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社会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8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前言
从太空鸟瞰人类的创新力
“哇!那个孤零零的小行星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这是宇航员在地球外层空间首次回望地球时发出的感叹。我们不妨先听听曾乘坐阿波罗14号宇宙飞船登月的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是怎么说的:
如果有人在飞行前问我:“你在月球上看到地球时会忘乎所以,失去控制吗?”我肯定会说:“不会,怎么可能。”但当我真正地站在月球上,第一次回头看到地球时,不禁痛哭失声。
月球距离地球384 000公里,因此从月球上看,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但如果宇航员在距离地面200~300公里的高空绕地飞行,他们就能分辨出山峦、冰川、沙漠、主要湖泊等不同地貌。
但即使在这个高度,依然很难发现人类文明的任何迹象。“看地球的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并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中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在2003年曾这样说过。的确,他若不是深知地球的情况,可能还会认为这个美丽的行星上无人居住。
不过,这只是从阳光照射的光亮一侧观察地球时看到的景象。从没有光照的黑暗一侧,就能明显地观察到人类文明的迹象,黑暗当中闪烁着的人造光芒好似满天繁星,照亮了这个星球。他知道,这些都是电力网络、玻璃、照明灯光等人类文明发出的光亮。换句话说,也是人类创新力的有力展现。
如果一艘来自外星的宇宙飞船从此经过,飞船上的乘客看到这样的夜景,会做何感想?他们可能首先也会“哇”地叫出声来,然后可能其中有人判断:“这里一定生活着某种智能生物!”有人可能回应:“他们和我们一样发现了通向文明的钥匙!”飞船上的乘客可能也会造访月球,发现人类在上面留下的脚印和小国旗,可能还会吃惊地发现一个高尔夫球杆和两个高尔夫球(我们后面会提到),他们的结论是智能生物肯定到过月球。
得出初步结论之后,他们可能会将注意力转回夜晚的地球,发现地球上的光亮大都集中在河流和海岸附近,而其他大部分区域还是漆黑一片。“是因为这些漆黑一片的地方不宜居住吗?”他们也许会产生疑问,“还是因为文明尚未传播到这些地方?”
地球人对此自然心知肚明。漆黑一片的地区有些确实无法居住,但另外一些其实早已人满为患。比如在非洲的很多地方,晚上几乎没有任何光亮,从太空基本无所察觉,但在这里居住的人口已超过10亿。
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共和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数十年来在全球一直名列前茅。如果白天从人造卫星上看,这个国家并不显得特别富庶,但1980~2010年的30年间,该国的人均购买力增长了8倍,现在该国的富庶程度已是中国的两倍。到了夜晚,从卫星图像上可以看到,该国首都哈博罗内闪耀的光芒在整个非洲大陆独领风骚:它已经超越了中国!
这样的成就令人钦佩,同时也有些让人不解:作为其邻国,津巴布韦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400美元——还不到博茨瓦纳的1/30。更为奇怪的是,津巴布韦在1980年时与博茨瓦纳的平均收入差距还并不大。但在1980年以后,津巴布韦人的生活水平几乎下降了一半,而博茨瓦纳的经济却取得了成功。到了2009年,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高达489 000 000 000%,迫使其不得不放弃使用本国货币,改用美元。随着经济的恶化,该国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从1980年的65岁降至2010年34岁,该国政府在2013年1月排除万难发放工资之后宣布,政府仅剩217美元。
不是217亿美元,而是217美元。
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这两个邻国截然相反的发展经历,可谓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例如,以色列2010年的人均收入比叙利亚高6倍(当然,这是在后者陷入内战以前的数据),比约旦或埃及高出大约5倍。美国人的收入要比他们的近邻墨西哥高3倍,而中国香港人的平均收入要比中国内地同胞高出大约6倍。
的确如此,许多国家虽为邻国,但经济发展形势迥然不同,这里还有一个颇为奇怪的故事:在1900年,阿根廷超过瑞典成为全球排名第12的富裕国家,在随后的50多年里,阿根廷的经济也一直与德国不分伯仲。
事实就是这样。
但是到了2013年,阿根廷的排名直线下滑,其购买力已降至全球第73位,最终竟被博茨瓦纳超越!
感觉奇怪吗?更有甚者:1922年,英国统治着全球超过1/5的土地,其统治的人口和经济更是远远超过本土的规模,英国本土面积仅占其统治土地面积的0.2%,而英国的人口仅占其统治人口数量的1%。但是50年后,大英帝国已经荡然无存,英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0%以上,其最高税率和资本利得税率也分别高达83%和98%,该国不得不依靠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紧急贷款以避免破产。为什么会这样?
国际上介绍穷国如何取得成功、走向富裕的著作可谓浩如烟海,比如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曾经阐述国家如何才能复制“丹麦模式”,他认为丹麦是成功构建国家机构的典范。
毫无疑问,如何成功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历史上曾出现连续破产和混乱的“阿根廷之路”,应该也会非常有趣。西方科学家对于穷国如何发展经济,走向繁荣已做过无数研究,但他们对于富国如何衰败没落很少关注。或许他们也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因为正如我们即将在下文中看到的,不少国家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没落之路。此类研究相对缺乏的现象说明,很多西方人并不相信经济衰退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这种可能是绝对存在的。试想: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约200个庞大的帝国,现在这些帝国无一例外都已烟消云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诸如印加、阿兹特克、巴比伦、莫卧儿、奥斯曼等帝国的灭亡?古埃及文明曾一度是世界最发达的文明,但随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认为,埃及在后来的1 000多年里都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下滑倒退的状态。伊拉克的巴格达市曾经是知识的殿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便坐落在此,与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和西班牙南部科尔多瓦的图书馆并称世界三大图书馆,但这三家图书馆后来均被人为烧毁殆尽。古代雅典文明的光辉曾经闪耀全世界,但无论是当今的希腊还是其首都雅典均已无法同日而语。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实例值得思考:1 000年前的中国,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远超北欧。当中国人在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创新力社会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