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弗洛伊德导读》乔希·科恩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弗洛伊德导读
[英]乔希·科恩 著
唐健 译
中信出版社
目录
丛书编者前言
导言
第一章 歇斯底里式开端
第二章 无意识
第三章 无意识的机智——梦
第四章 滑稽的无意识
第五章 不
第六章 双面诡异
第七章 难以理解的欲望对象——母亲
第八章 更难以理解的欲望对象——自我
第九章 最无法理解的欲望对象——死亡
第十章 受虐式结局
精神分析进阶读本
弗洛伊德年表
版权页
告诉X,言谈并没有澄清肮脏的沉默。言谈是被弄得更脏的沉默。
——沃勒斯·史提芬斯《声音的创造》
Wallace Stevens,“The Creation of Sound”
那就是我们得知我们还活着的方式。我们错了。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
Philip Roth,American Pastoral
丛书编者前言
“大师阅读课”丛书基于一个很简单也很新颖的想法。大多数读者刚接触到伟大的思想家或作家时,所参考的入门书,要么是粗略介绍人物生平,要么是浓缩了他们主要作品的摘要,或是两者皆有。相比之下,“大师阅读课”丛书则是让读者在学者向导的陪同下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其出发点在于,要想近距离地看清一位作家,你必须近距离地研读这位作家实际使用的词句,也必须弄清怎样读这些词句。
本丛书的每一本都是一堂大师阅读课。每位作者从某作家的作品中摘录十段左右的短小片段,并加以详细讨论,由此揭示作家的中心思想,进而敞开通往整个思想世界的大门。这些引文有时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好让读者把握思想家在各个时间的发展阶段,有时则不是。本丛书决不仅仅是汇编了该思想家最著名的“最热精选”文段,而是把一系列线索和钥匙交到读者手上,由读者继续下去,自己去发现。除了文本和解读以外,每本书都给出了简短的人物年表,以及延伸阅读建议、网络资源等等。“大师阅读课”丛书不敢说能告诉你关于弗洛伊德、尼采、达尔文、莎士比亚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但绝对能带给你进一步探索的最佳切入点。
“大师阅读课”丛书所提供的,并非塑造我们智力、文化、宗教、政治和科学景观之思想的第二手版本,而是与这些思想交会的第一手新鲜信息。我们热切期盼,这套书会逐步带给你知识、兴趣、勇气乃至喜悦。
西蒙·克里奇利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
导言
我在“弗洛伊德”的严厉凝视之下写出了这本书。
在我面前的书架上站着、仍放在包装盒内的,是来自一位朋友的礼物:弗洛伊德玩偶——一个有可移动双臂和颈部、沉着地从玻璃纸包装内向外瞪视的、四英寸大小的塑料弗洛伊德。可惜,无论是毫无笑容的严肃,还是灰色三件式西装的谨小慎微,都不能够挽回它沦为新奇小商品的侮辱。像“谈谈你的母亲吧”这种嘲讽味的弗洛伊德式名句印在盒子上,使本来隐含在这个玩偶身上的信息变得公开:这个男人和他的思想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无害的家庭朋友,仅仅是我们文化墙纸上又一个图案。
什么样的致敬能够更含糊且同时做到既抬举又贬低呢?如今弗洛伊德的重要性很大——也可以说很小,以至于能够成为一个大量制造的塑料微缩模型,拥有玩偶爱好者的品牌认同。弗洛伊德获得了永生,然而这种永生却是在不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死气沉沉的监狱中。那些在他的概念中曾经鲜活的东西,已经被大规模的传播剥夺了生命力: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曾经难以下咽的发现,现在已被简化为滑稽的陈词滥调——“跟我谈谈你的母亲吧”。
这与当初弗洛伊德开始传播他的理论时所面临的困境恰恰相反。他对那些调节人类生命的隐藏冲动和欲望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阐释,在他的观众和读者中激发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敌意:震惊、厌恶感、故意歪曲、科学式“驳倒”、嘲笑。今天,和过去相反,弗洛伊德的概念是那么无处不在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习惯用语之中,以致我们已经忘记了它们的起源。我们随意谈论一个人的“母亲固着”(mother fixation)、把另一个人形容为“受到压抑”(repressed)、区分我们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动机,在最不可靠的通俗弗洛伊德理论(pop-Freudianism)中,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找到性象征(sexual symbolism)。当然,这类老生常谈不需要指向真实的知识,更无需谨守于弗洛伊德基本前提。对其内在生命的词汇的理解,伴随着一种广泛的“我们已经了解了弗洛伊德、告别了弗洛伊德”的愉快意识。最终,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哲学家难道不是已经证明了弗洛伊德不可信吗?难道他不是以为所有事情都是性暗示吗?难道弗洛伊德理论不是不可救药地男性至上主义(或“阳具中心主义”)吗?就更不用提他的异性恋主义了。
在精确的弗洛伊德意义下,人形玩偶是同时接受和否定这两种矛盾立场的一种典型妥协,一种同时承认又否定、同时知道又不知道他要告诉我们的东西的方式。唯恐我们没看见它,人形玩偶会引出对这种和弗洛伊德的妥协关系的非常滑稽的评论。诸如“我们当然相信弗洛伊德!”以及“毫无疑问我怀有乱伦欲望”(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等反应,跟“这些当然都是无稽之谈!”“我母亲?你有病吗?也许你需要看医生……”同时存在。
换言之,弗洛伊德玩偶显示出一种当任何人企图展示弗洛伊德概念时所面对的难题。相对而言,我们要减少和新概念所激发的敌意进行对抗,更多地应付熟悉感引致的厌倦。弗洛伊德的问题在于,其惊人的新观念——无意识、压抑、俄狄浦斯情结、死亡驱力——太过陌生,或借用弗洛伊德自己的术语,这些新概念对他的读者来说太过“诡异”(uncanny)(见第六章)。对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们来说,这些概念则显得不够诡异:我们已经能够把这些概念缩小到塑料微缩模型的比例。
这本书的主旨是恢复弗洛伊德的挑衅力量。值得记住的是,弗洛伊德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和对自身的理解的思想体系。我们的文化中掩饰它和弗洛伊德的含混不明的关系的所有方式——口头上的知道、争论性的攻击和防御、流行的扭曲和化约——全部都是逃避他的思想革命性力量的手段。
我得强调,这不代表一个人和弗洛伊德的相遇必须以接受他的概念作为结局(假装这是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死亡是生命的目的:弗洛伊德导读》乔希·科恩 - (EPUB全文下载)