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JF史话(全四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4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北洋军阀史话(第一卷)
北洋军阀史话(第二卷)
北洋军阀史话(第三卷)
北洋军阀史话(第四卷)
目录
阮文达序
再版胡健中序
五版沈云龙序
一 北洋时代
二 早年的袁世凯
三 朝鲜练兵
四 列强逐鹿朝鲜
五 张謇和袁的恩怨
六 甲午战争与马关和约
七 穷则求变
八 小站练兵
九 康有为鼓吹变法
十 百日维新
十一 新政功败垂成
十二 康有为逃脱
十三 袁的《戊戌日记》
十四 义和团之变
十五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十六 辛丑和约
十七 北洋大臣任内
十八 北洋军系的形成
十九 预备立宪的远期支票
二十 死里逃生,洹上归隐
二十一 革命事业风起云涌
二十二 黄花岗之役和保路运动
二十三 辛亥武昌起义
二十四 各省响应革命
二十五 拔大树
二十六 南京光复
二十七 清廷最后的挣扎
二十八 和谈
二十九 南京临时政府
三十 北方的革命活动
三十一 军心摇动
三十二 清帝退位
三十三 孙大总统荐袁自代
三十四 北方兵变
三十五 第一任民国政府
三十六 袁唐分手
三十七 内阁性质争议
三十八 陆徵祥超然内阁
三十九 张振武被杀
四十 黎元洪卖身投靠
四十一 宋教仁毁党造党
四十二 孙、黄、袁、黎四巨头协定
四十三 赵秉钧张冠李戴
四十四 俄侵外蒙,英侵西藏
四十五 大借款似毒药
四十六 政府和国会
四十七 宋教仁被刺
四十八 宋案水落石出
四十九 袁世凯的真面目
五十 李烈钧湖口誓师
五十一 第二次革命
五十二 虽胜犹败,得不偿失
五十三 蹂躏民主
五十四 熊希龄名流内阁
五十五 民国正式总统
五十六 袁和国会交恶
五十七 袁解散国民党
五十八 黎元洪北上入瓮
五十九 章炳麟龙泉寺“读书”
六十 袁家的新约法
六十一 徐世昌出山复古
六十二 白狼军神出鬼没
六十三 复辟谬说
返回总目录
袁世凯
袁世凯及其子孙之全体合影
慈禧太后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年七十有三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会场春帆楼上(与伊藤对坐者为李、伊藤侧为陆奥宗光)
清逊帝宣统及隆裕太后召开御前会议决定退位让国
清帝退位诏书
袁世凯写在“优待条件”上的字据
南北和议北方首席代表唐绍仪等到达上海车站
孙中山由海外归国
民国元年南京会议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邮政明信片
辛亥武昌起义,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创建中华民国。南北议和,袁世凯新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负责议和之局。清帝宣统于一月十二日下诏退位,南北统一,中华民国成立,推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是年曾印有“清帝辞政纪念”明信片一帧,至可宝贵。片面分印两朝元首肖像,及隆裕太后与袁世凯像,中央刊印清帝辞政上谕,并销盖辞政纪念日戳。
欢迎袁世凯南下就总统职之代表在北平贵胄堂行馆摄影(前排左起第一人为汪精卫,第四人为宋教仁,第五人为蔡元培)
阮文达序
王湘绮(闿运)先生,以当代人写当代事,完成了一部“湘军志”;刊校甫竣,自己重读了一遍,不禁有“居然史迁矣”之感。但湘军志厚胡薄曾,是湘绮反复检阅档案,发现曾不如胡之处甚多,秉笔直书,不为私谊所影响,正是史家应有的态度,却料不到因此而招致了曾九帅(国荃)的不满,被迫销版毁书。虽然湘军志结果还是流传不朽,但湘绮老人当时不免感慨万千,深叹治史太难,年代远,失之真;年代近,失之偏;这艰辛,岂是率尔操觚者所能体味。
有人批评旧唐书“纪次无法,事实零落”;而新唐书则“用字奇涩,未免不文,刊削诏令,无不太略”。至于唐书以下,就更不足观了。但唐书之可贵,在于史官能守正不阿:刘知几领国史三十年,著作郎吴兢,襄辑史事,“则天实录”,实出兢手。至玄宗时,张说罢相继知几主国史馆,追览“则天实录”,中有宋环激动张说使辩证魏元忠事,张说不禁愤然叹道:“刘五(知几兄弟五人,行五)太不肯相假。”时吴兢在座,起而答曰:“此兢编成,史草俱在,明公不可枉怨故人。”说遂请改易数字,兢正色道:“若循公请,是史非直笔,何足取信后世,况公肯受尽言,犯颜直谏,直声已足传播,奈何欲掠美沽名。”说拜服,仍令旧章,这与曾九帅迫王湘绮销版毁书,襟怀度量,又不知相去若干道里。
吾湘赵炎午(恒惕)前辈,在民初政坛,算得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当他读到中江兄“北洋军阀史话”初稿,竟自叹连置身其中,见闻亦未能如此详实,炎午先生极力推崇中江的著作,是因为这部书存“真”而且不“偏”;实在说,中江兄治史之长还不仅此,他是第一个用新闻分析手法处理历史资料的人,他确实做到了“述”而且“作”的最高境界。
袁世凯承淮军余绪,手创北洋军阀这个系统,他影响中国命运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他的身后,其幽灵仍围绕于北洋军阀之间,与当时动乱息息相关;中江兄穷二十年之力,完成了这部兼有史实与史论之长的钜著,他的心情,颇有“而今而后,死而无憾”的气概,他没有像湘绮老人一样自拟“史迁”,但确确实实承继了刘知几与吴兢的遗风。对于一个忧时忧国的书生而言,他真的是可以俯仰无愧了。
当祸乱相乘、颠沛造次之际,我和中江兄相处的时日最久,这一段文字的艰难缔造过程,我亦知之最深;因此,我敢于预卜“北洋军阀史话”,一定是一篇不朽之作。
再版胡健中序
丁中江先生以所著北洋军阀史话索序于予,予微有史癖,益以中江斯著之博大精湛,快睹之余,所不敢辞。
余穷十日之力披读一过,深觉就内容观之,谓其为北洋军阀史话,诚属不诬;而称之为近代中国史话,似亦名副其实。中江斯著包罗之广,巨细靡遗,其搜集史料之功,当世治史者,鲜出其右。
近半世纪以来,凡北洋军阀为祸国家之罪行及国民革命吊民伐罪之伟绩,泰半为予所知者较之中江所述,不逮远甚。举一例言之,予少时家在金陵,亦求学于斯,而当时江苏督军李纯死事之秘,如不读中江之书,至今犹不及知。中江固忠义忧国之士,对北洋军阀深恶痛绝,自足理解;而对吴佩孚、张作霖等二三人则每于斧钺之外,致其恕赞,史才史识,于此见之。至中江以无党无派之身,于国民革命,辄拳拳申其颂祷,其对国家之贡献,尤有足多者。
读中江书者有谓其中有采自当时报章杂志,类小说家言,然以司马迁“命世之宏才”,裴骃犹指为“时有纰缪”,此殆史家所难免。如以崔东璧考信之说衡之,则史事之可尽信者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北洋JF史话(全四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