 姜鹏猷
张伯驹二三事 丝韦
文采风流今尚存 王益如
深情怀念曾外祖父张伯驹 杨箴廉
张伯驹先生振兴韵文之举 周笃文
中国文人的别样文字 章诒和
忆张伯老与中山书画社 赵世贤
伯老印象 李利
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15周年感怀 侯北人
名家评张伯驹
张伯驹自述
张伯驹生平简表
编后记
张伯驹先生
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在丛碧山房寓所花园留影,寓所原为李莲英旧宅
20世纪60年代,张伯驹在长春
1963年,张伯驹与梁小鸾(左)在长春演出《游龙戏凤》,张伯驹饰明武宗,梁小鸾饰李凤姐
晚年的张伯驹与夫人潘素
晚年张伯驹创作书法作品
1980年,张伯驹与夫人潘素在后海寓所对弈,棋枰均为陈毅元帅所赠
1956年,由沈雁冰签署颁发予张伯驹的褒奖状
张伯驹画作
张伯驹书法
忆伯驹
潘素
张伯驹先生是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去世的,至今已经过了整整一年了。因我和他一起生活了四五十年,一旦分手,当然引起不少的回忆,精神上不免会感到孤单。但在实际的生活上,我却比过去更为忙碌,特别是在社会的交往上,因伯驹去世了,我不仅要忙我自己的不少事,更要把他生前有关书画和其他的好多事,也都担当起来。这样在时间上虽然紧迫些,但在内心里也另有一种新的安慰。
伯驹去世后,在我接办他生前经手的很多有关书画收藏方面的事时,愈感觉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事业的忠诚负责,尤其和他交往过的不少名人们,对他为人的追怀钦慕,其中有不少事,是他在外边经手了,我还不晓得的。这样,就更使我对他怀念赞佩,感到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对国家对社会有一定贡献,对我也起了不少鼓舞的作用。
尤其在近一年内,国内经历了很多不平凡的重大事件,到现在举国都在为创造一个更新的局面而努力,改革之风吹遍了大地。我自己也正在绘画事业上,为国家作出一点应有的贡献。因而我就时常想到,假若伯驹能多活几年生逢盛世,他在自己的事业中,又会有多少革命的事迹出现呢?从而就又产生了格外惋惜的心情。
与伯驹长期的共同生活,使我对他的为人性格,和对国家社会的态度有了深刻了解。他一生为人豪爽耿直,作风刚强,从不向恶势力低头屈服。在旧社会长期的生涯中,远的不提,就谈他在1946年在重庆参加了民盟以后,就亲自参加了反饥饿运动。北京临解放前,他和傅作义先生的顾问侯少白老先生交往,自己也实际参加了和平解放运动的行列。当时他住在帽儿胡同内,有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经常监视他,但他大义凛然,从不畏缩,把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解放后他任华北大学教授,在不少次的大会上,他经常首先发言。
张伯驹自小是公子哥出身,一生喜好书画,并收藏鉴定古文物,是国内有名的专家。他又从事诗词歌赋对联等的写作,有时竟然从早到晚,废寝忘食。在解放前,他和徐悲鸿等,都是故宫里古书画等文物的鉴定委员。他对这些深有研究,很多人找他鉴赏新收集的历代古书画。解放后,他任中央文史馆的馆员和民革中山书画社社长,继续在古文物书画的鉴定方面作出贡献。他又捐赠了不少名贵字画,购买公债,充分表现出对新社会的热爱。
在“文革”时期,他看到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主席和贺龙元帅等受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气愤填膺,深抱不平,尤其对江青是个什么人,他是一清二楚的,就不顾自身的安危,写了两首申讨诗。
回忆我和他过去的生活,我年青学画时期,他对我有过很大的帮助,因我们俩都对书画有共同的爱好。在这方面,他曾不惜任何代价,收藏购买国内古代各朝的有名书画,我都抱热切的赞助态度,他自小虽是官宦家庭出身,但并不喜欢做官,专爱诗词书画,所以他家中不喜欢他。但我和他有同好,所以我们另过着一种研究书画诗文的家庭生活,几十年如一日,在我和伯驹长时期的生活中,他看到我绘画的技艺,日有长进。他首先是高兴;同时,他自己更不甘落后,也奋发写作,并经常聘请不少友好的名家,前来赏评我们两人的诗画成品,以共同策励。
他除收藏鉴定古书画从事诗词写作外,还在中年时,对戏剧也作了不少的研究。对于余叔岩派的研究尤有独到之处。在北京和上海他曾同梅兰芳等名角和国剧社人员多有交往。不少次他还亲自登台,如唱《空城计》扮演孔明,由杨小楼扮演马谡,余叔岩扮王平,确曾哄动一时。当时人称伯驹有三痴:一、鉴定古文物字画;二、写诗词作画;三、对戏剧的爱好。
伯驹喜爱书画,不惜变卖家产,以巨资收藏名贵真迹。他经常重视的是惟恐祖国历代的古文物,被商人盗卖于国外,让我们的后代再到外国去学习国粹。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所以如有外商收购古书画时,他宁出大价收购,也不使珍藏外流,因此有不少商人,收到名人作品后,找他鉴定收藏。如有关李白和杜甫的墨迹,都是由我出息去借款收购的。还有不少晋唐时的古画,也是我和他结婚后才买的。这些事,他家中说他是个败家子,反对他这样做,而我就不惜一切来支持他。解放后,好多人拍卖家藏的古字画,伯驹却不惜一切还要买。可家中没有现款,我就去街上用金子换现款,不幸被公安局拘留。当时还有一位认识的陶老先生,也为同样的目的受拘押,都关了十余日,后来情况弄明白,才由分局道歉放回。这都是我为赞助他所 ............

书籍插图:
书籍《回忆张伯驹 (中华书局出品)》 - 插图1
书籍《回忆张伯驹 (中华书局出品)》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回忆张伯驹 (中华书局出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