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启蒙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序 关于本书与启蒙
第一章 导论:重申启蒙的四个主题
1.重申启蒙:重申什么,如何重申
2.自主的人:理智与心智
3.可靠知识与认知更新
4.现代自由民主政治
5.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
第二章 英国启蒙:自由与保守
1.宽容、自由和理性
2.启蒙者眼里的英国自由
3.从乡土社群到市民社会的苏格兰启蒙
4.苏格兰启蒙的情操与市场
5.英国启蒙的德性社会学
6.从英国式自由到英国式保守
7.保守什么,为何保守
8.自由和宪制的柏克
9.宪制传统和良序社会
第三章 法国启蒙:理性与革命
1.理性与迷信
2.理性与自由
3.从理性到公共理性
4.启蒙导致极权吗
5.自由政治与暴力专政
6.法国的政治观念启蒙
7.政治哲学与政治方略
8.法国启蒙与法国革命
9.革命的思想起源不等于革命性思想的起源
第四章 美国启蒙:制度与人性
1.独步世界的新大陆启蒙
2.美国启蒙何以“美国”
3.自由的政治理论与启蒙
4.公民自决与宗教信仰
5.制度与人性
第五章 德国启蒙:国家与普世
1.宗教启蒙与大学革新
2.国家构建和官僚治国术
3.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义启蒙
4.文学和诗化的德国启蒙
5.康德启蒙的实践理性与普世原则
第六章 孟德斯鸠的政治社会学专制理论
1.自由与专制
2.专制之恶
3.权力制度与帝王权术
4.形形色色的国民性腐化
5.君权和贵族政治的残局
第七章 开明专制与改革
1.从经济到政制
2.理性时代的改革
3.打造新的合法性基础
4.革旧维新的政治红利
第八章 启蒙与开明专制
1.什么是开明专制
2.“有悔意的君主时代”
3.启蒙时代的尚贤政治
4.国家目标与行政理性
第九章 梁启超的国家主义后发启蒙
1.昨日的争论与今天的启蒙
2.作为辅臣和启蒙者的梁启超
3.“革命不得共和而得专制”的延伸
4.梁启超的“开明专制”
5.梁启超的国家主义启蒙
第十章 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的革命启蒙
1.新文化运动是怎样的后发启蒙
2.新文化启蒙的“科学精神”
3.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启蒙
4.“伦理觉悟”和“伦理革命”
5.启蒙时代的文学与政治
第十一章 书籍、阅读和启蒙的社会影响
1.旧制度下的书籍出版
2.书籍出版与商业利益
3.思想史与社会史
4.粗俗读物的颠覆力量
5.阅读与言论
6.启蒙时代的知识人
第十二章 与时俱进的启蒙:真相、认知、观念
1.持灯和摆渡:没有启蒙的世界会更好吗
2.启蒙的三个部分:真相、认知、观念
3.传承怎样的启蒙
4.自由是启蒙的灵魂
序 关于本书与启蒙
这是一部论述而不只是介绍启蒙的书,围绕着为何重申启蒙、重申什么和如何重申展开。从20世纪上半叶到这个世纪头20年,对18世纪启蒙运动的研究经历了从贬低到重申的重要变化。21世纪初至今,国外已经出版了不少重申启蒙及其基本价值理念的著作,[1]这些著作提出了许多问题:18世纪启蒙对今人还有怎样的意义?在今天的传承中,对启蒙运动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启蒙思想对人们关注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启蒙运动对今人代表着怎样的伦理和政治变化?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经历的正好是与世界潮流相反的变化,由于外在的和学术研究本身的原因,中国启蒙经历了从热到冷的变化。一度澎湃的启蒙热情已经转化为对启蒙的怀疑、摒弃和唱衰,体现在一系列思想、政治、社会议题及其讨论方式和取向上,包括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迷信“贵族精神”、反智的心灵鸡汤,等等。
与1980年代初的启蒙时代相比,今天要恢复人们对启蒙的兴趣和信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启蒙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阻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对历史进步的普遍悲观失望、对善恶判断的犬儒主义,以及四处弥漫的价值虚无主义。这是一个不幸的现实,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启蒙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希望。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在逆境中保持希望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他在自传的最后部分中写道:“为了保护我们世界的希望,就需要我们有智慧和活力。在那些绝望的人群中间,缺乏的经常就是活力。”重申启蒙就是为了在死水微澜的生活世界里激发这样的思想和精神活力。
重申启蒙首先需要从当下的问题出发,重新厘清一些与今天启蒙有关的观念发展及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本书的论述始于对18世纪英、法、美、德四种启蒙的区分,在这四种启蒙中分别抽取出四对中心观念议题——英国的自由与保守、法国的理性与革命、美国的制度与人性、德国的国家与普世。这四种启蒙能为今天启蒙提供的不只是在它们各自传统中形成的一些重要观念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多种价值观对比和对我们当下可能的影响。(参见本书第一至第五章)
这四种启蒙形成了两个两组的不同关系。第一个是自由和专制的两个组。自由的一组里有英国和美国;专制的一组里则是法国(尽管发生了革命,但未能改变专制)和德国(成功地维持了专制,没有发生革命)。
第二个是革命和改革的两个组。革命的一组包括改变了现代世界的两个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在改革的一组里有两个不同的君主制“改革”:一个是英国在1688年已经成功进行了的君主宪制改革,虽然称为光荣革命,但并不是美、法意义上的革命;另一个是德国腓特烈二世相当成功的开明专制改革。
如果我们把自由和专制的两个组当作一条坐标,把革命和改革的两个组当作另一条坐标,那么,让这两条坐标形成垂直交叉的横轴和纵轴,就能划分出四个区域,每一个区域是一个象限。
英国在自由-改革的象限里。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并没有废除君主制,革命以自由为核心价值,成功地改造了君主制,将之转变为君主立宪制,这个君主立宪制是稳定的。
美国在自由-革命的象限里。美国的变革是以自由为主导价值的革命。美洲殖民地人民不只是要脱离与英国的关系,而且更是要摆脱他们眼里的那个由英王乔治三世代表的专制。革命让美国成功地建立了稳定的共和秩序。
法国在专制-革命的象限里。法国君主制的开明改革失败了,结果爆发了革命。君主专制被推翻了。但是,暴力革命并没有带来自由,也没有带来稳定,而是带来了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加尔顿(Eric Carlton)说的“革命专制”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与时俱进的启蒙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